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水域底泥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7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35052.7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水域底泥测量方法,属于淤泥测量和清淤工程计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水域的底泥的表面三维坐标;对所述底泥的不同相对位置设置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处获取所述底泥的采样样本,并根据所述采样样本分析在所述每个采样点处的底泥深度,确定所述每个采样点在所述表面三维坐标中的采样点三维坐标,再通过所述底泥深度和所述采样点三维坐标生成所述底泥的底面三维坐标;利用所述表面三维坐标、所述底泥深度和所述底面三维坐标生成所述底泥的空间分布。

    方涵组件以及装配方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7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88780.3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方涵组件以及装配方涵的方法,所述方涵组件包括第一方涵(10)、第二方涵(20)、刚性件(30)和密封条,第一方涵(10)和第二方涵(20)具有框形的连接面,连接面上设置有凸出于连接面的钢筋部,钢筋部具有中心通孔,第一方涵的连接面和第二方涵的连接面彼此面对且具有间隙,以使第一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和第二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形成重叠部分,刚性件穿过重叠部分设置,密封条沿连接面的外沿和内沿垂直于连接面设置,密封条连接第一方涵和第二方涵以使密封条和连接面共同限定灌浆腔室,灌浆腔室中填充有建筑用灌注材料以将刚性件固定在灌浆腔室。本申请提供的方涵组件装配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42297.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基于MicroStation的线筋引线注释绘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40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47981.3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icroStation的线筋引线注释绘制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以多个线筋符号中最外侧的两个线筋符号所在线段上的点为端点,生成垂直于多个线筋符号所在线段的临时线段;确定临时线段的方向矢量为第一方向矢量以及确定第一方向矢量的起点与鼠标动态点在临时线段上的投影点的线段的方向矢量为第二方向矢量;计算临时线段的长度作为第一长度以及计算鼠标动态点在临时线段上的投影点到第一方向矢量的起点的线段的长度作为第二长度;以及根据第一方向矢量、第二方向矢量、第一长度以及第二长度,生成线筋引线。本发明使得钢筋图绘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大幅增强了钢筋图引线注释的智能性。

    平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29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34562.1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系统,属于沉淀池领域。该平流沉淀池含有水并具有出水口,该平流沉淀池包括:集水槽,该集水槽连接所述出水口,并部分设置在所述平流沉淀池的水面下,用于在所述平流沉淀池的水流动的过程中对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以缩短沉淀颗粒的沉淀路径的水平长度。该平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系统可以提高沉淀效率,减小沉淀池进行沉淀所需的占地面积。

    一种坝体安全鉴定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6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05606.5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库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坝体安全鉴定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坝体的检测范围;在检测范围内进行地球物理勘探,以确定坝体上异常体的分布;在汛期后对坝体的异常体进行取样试验并分析该试样的物理参数;通过上述物探结果和/或物理参数判断异常体的分布、类型和安全隐患。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利用物探的方法确定坝体上异常体的分布,然后再对异常的部位勘探取样并对样本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以及勘探结果对坝体进行安全鉴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而且能够避免对坝体的大范围勘探,减少了工程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够避免了因在坝体上大范围地打孔取样而对坝体造成的损害。

    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99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16883.9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及其施工方法,该隧洞包括被围岩(9)包围的外衬(1)、设于该外衬(1)的内表面上的内衬(2)以及用于对外衬(1)与内衬(2)之间的间隙进行回填的注浆构件,其中,所述注浆构件包括伸出于内衬(2)内表面的入浆口(41)和邻近所述外衬(1)与所述内衬(2)之间的区域且与所述入浆口(41)相通的多个出浆口(32),所述出浆口(32)一部分分布在所述隧洞的顶部,另一部分分布在所述隧洞的中部和/或底部。本发明通过注浆构件对外衬与内衬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全断面压力注浆回填挤密,优化复合衬砌结构的协同受力状态,内衬结构获得预压应力,提高衬砌结构的抗渗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