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0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467327.5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传感器阵列的PnP式无线电能传输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位置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阵列、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电压源、无线通信装置和串口通信装置;通过传感器阵列对副边线圈的磁感应强度进行采集,得到8个磁感应强度差值ΔT1‑ΔT8;根据磁感应强度差值ΔT1‑ΔT8,与预存x和y方向上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随偏移变化曲线拟合,进行副边检测,确定副边位置。本发明利用较少数量(4‑8个)的传感器完成特殊位置上的较高精度的检测。且检测方式简单,控制难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60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086422.8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相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接收磁耦合机构,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三相电能接收装置存在的电能功率密度低,三相接收线圈叠放导致相电压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第一相接收线圈、第二相接收线圈和第三相接收线圈按照依次叠放方式或者双层叠放方式叠放得到三相线圈,三相线圈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上方均放置侧边磁芯组,并且在相邻两个接收线圈的交叠处放置中部磁芯组。本发明通过接收线圈重叠设计和增设铁氧体磁芯来提高电能传输功率密度,并且收线圈重叠设计更有利于接收机构小型化,同时通过加入三相耦合平衡电感,能够消除三相耦合不平衡引起的三相不平衡特性,也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易于扩展,能够满足不同功率传输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8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434508.4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式无人潜航器水下无线充电及智能对位引导方法,属于自主式无人潜航器的无线充电领域。自主式无人潜航器能实现自主导航返坞,接驳坞站设有能容纳无人潜航器本体的空间,接驳坞站的前端设有喇叭口型引导机构,液压机械臂径向安装在接驳坞站的内侧壁上,绝缘橡胶夹具安装在液压机械臂的前端,发射端线圈内嵌在绝缘橡胶夹具的内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主式无人潜航器水下无线充电及智能对位引导方法,可以对不同口径、不同线圈安装位置的无人潜航器实现自主返航、精准对位引导回充,且具有较高的互操作性,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357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74326.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簧下线圈结构的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电力电子模块总成与磁耦合机构接收端信号连接,磁耦合机构接收端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于轮毂电机的内侧下端,磁耦合机构接收端安装于磁耦合机构发射端的下方,电力电子模块总成安装于轮毂电机的传动轴的外周,磁耦合机构发射端嵌入并安装于道路表面。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磁耦合机构设计方案的局限性、低互操作性且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安装于电动汽车悬挂弹簧下方的平面式磁耦合机构,可以实现磁耦合机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间隙距离最小化,进而使得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的道路适应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5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268003.5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SO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所述电路拓扑结构具体包括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和负载;所述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与接收端电能变换器相连接,接收端电能变换器与负载相连接;所述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分为两个电能变换模块,每个电能变换模块均由H桥,变压器和可控整流电路顺次串联构成;输出侧的整流电路可控,双模块协同控制输出功率,电能输入侧为两组串联的H桥电路,输出侧两组串联输出的可控整流电路,同时由于两组串联的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内部相互独立,可以使用更多模块串联以实现更大功率与更宽范围的电压调节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83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663613.1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动态无线充电的双极型发射导轨,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动态无线充电的双极型发射导轨。解决了导轨磁芯用量大、散热困难、不易安装、不易拆分检修的问题。它包括电源、磁耦合发射导轨机构及副边功率变换器。它主要用于动态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62180.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多模块磁并联发射端电路拓扑,所述发射端电路拓扑结构具体包括逆变源和原边模块;所述逆变源包含低频整流滤波模块和n个高频逆变模块,所述低频整流滤波模块和电网连接,所述n个高频逆变模块并联在低频整流滤波模块输出侧的直流母线上;所述原边模块的n个补偿拓扑和n个原边线圈单独进行谐振频率匹配,n个原边线圈磁并联集成到一组原边线圈中,与副边线圈进行耦合,实现无线电能传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动态无线供系统高度依赖于单一高频逆变源与一条高频交流母线的问题,改善了传输效率低,原边系统体积过大,安全性和经济性差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35318.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固定翼无人机无线充电的轻量化U形磁耦合机构,该机构包括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端,接收端固定于无人机的腹部,发射端和接收端线圈均为弧面U形,能与固定翼无人机的腹部外表面相贴合;接收端的接收端磁芯紧贴无人机腹部,与无人机椭圆形腹部曲面外形一致,接收端U形线圈设置在接收端磁芯上,发射端包括发射端磁芯和绕设在发射端磁芯上的发射端U形线圈。解决目前用于其无线充电的产品或现有技术研究较少,其中一些安装在机身外的无线充电装置改变了无人机的外形结构,对空气动力学影响较大的,以及机身材料有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以提供无人机无线电能补给解决方案,提高固定翼无人机的无人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38556.6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全景视觉的无线充电对位的相对位姿解算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对位技术领域,获取车位视觉图像,根据得到的车位视觉图像划分出ROI图像区域;根据划分出的ROI图像区域,对图像区域进行预处理,滤除噪声;根据预处理后的感兴趣图像区域,分割保留停车位区域,对停车位区域进行标记线检测;根据检测得到的停车位区域标记线,进行变换处理,定位停车区域,获得角点信息;根据角点信息,对车辆相对位姿进行求解,确定车辆的相对位姿。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基于全景视觉,可以提高司机对行车系统的可操作性,避免由于司机盲区带来的行车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09953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1175323.9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线圈安匝图解法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磁传输部件互操作性测试方法,用参考发射端测试产品RA,用参考接收端测试产品TA,避免了不同产品间盲目的交叉测试。测试对象和评判指标是TA侧线圈安匝数和RA侧线圈安匝数(分别表示为N1I1和N2I2,其中N代表线圈匝数。I代表线圈中通过电流有效值)。在输出功率达标的前提下,当被测产品与参考设备线圈安匝数在参考取值区域内,则认为被测产品通过互操作性评判,具有互操作性。相比于现有方法,不仅可以评判被测产品是否具有互操作性,还可以解释产品电气参数对互操作性的影响,指导产品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