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152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164513.1

    申请日:200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0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实现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该电子部件具有:在腔室(17)内的底面(19)上形成有金属化层(25)的壳体(3),和在腔室(17)内的底面(19)上隔着金属化层(25)配置的声表面波元件(9),声表面波元件(9)在设于底面(19)侧一面的相反侧一面上形成有电极,在腔室(17)内,声表面波元件(9)中成为所述电极的电连接对象的内部电极(23)形成于在俯视时夹持声表面波元件(9)的第1方向上隔着该声表面波元件(9)对峙的各个位置上,并且与声表面波元件(9)之间具有间隙,在底面(19)上,使基板(11)露出的窗口部(27)形成于在俯视时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隔着声表面波元件(9)对峙的各个位置上,并且在俯视时与腔室(17)的内周接触。

    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和振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873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1307.2

    申请日:2009-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和振子的制造方法。在该振动片和振子的制造方法中准备支撑体(10),该支撑体(10)具有彼此背向相对来确定厚度的第一及第二表面(12、14),并包括基部(16)和从基部(16)并排延伸且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多个臂部(18)。支撑体(10)构成为:在多个臂部(18)各自的第一表面(12)上形成有下部电极膜(20),在下部电极膜(20)上形成有压电膜(22),在压电膜(22)上形成有上部电极膜(26),多个臂部(18)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表面(14)具有露出区域(30)。对第二表面(14)的露出区域(30)进行蚀刻。通过蚀刻降低厚度,使多个臂部(18)容易沿厚度方向弯曲。

    叠层波长板以及使用该叠层波长板的光拾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8635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68588.6

    申请日:2008-10-10

    Inventor: 大户正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G11B7/1365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波长板以及使用该叠层波长板的光拾取装置,该叠层波长板能对应多种不同的波长,能将相位差变动抑制为最小限度。若设波长为λA的光在第一波长板的相位差为ΓA1,设在第二波长板的相位差为ΓA2,设波长为λB的光在第一波长板的相位差为ΓB1,设在第二波长板的相位差为ΓB2,设第一波长板的面内方位角θ1为-21°,设第二波长板的面内方位角θ2为45°,设波长为λA的光的正常光线折射率noA与异常光线折射率neA的差为ΔnA,设波长为λB的光的正常光线折射率noB与异常光线折射率neB的差为ΔnB,则该叠层波长板通过如下条件确定:ΓA1=360°+360°×2NA,ΓA2=180°+360°×NA,ΓB1=360°×2NB,ΓB2=360°×NB,NB=(ΔnB/ΔnA)×(λA/λB)×(0.5+NA)。

    音叉型振动片以及音叉型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1316097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8171.0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以良好的生产率进行制造的薄型音叉型振动片和音叉型振子。该音叉型振动片(10)具有:基部(18);从基部(18)起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振动臂(11);以及夹着第1和第2振动臂(11)且连接到基部(18)的支撑框(28),在靠近支撑框(28)与基部(18)的连接部的区域上形成有通过导电性粘结剂(50);连接到安装电极上的第1激励电极(31);在支撑框(28)的夹着第1和第2振动臂(11)的区域以及比第1和第2振动臂(11)更靠近第1方向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上,形成有通过导电性粘结剂(50)连接到安装电极的第2激励电极(29);在支撑框的外侧形成有支撑框的切口部(25、26)。

    偏振光分离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837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135933.1

    申请日:2007-03-13

    Inventor: 古里大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光分离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在与棱镜的边界面上,偏振光分离膜不会剥离或产生裂纹。偏振光束分离器(1)隔着偏振光分离膜(10)接合两个直角三角柱形状的棱镜(2、3)的各倾斜面,利用交替层叠了具有压缩应力的SiO2膜(12)和钛酸镧膜(11)的第1偏振光分离膜层膜(10a)、和交替层叠了具有拉伸应力的MgF2膜(13)和钛酸镧膜(11)的第2偏振光分离膜层(10b)形成偏振光分离膜(10)。

    电子部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0056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64513.1

    申请日:200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0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实现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该电子部件具有:在腔室(17)内的底面(19)上形成有金属化层(25)的壳体(3),和在腔室(17)内的底面(19)上隔着金属化层(25)配置的声表面波元件(9),声表面波元件(9)在设于底面(19)侧一面的相反侧一面上形成有电极,在腔室(17)内,声表面波元件(9)中成为所述电极的电连接对象的内部电极(23)形成于在俯视时夹持声表面波元件(9)的第1方向上隔着该声表面波元件(9)对峙的各个位置上,并且与声表面波元件(9)之间具有间隙,在底面(19)上,使基板(11)露出的窗口部(27)形成于在俯视时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隔着声表面波元件(9)对峙的各个位置上,并且在俯视时与腔室(17)的内周接触。

    压电振荡器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5387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65053.7

    申请日:2006-03-15

    Inventor: 佐藤富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3/0307 H03B5/364 H03B5/368 H03B2200/0098

    Abstract: 压电振荡器。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应对小型化、可在振荡电路的后级不设置缓冲电路的情况下抑制由输出负载所导致的影响的压电振荡器。作为解决手段,按照如下方式构成了压电振荡器:在电源和地之间插入反相放大器和第1负载阻抗的连接电路,该反向放大器由P沟道型MOS-FET和N沟道型MOS-FET的串联连接所实现的CMOS结构构成,在上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和地之间插入压电振子和频率调节电路的串联电路,在上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与上述反相放大器和上述第1负载阻抗间的连接点之间串联地插入连接第2负载阻抗,还在上述反相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之间连接电阻。

    开口滤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1820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8251.X

    申请日:2006-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9 G02B5/005 G11B7/22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多种光学薄膜以构成开口滤光器时,减少在光学薄膜间产生的相位阶梯差的开口滤光器。在开口滤光器(10)的玻璃基板(11)的A区(第一区)形成第一光学薄膜(12),在玻璃基板(11)的B区(第二区)形成第二光学薄膜(13)。第一光学薄膜(12)和第二光学薄膜(13)是不同的薄膜结构,具有在A区成膜的第一光学薄膜(12)以大于等于95%的透射率使780nm、660nm和405nm波长的光线透过,在B区成膜的第二光学薄膜(13)以大于等于95%的透射率使660nm和405nm波长的光线透过而将780nm波长的光线抑制为小于等于4%的透射率的特性。另外,在第一光学薄膜(12)和第二光学薄膜(13)成膜后,进行刻蚀以消除相位阶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