-
公开(公告)号:CN116606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21146.6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45/06 , A61K9/00 , A61K9/19 , A61P35/00 , A61P37/02 , A61P37/04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黄均一多糖,其分子量为5.9×104±3.0×104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组成,单糖摩尔比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3.00~4.00):(25.00~35.00):(4.50~7.50):(50.00~70.00)。该蒲黄均一多糖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具有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品、食品和/或保健品的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2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72085.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子总寡糖和/或枸杞子寡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适量的枸杞子药材,加入水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并离心,弃去药渣,上清液加入乙醇沉淀,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过夜,离心,收集上清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冷冻干燥得到枸杞子总寡糖;以及可选地(2)对该枸杞子总寡糖通过活性炭‑硅藻土柱进行柱层析以及通过ODS‑AQ制备柱进行柱层析从而分离纯化得到该枸杞子寡糖。该工艺简单、方便、无污染、且枸杞子总寡糖和/或枸杞子寡糖得率和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49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4006.7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33 , A61P19/02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51 , A61K31/733 , C08B37/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蒿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牡蒿均一多糖是由牡蒿全草经水提醇沉后、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是由果糖通过1,2连接的末端含葡萄糖基的菊糖型果聚糖,不含糖醛酸,且重均分子量为1~20kDa。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牡蒿均一多糖能明显降低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脚肿胀程度和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和IL‑17A水平,可望作为主要或唯一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或/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保健食品或药物制剂,对研究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牡蒿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牡蒿均一多糖,适于规模化生产,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7890.3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61K31/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蜈蚣藻寡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蜈蚣藻寡糖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蜈蚣藻多糖进行酸性水解,然后进行分离纯化。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蜈蚣藻寡糖G19能够在体外及体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不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生长,且研究表明蜈蚣藻寡糖G19的这一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及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蜈蚣藻寡糖G19具有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56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169254.7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1/09 , A61K31/715 , A61P37/06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均一多糖是由蒲公英全草经水提醇沉、透析截取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组分,然后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而得;所述均一多糖的分子量为1.6×104道尔顿,其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少许木糖、鼠李糖、甘露糖。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蒲公英均一多糖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的CP50值是0.0126mg/mL,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的AP50值是0.05885mg/mL,对DPPH自由基有效清除率高达63%;可望作为抗补体活性成分或/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用于制备保健食品或药物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568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69254.7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23L1/09 , A61K31/715 , A61P37/06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均一多糖是由蒲公英全草经水提醇沉、透析截取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组分,然后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而得;所述均一多糖的分子量为1.6×104道尔顿,其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少许木糖、鼠李糖、甘露糖。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蒲公英均一多糖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的CP50值是0.0126mg/mL,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的AP50值是0.05885mg/mL,对DPPH自由基有效清除率高达63%;可望作为抗补体活性成分或/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用于制备保健食品或药物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29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7293.2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上海和臣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37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化半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硫酸化半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200kDa,硫酸基团含量为26wt%~32wt%,半乳聚糖含量为60wt%~69wt%,且所述硫酸化半乳聚糖不含蛋白质。所述硫酸化半乳聚糖经水提取、酸降解、膜过滤、醇沉、干燥等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实现了从蜈蚣藻中制备分子量范围在100-200kDa内的硫酸化半乳聚糖,可用于制造口服给药的各种制剂,临床上应用于抗凝血和抗血栓的治疗。
-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2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72085.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子总寡糖和/或枸杞子寡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适量的枸杞子药材,加入水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并离心,弃去药渣,上清液加入乙醇沉淀,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过夜,离心,收集上清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冷冻干燥得到枸杞子总寡糖;以及可选地(2)对该枸杞子总寡糖通过活性炭‑硅藻土柱进行柱层析以及通过ODS‑AQ制备柱进行柱层析从而分离纯化得到该枸杞子寡糖。该工艺简单、方便、无污染、且枸杞子总寡糖和/或枸杞子寡糖得率和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24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472355.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2 , A61K45/06 , A23L33/125 , A61P29/00
Abstract: 一种石斛寡糖的新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寡糖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药品、食品和/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该石斛寡糖可在不影响RAW264.7细胞活力的前提下,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分泌NO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