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45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566937.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选单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层,上表面设有第一金属电极对、第二金属电极对、阻抗识别区域,阻抗识别区域包括第一阻抗检测电极对和第二阻抗检测电极对,第一阻抗检测电极对与第一金属电极对连接,第二阻抗检测电极对与第二金属电极对连接;微通道层,位于基底层上方,微通道层包括微流控管道和分选电极;微流控管道包括主通道,主通道的一端通过若干过滤柱与进样口连通,另一端则与分选口连通,分选口分别与废液通道、收集通道连通,且废液通道与废液出口连通,收集通道与目标出口连通;分选电极包括激励电极以及包围激励电极的地电极,激励电极的一部分和地电极的一部分均临近分选口。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9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4179.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感应蛋白的电化学磁场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溅射氧化铟锡,清洗;涂胶,前烘,曝光,然后显影,硬烘;刻蚀,去胶,将石墨烯转移到工作电极表面;将牛血清蛋白溶液铺在得到的基片表面,固化使蛋白变性成膜;涂胶,前烘,曝光,显影,等离子刻蚀;将EDC、NHS和MagR/Cry的混合溶液滴加在刻蚀后的电化学器件的工作电极区域上的蛋白膜上,孵育,冲洗,封闭。该器件具有数字化,小型化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生物磁感应蛋白被磁场激励信号的增强检测,以及在较宽的带宽下进行磁感应蛋白对磁场的响应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7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20318.9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01L3/00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倾斜结构液滴存储腔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芯片包括:结构片、基底片,其中基底片表面设有固化塑性胶,结构片覆盖在固化塑性胶上方并形成倾斜结构液滴存储腔。本发明针对不同尺寸的液滴,简单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即可适配,兼容性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1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372510.1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M1/00 , C12N15/11 , C12Q1/6806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核酸提取纯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核酸提取纯化转盘芯片及电磁单元。该装置通过将核酸提取纯化室和扩增试剂存储室集成一体化,并通过电磁单元提供的电磁场及转盘提供的离心力驱动将核酸提取纯化及与核酸扩增试剂的混合分配结合起来,在芯片上实现了从样品到待检测之间所有步骤的自动化与一体化,有效提高核酸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及精度,降低成本和减少人工污染;另外,通过设置微缝结构使磁珠团在磁场驱动下与母液滴在此处发生缢裂,使磁珠团携带的残留试剂极大程度减少,从而提高核酸的提取纯化效果;再者,通过在转盘上设置多个反应单元,可适用于高通量多个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303463.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器官芯片及其应用,所述芯片包括: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和浓度梯度结构,所述浓度梯度结构用于向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提供预设浓度梯度的液体;所述多细胞共培养结构包括多个细胞培养单元和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相对应的液体收集室,所述液体收集室用于收集相对应细胞培养单元排出的液体;所述浓度梯度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引出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通道,所述多个第一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在相邻两个第一子通道之间引出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多个细胞培养单元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肝细胞的共培养来模拟体内微环境,从而使药物筛选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1334.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集成生物传感系统。包括: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用于根据待测检测目标生物分子产生光电信号;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对至少一种所述待测检测目标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并对所述光电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将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进行集成,设计了一种能够用于多靶标检测的二维纳米光电生物传感系统,能够实现同时对多种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11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897620.2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01L3/00 , G01N33/4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包括依次设置的结构层、绝缘层和传感层,结构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上设有油相进样口、液相进样口和出样口,第二面上设有液滴产生区和至少一个液滴捕获区,液滴产生区分别与油相进样口和液相进样口连通,用于产生包裹待测细胞的液滴,至少一个液滴捕获区与液滴产生区连通,用于对液滴进行捕获;绝缘层用于将捕获的液滴与传感层隔开;传感层用于对捕获的待测细胞进行测量。本发明可将包裹待测细胞的液滴捕获在指定的位置,便于后续对待测细胞进行测量;可在芯片内对待测细胞进行形态观察或长时间监测;可实现多路并行检测,缩短了检测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11943.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引物探针组、PCR试剂及试剂盒,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包括:引物组和检测探针组;所述引物组和所述检测探针组以肺炎支原体的P1基因序列、23SrRNA基因的A2063G和A2064G突变型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而成;所述引物组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4;所述检测探针组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5‑7,本申请能够同时在数字PCR平台和荧光PCR平台上使用,其引物和探针序列扩增效率高,且对单个分子的扩增效率较为一致,使得检测结果更快且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6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74395.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液滴采样枪头、包括其的采样系统以及一种高通量采样方法,采样枪头包括:轴向延伸的外层管道;固定于外层管道内的与外层管道同轴延伸的内层毛细管;将内层毛细管相对外层管道固定的支架;固定于外层管道前端的亲水过滤结构,与内层毛细管的前端保持一定距离;外层管道与内层毛细管之间充满油相,外层管道与储油设备连接,内层毛细管与负压设备连接,将采样枪头的前端浸没于待采集水相样品中时,可将水相样品以液滴形式采集到内层毛细管中,并从前端向后端输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降低的、可直接采样为液滴的采样枪头及高通量采样方法,能够更高效、无污染、对水相样品进行液滴形式的采集、贮存以及辅助提高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59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1427223.0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孔阵列芯片的单细胞基因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包含若干微孔单元的微孔阵列芯片;2)将细胞悬液滴加于微孔阵列芯片上,通过离心实现单细胞在单个微孔单元中的定位;3)在微孔阵列芯片上粘贴PCR封装膜,进行第一次封装,离心,高温加热,揭掉PCR封装膜;4)在微孔阵列芯片上滴加PCR预混液,采用聚丙烯双面胶膜粘贴微孔阵列芯片,离心,将玻璃盖板与聚丙烯双面胶膜上层贴合,实现第二次封装;以及5)将第二次封装完成的微孔阵列芯片放置于PCR原位仪上进行PCR,反应结束后,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分析单细胞基因表达水平。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高通量、一体化和快速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