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89418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78473.3
申请日:2007-05-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一种磁流变隔振器,包括橡胶主簧3、油缸5、励磁线圈10、橡胶底膜8,在油缸5中有一个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的活塞杆1,活塞杆1将油缸5分隔成上下液室,油缸5的上下液室中充满磁流变液体14,活塞杆1的下部缠绕有励磁线圈10,励磁线圈10中通以不同大小电流产生连续可变磁场;活塞杆1底部有间断环形孔11,磁流变液体14通过间断环形孔11在上、下液室间流动,橡胶底膜8由锁紧螺母7锁紧后压合在油缸5底部端面上,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其弹性补偿上、下液室体积变化。本磁流变隔振器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阻尼可调,工作可靠,在电控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橡胶主簧工作,使发动机隔振系统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9493.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玉安 , 邱俊淇 , 万海毅 , 郭子毅 , 王敬丰 , 潘复生 , 张珂 , 崔荣彬 , 诸天柏 , 王胜青 , 范付军 , 郭嘉成 , 唐伟能 , 胡勇 , 闻发平 , 杨欣宇 , 刘耀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镁基储氢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Er2%‑12%、Ni2%‑12%、不可避免杂质和余量的Mg。该储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能力,在350℃,4MPa,5min放氢量可以达到6.16wt.%;300℃,4MPa,10min吸氢量可以达到5.77wt.%;250℃,4MPa,20min吸氢量可以达到5.7wt.%。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7613.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g‑Ni‑Y‑Si系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储氢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为:镍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钇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硅元素的含量不超过5%,余量为镁元素,且各元素的含量均不为0%;合金中包含Mg相和YSi2相。该储氢合金具有易被活化,储氢量高,储氢速率快,储氢温度适中,成本较低等优点,极其适用于氢能产业链中的固态储氢装置中。其制备过程中采用中间合金为原料,依次按照称重配料、熔炼、破碎及球磨等步骤完成合金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合金组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25186.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g‑Ni‑Gd合金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镁基储氢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镁基储氢材料为Mg‑Ni‑Gd合金和不可避免杂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Mg‑Ni‑Gd中含有Gd 2%~12%、Ni 2%~12%、不可避免杂质和余量的Mg。本发明的镁基储氢材料利用纳米化和元素自身催化效果来提升储氢性能,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稳定的储氢循环动力学性能,经历了130次吸放氢循环后储氢量依然能够保持98.8%以上;(2)增加了放氢量和提升了放氢速度;(3)提升了吸氢速度和增加了吸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8409.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子毅 , 张珂 , 郭嘉成 , 陈玉安 , 邱俊琪 , 万海毅 , 王敬丰 , 潘复生 , 唐伟能 , 胡勇 , 闻发平 , 杨欣宇 , 刘耀龙 , 崔荣彬 , 诸天柏 , 王胜青 , 范付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储氢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为:镍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钇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硅元素的含量不超过5%,余量为镁元素,且各元素的含量均不为0%;所述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依次经过熔炼、快淬以及球磨后制得,且经熔炼后获得的铸态合金具有Mg相、Mg2Ni相、LPSO相、YNiSi相,快淬后获得的快淬合金条带仅具有Mg相,球磨后获得的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具有Mg相、Mg2Ni相、LPSO相、YNiSi相。该储氢合金具有易被活化,储氢量高,储氢速率快,储氢温度适中,成本较低等优点,极其适用于氢能产业链中的固态储氢装置中,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合金组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33865.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gNi‑TiV系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Ni‑TiV系储氢材料,存在Mg与Mg2Ni共晶组织(其中Mg‑Ni合金中Ni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TiV固溶体和MgNi2相。本发明的MgNi‑TiV系储氢材料能够解决Mg金属热力学稳定性高和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具有易活化、较高储氢量、较快吸放氢速率以及可逆储氢能力的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制备时间短、原材料成本较低,因此能够应用于氢能产业链中的固态储氢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59233.7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一种复合添加Ca和Y的高强阻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a 0.5~0.8%,Y 0.3~0.8%,Zn 5.5~6.5%,Zr 0.4~0.8%,余量包含Mg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其中,Ca+Y=1.0~1.4%。本发明在Mg‑Zn‑Zr系镁合金的基础上,通过复合添加一种少量稀土元素Y,以及少量非稀土阻燃元素Ca元素,实现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挤压成形性和成本相匹配的新型镁合金;还镁合金的燃点在950℃以上,挤压态镁合金的室温下其抗拉强度≥360MPa,屈服强度≥330MPa,延伸率≥14%。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7000.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阻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百计包括如下组分:3~12wt.%的Al,0.1~0.6wt.%的Mn,0.5~1.8wt.%的Ca,余量为镁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镁锭,铝块、镁锰中间合金和镁钙中间合金作为原料,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低成本阻燃镁合金组分比例称取原料;步骤二,将镁锭装进炉体中,完全熔化得到镁熔体;然后加入预热处理的铝块、镁锰中间合金和镁钙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水冷得到铸锭;步骤三,若铸锭中Al的重量百分比≥6%,将铸锭放入热处理炉,进行均匀化退火;若铸锭中Al的重量百分比<6%,则进入步骤四;步骤四,对铸锭进行热挤压得到阻燃镁合金棒材。其不仅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还具有高燃点、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0564.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氢化镁和钒酸铜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通过球磨将Cu3(VO4)2粉末包覆在MgH2粉末表面,利用Cu3(VO4)2双金属氧化物对Mg/MgH2体系进行协同催化改性,显著提升了MgH2的吸放氢速率,获得了低温储氢性能优异的复合储氢材料,同时达到了吸氢动力学和吸放氢总量的共同优化改善。相对于单一金属氧化物以及其他形式添加的双金属元素。本发明是为了解决MgH2吸放氢温度高、动力学缓慢等问题,实现中温下的快速吸放氢动力学,即实现在低温条件下(100℃)吸氢,并能在较低的放氢温度下(例如225℃,250℃)具备快速的放氢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81189.X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16C10/00 , G16C20/20 , G16C20/30 , G16C20/70 , G16C20/90 , G08B31/00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模型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评价模块、预警模块、多个水生态环境模型模块、多个场景配置模块、多个计算模块、多个存储模块,采集模块采集水环境数据,评价模块评价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并向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号预警提示;水生态环境模型模块分别存储有不同的水生态环境模型,场景配置模块分别存储有不同的场景模拟模型,计算模块分别调取水生态环境模型和场景模拟模型,进行叠加耦合的分布式计算,得到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预测信息进行存储,评价模块获取预测信息进行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评价。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维度和多参数模拟,提前预测到水生态环境的质量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