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0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1074811.8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65 , A61K8/98 , A61Q19/08 , A61Q19/02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石斛护肤品方法,包括铁皮石斛提取物的制备、冷饭团发酵液的制备、混合乳液的制备和乳化并灌装,本发明在石斛护肤品中加入了大量的冷饭团发酵液提取物、蜂胶和胶原蛋白,冷饭团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三萜和多种维生素,能活血化瘀,能保持细胞快速生长和新陈代谢,对皮肤起到重生的作用;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酚酸类物质,能对皮肤起到抗氧化和消炎的作用;胶原蛋白是肌体自然蛋白,对皮肤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粘着力好;本发明通过增加皮肤表层营养成分进行自然美白,降低皮肤的氧化和衰老,解决了现有护肤品均是通过添加美白剂的方式进行美白,对皮肤伤害大,影响皮肤健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1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019308.0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D307/79 , C07D311/58 , C07D493/04 , C07D49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呋喃及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吡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为:耐压反应瓶中加入多聚磷酸PPA、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羰基取代邻烯丙基/羰基取代异戊烯基苯酚,加热搅拌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即得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呋喃/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吡喃化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为首次公开,其反应时间短、催化剂PPA廉价易得、底物普适性好且产物产率较好,不但为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呋喃及羰基取代苯并二氢吡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产品规模化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2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21289.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D471/04 , A61K31/4745 , A61P25/00 , A61P2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苯基‑1,2,10,10a‑四氢吡咯[1,2‑b]异喹啉‑3(5H)‑酮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1‑苯基‑1,2,10,10a‑四氢吡咯[1,2‑b]异喹啉‑3(5H)‑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通式Ⅰ所示,其中R1、R2选自氢、甲氧基、氟、溴、羟基,R1与R2相同或不同;R1位于苯环邻、间、对位中任意一个或两个,R2位于苯环7位和/或8位;包括形成的顺反异构体。经NMDA诱导PC12细胞损伤保护活性和小鼠体内抗抑郁活性筛选研究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抑郁症药物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3034.9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C49/796 , C07C49/813 , C07C49/84 , C07C4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向容器中加入多聚磷酸PPA和溶剂1,4-二氧六环,再依次加入98%浓硫酸、取代苯甲醛和取代苯乙酮,氮气保护下90℃加热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即得查尔酮类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催化剂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为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062603.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07C319/14 , C07C319/28 , C07C323/12 , C07D213/80 , C07D213/803 , C07J63/00 , C07D309/38 , C07D209/34 , C07D49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硫基甲基酯的制备方法:向容器中加入羧酸和二甲基亚砜DMSO,回流反应5‑15min;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即得甲硫基甲基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催化剂、也无需额外填加溶剂、反应时间短,而产率高,为甲硫基甲基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7233.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C12N9/02 , A23L33/105 , A61Q19/02 , F26B5/00 , F26B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力刺梨SOD提取物的干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刺梨SOD提取物的冷藏干燥无加热程序,充分保留了SOD的活力,该方法适用面广,实用性强。本发明刺梨SOD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全程不加热,并通过浓缩、提取、盐析等步骤有效去除了提取物中的杂质成分,实现了对刺梨中SOD进行了富集。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制备所得刺梨提取物SOD活力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97347.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nventor: 李立郎 , 王瑜 , 杨娟 , 杨小生 , 杨艳 , 李齐激 , 廖秀 , 王丽 , 葛丽娟 , 陈发菊 , 邓廷飞 , 彭梅 , 罗忠圣 , 潘雄 , 严艳芳 , 高明 , 杨礼寿 , 李良群 , 曹家辅 , 谭云飞
IPC: C12G3/022 , C12G3/055 , C12G3/05 , C12G3/023 , A61K36/9068 , A61K35/5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酒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五味天麻黄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新鲜天麻40‑50公斤,刺梨30‑35公斤,枸杞20‑25公斤,生姜5公斤,糯米100公斤,干姜300‑700克,生姜300‑700克,甘草200‑400克,肉桂100‑300克,龟板100‑300克,杜仲300‑700克,淫羊藿200‑400克。本发明无须增加设备投资,其工艺工序也较简单,质量易于控制,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酿制的天麻枸杞黄酒,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风味独特,酒质浓郁且稳定、入口绵甜,回味悠长,无异杂味且不易上头口干,药用价值极高,是养身健体、馈赠亲友以及家宴喜庆的营养保健佳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181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43639.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IPC: A61K36/9068 , A61P31/10 , A61P17/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珊瑚姜发酵液的制备方法:A.将新鲜或者干燥的珊瑚姜粉碎,干粉过筛,加入蒸馏水和白砂糖,煮沸后冷却,加入活化好的高效酒曲,无氧发酵4‑5天;B.A中发酵液酒精度达35‑40后,加入醋酸杆菌密封后继续发酵至21‑28天;C.将B中所得发酵液取出后,100℃水浴灭活0.5h后冷却,过滤;D.将C中所得滤液减压浓缩,即得珊瑚姜醋样发酵液;还公开了产品及应用。本发明所得珊瑚姜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较多,经GC‑MC检测多于其他制备方法提取物检测到的成分,其中经发酵后的姜黄素转化为甲基姜黄素,其抑菌效果优于乙醇提取原姜黄素。珊瑚姜发酵溶液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人体致病真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55056.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真菌培养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磷石膏和药渣为主要原料,将药渣粉碎后调整水分含量与pH后加入纤维素酶,糖化酒曲联合发酵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与磷石膏、玉米粉、石灰混合经装包,灭菌,接种,扩大栽培制成培养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磷化工产生的废弃物磷石膏以及中成药产业产生的药渣废弃物难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行资源的循环综合再生利用,不仅有效利用了磷石膏中磷和钙元素,增加了磷石膏的利用途径,同时将中药药渣通过种植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本发明培养料栽培的食用真菌,出菇率高,风味、口感以及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优于普通秸秆等培养料栽培的食用真菌,各项有害重金属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067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424572.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刺梨果渣的香菇栽培料,所述栽培料按重量百分数计,是由木屑49%、块状麸皮20%和刺梨果渣30%以及石膏0.8%‑0.9%和营养剂0.1%‑0.2%混合制成的;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具体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利用了贵州刺梨果渣,能够栽培出营养佳、香味浓且生物学转化率高的香菇,不仅找到了价廉物美的新型碳源材料,降低了香菇生产成本,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刺梨果渣循环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实现了废弃物料的绿色、创新、高效综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