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912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91223.X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76
Abstract: 一种热轧超低碳钢盘条轧后冷却工艺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通过采取吐丝温度控制在900~950℃;合理调节散热冷却段的辊道速度,通过控制各段的辊道速度,控制圈间距和冷速;风机全部关闭,保温罩全部开启,控制超低碳钢盘条铁素体晶粒尺寸在20-40μm,三次渗碳体含量≤2%,抗拉强度≤330MPa,面缩≥80%,同圈性能差≤20MPa。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加工使用效率,减少拉拔脆断机率,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3474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96580.X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磁感降低铁损的无Al的取向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电工钢技术领域,将连铸坯送入加热炉加热,经热轧、卷取后得到热轧板,然后保温,使所述热轧板表面形成一层规则的立方织构再结晶晶粒,酸洗洗净所述热轧板的表面氧化铁皮,再经冷轧、退火后既得。本发明提供的无取向电工钢,一方面,该发明中不常化工艺的铁损与之相当,磁感远好于传统工艺;如果经常化工艺,铁损降低,低于传统工艺铁损,磁感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在降低合金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磁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2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409715.9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双相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9%、Si:0.10%~0.50%、Mn:1.00%~2.30%、P:≤0.020%、S≤0.015%、N≤0.008%、Al:0.02%~0.07%、Mo:≤0.40%、Nb:≤0.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通过控制连续退火工艺的均热温度、缓冷速度、缓冷温度和快冷温度等,可生产具有马氏体、取向附生铁素体和残留铁素体组织的高强度高塑性双相钢;采用具有高速高氢喷气冷却装置的连续退火线生产,可降低钢中合金元素含量,保证钢板的成形和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9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87115.7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方坯低碳含硼钢线材连续冷却过程组织转变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通过采用热模拟膨涨法分析热变形后不同冷速下的组织转变过程,给出低碳含硼钢线材热轧盘条的连续冷却曲线,通过轧后不同的冷却工艺来控制其组织转变。优点在于,解决了爆破线用热轧盘条轧后冷却工艺和组织控制问题,为轧制生产方坯低碳含硼钢线材在晶粒尺寸控制和氮化硼的回溶控制,降低碳含硼钢热轧盘条的屈强比提供了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9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146875.4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高强度钢板的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6~0.10%,Si:0.10~0.40%,Mn:0.9~1.40%,Ti:0.010~0.030%,V:0.01~0.06%,Cr:0.0~0.40%,Ni:0.10~0.30%,Mo:0.10~0.30%,余量为Fe,成分碳当量要求≤0.45%,生产钢板厚度规格为10~60mm。采用控轧控冷和热处理工艺进行性能控制,优点在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厚度处于10~60mm,屈服强度可稳定达到≥490MPa,抗拉强度可稳定达到60Kg级,-60℃低温冲击功均值稳定达到≥100J,完全能够满足在-60℃的低温环境下对钢板的高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9562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8621.0
申请日:2011-01-1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快速检测取向硅钢晶粒取向的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检测技术领域。步骤为:将高温退火后的取向硅钢样品用不同颗粒度的水磨砂纸进行打磨,标准是没有粗大的划痕,然后将样品在硝酸酒精中侵蚀,快速用纯净水冲洗,并用脱脂棉擦干,然后用吹风机吹干。用扫描仪扫描得到样品组织图,并用铅笔将样品编号,将样品放入扫描电镜中,用EBSD的Flamenco软件打散点快速测定各个晶粒的取向,最后用HKL Channel5的Project manager data软件处理得出各个晶粒取向、与理想高斯的取向差以及各个晶粒的极图。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实验效率高,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865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93644.9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方坯超低碳线材连续冷却过程组织转变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针对一种铜包钢丝用热轧盘条热模拟变形后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通过热变形后不同冷却冷率下的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特性,分析了铜包钢丝用热轧盘条连续冷却组织转变曲线。优点在于,解决了铜包钢丝用热轧盘条轧后冷却工艺和组织控制问题,为轧制生产方坯超低碳线材在晶粒尺寸控制和三次渗碳体析出数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148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89673.8
申请日:2009-07-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生产经济的低温加热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铸坯在1200-1300℃加热后热轧,热轧板经酸洗后进行带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轧到成品厚度,中间退火制度为在800-900℃保温3-6min,炉内气氛为湿的H2和N2的混合气体,其中H2含量体积百分比为1-30%。中间退火阶段部分脱碳,省略二次冷轧后的脱碳退火或者回复退火工艺,而在高温退火升温阶段实现完全脱碳。优点在于,采取了简化了低温取向电工钢的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48854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222026.5
申请日:2008-09-0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加热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铸坯在1050-1100℃加热后热轧,开轧温度为900-1100℃,终轧温度为850-950℃,轧成1.5-3.0mm厚的热轧板;在650-750℃进行高温卷取,卷取后淬水或者保温10min-2h;然后经一次或者带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到成品厚度,其最终总压下率为80-90%;再经脱碳退火,渗氮处理后涂MgO隔离剂并高温退火得到最终成品;所述的铸坯成分为:0.005-0.08%C,2.5-6.5%Si,0.015-0.04%Als,0.001-0.4%Mn,0.01-1.0%Cu,S≤0.03%,P≤0.02%,0.003-0.010%N,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均为质量百分比。优点在于,采取了较低的铸坯加热温度,降低了生产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27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222010.4
申请日:2008-09-0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铸坯在1050-1100℃加热,在脱碳退火后进行渗氮处理,渗氮温度为850-1000℃,渗氮时间为20-100s,渗氮炉内气氛为NH3,H2和N2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含量体积百分比为1-15%。优点在于,采取了较低的铸坯加热温度,降低了生产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