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32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81854.4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24H9/1863 , F24H15/124 , F24H15/37 , F24H15/421 , H05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气体电加热器,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以提供一种维护工作量小,简单可靠的技术方案。包括:加热组件、感应器组件、加热功率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加热功率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向加热功率控制模块供电,加热功率控制模块还与感应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感应器组件提供目标电流和目标电压;感应器组件间隔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外围,用于对加热组件进行感应加热。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加热段以及连通相邻加热段的连接段;每个加热段具有多个轴向通孔,多个轴向通孔沿所述加热段的周向布设在所述加热段中,且加热组件的首段加热段的气体入口端为高温高压气体入口,所述加热组件的尾段加热段的气体出口端为高温高压气体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014924.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8/25 , F02K9/96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真的故障特征提取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目前发动机故障诊断依赖于大量的故障数据,实时性相对不足,且难以满足故障发展动态检测和诊断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生成模块、提取条件设置模块、模型仿真求解模块、仿真后结果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故障特征库。该方法包括:1、获取发动机系统正常仿真模型和故障仿真模型并仿真求解;2、进行仿真中实时数据或仿真后结果数据提取;3、对步骤2中的提取的数据进行动态特征数据提取或稳态特征数据提取;4、对步骤3中提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动态特征提取结果和稳态特征提取结果;5、对提取结果处理并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880359.2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三维总装模型快速生成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总体布局阶段需手动构建三维总装模型和进行大量布局方案对比导致研发周期长,人力成本大的问题。该系统包括方案论证模块和三维总装快速布局模块;三维总装快速布局模块包括xml读取模块、三维总装模型生成模块和干涉检查模块。该方法步骤为:1、进行方案论证;2、生成三维结构信息xml文件;3、生成三维结构信息内存数据;4、生成组合件模型,选择出符合要求的骨架模型;5、自动组装生成三维总装模型;6、进行干涉检查;7、输出三维总装模型,若无输出,返回步骤1修改论证方案,直至输出三维总装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0017.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型面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管型面优化的方法的准确性不足,难以获取喷管流场特性的问题。包括:获取预先设定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边界条件;基于边界条件,设置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型面样本设计变量,基于喷管型面样本设计变量,构建喷管二维模型;利用二维网格自动变形生成技术,获取样本点数据,构建喷管型面特征模型;基于喷管二维模型与所述喷管型面特征模型,实现针对喷管型面的优化。通过合理化的误差评估方法,评估特征模型精度,实现基于优化程序自动进行喷管型面优化的目的,提高发动机喷管型面优化的方法的准确性,从而获取喷管流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85990.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需求捕获方法、需求模型构建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发动机研制缺乏数字化的需求建模和管理手段,导致的需求表达歧义、数据分散、追溯困难、变更难度大等问题。捕获方法包括获得发动机系统各个任务阶段需求相关因素,获取发动机系统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二者交互迭代获得初步需求,经过需求精化后获得仿真需求汇总。构建系统包括需求汇总拆解模块、一级需求条目拆解模块、二级需求条目拆解模块、三级需求条目拆解模块、验证模块及调整模块。该方法包括1、获得发动机系统的初步需求模型;2、初步需求模型的验证;3、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调整,获得最终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需求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995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98622.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组合件论证工具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现有组合件论证工具生成方法人力投入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1、编辑组合件论证计算模型;2、语法检查;3、编译组合件论证计算模型;4、获取组合件论证计算模型的模型信息和组合件论证计算程序,根据组合件论证工具模板,生成组合件论证工具。该系统包括建模仿真单元、组合件论证工具生成单元及组合件论证工具单元。本发明提高了组合件论证工具的开发效率,增加了场景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616265.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构建方法,具体涉及基于Modelica的常温推进剂充填管路模型构建方法;解决现有常温推进剂充填管路的计算方法无法考虑气体压缩性的影响,不能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动态仿真准确性的技术问题。该基于Modelica的常温推进剂充填管路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液体火箭动力系统中的真实充填物理过程和Modelica建模规范,确定状态变量和关键参数,建立连接器,构建概念模型,将管路沿流向平均分为N段网格,构建空间偏导处理模块,将连接器、空间偏导处理模块及控制方程模块组合成为仿真模型;采用常温推进剂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并记录验证数据;将仿真模型的验证数据与相应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与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88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81284.X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系统架构模型与静态计算模型映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进行静态计算时,需要通过手动方式构建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且当发动机系统架构模型修改时,无法快速实现对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修改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动机架构模型库、发动机静态计算模型库、发动机系统架构模型和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该方法包括:1、加载已开发和关联的模型库;2、构建发动机系统架构模型;3、生成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4、仿真求解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若符合要求,结束,若不符合要求,返回步骤2,重新构建发动机系统架构模型,直至生成符合要求的发动机系统静态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267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329449.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精确调节的针栓式喷注器,解决现有针栓式喷注器位移调节精度较低,流量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该针栓式喷注器包括电机支撑架、伺服电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针阀、盖板、中心筒和燃烧室;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以传动比N/M配合传动;中心筒设置在燃烧室的中心通道内,其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中心筒的下端通过端盖封闭;盖板为套管结构,设置在中心筒的上端;针阀包括上柱体和下筒体,上柱体的顶端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下端与穿过盖板内腔与下筒体连接,下筒体设置在中心筒的内腔内,其外壁环形凸台上的外螺纹与凹槽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848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13567.1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氙气加注系统及方法,属于空间推进系统推进剂加注技术领域。该氙气加注系统包括氙气储罐、电加热器、气源阀、星上气瓶、加注阀、星上气瓶称重装置、真空泵、真空阀、氦气阀、氦气瓶、放气阀、回收装置、回收阀、绝压压力表、纯度分析仪和恒温箱,通过恒温箱对氙气储罐进行降温,使得氙气储罐中的氙为气液两相饱和状态,以便在重力作用下使液态氙处于氙气储罐的下部,气态氙处于氙气储罐的上部。电加热器设置在氙气储罐的顶部,对氙气储罐上部的气态氙进行加热,以增大氙气储罐的压力,通过增加氙气储罐的压力将处于氙气储罐下部的液态氙挤压到星上气瓶中,一次性完成氙气加注,上述氙气加注系统结构简单,提高了加注速度和加注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