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0013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010535408.0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基喆
IPC: B60K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035 , B60K13/04 , F01N13/1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排气系统悬架,其中,在所述悬架的两个末端之间的中部处整体地形成彼此面对并隔开的两个突出部,并且当超过预定弹性值的外部力使所述悬架的形状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两个突出部选择性地彼此接触,以增大弹簧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524825.2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株式会社 , 斗源重工业株式会社 , (株) 缇恩易 KOREA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气供应设备,吸入和供应环境空气;空气循环装置,连接至空气供应设备,使空气压缩或膨胀以改变为高温或低温空气;空气分配设备,连接至空气循环装置;舱室,连接至接收高温或低温空气的空气分配设备;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空气循环装置,以对高温空气执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和空气循环装置,用于对空气执行热交换,其中,第二热交换器和空气分配设备选择性地连接,并且在经过第二热交换器时已经热交换的空气选择性地被供应至空气分配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86725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310455889.8
申请日:2013-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尾管,其能够提高车辆后表面外观的美观程度,同时防止气流产生的噪音。所述尾管可以为中空尾管,其布置在连接至消声器后端的后排气管的后端处,所述尾管用作适于排出排放气体的出口。所述尾管包括:至少一个面板,所述面板形成有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空间,所述空间由所述面板围成,并形成在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形成在所述内表面处;以及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空间中,并部分突出穿过所述容纳孔,其中,所述挡板收集来自排放气体的烟灰。
-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210562649.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基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 , F01N5/02 , F01N2240/02 , F28D7/103 , F28F1/08 , F28F13/12 , F28F2250/06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用于回收排气热的排气管结构,其利用排放气体的热加热冷却剂,该结构包括外壳和传热管。因为将所述冷却剂的流动方向布置成与所述排放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所述排气管结构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所述冷却剂能够平滑地在外壳内部流动,这是因为当所述冷却剂流入所述外壳的下侧并流出所述外壳的上侧的同时,随着所述冷却剂被加热,其密度降低。另外,传热管的一表面与排放气体接触,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冷却剂接触,所述传热管具有在进行热交换的传热管表面上形成的褶皱部分,并由此在不增加所述外壳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更快速地加热所述冷却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562649.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基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 , F01N5/02 , F01N2240/02 , F28D7/103 , F28F1/08 , F28F13/12 , F28F2250/06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用于回收排气热的排气管结构,其利用排放气体的热加热冷却剂,该结构包括外壳和传热管。因为将所述冷却剂的流动方向布置成与所述排放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所述排气管结构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所述冷却剂能够平滑地在外壳内部流动,这是因为当所述冷却剂流入所述外壳的下侧并流出所述外壳的上侧的同时,随着所述冷却剂被加热,其密度降低。另外,传热管的一表面与排放气体接触,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冷却剂接触,所述传热管具有在进行热交换的传热管表面上形成的褶皱部分,并由此在不增加所述外壳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更快速地加热所述冷却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7625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1113996.2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的结构,其可以包括:壳体,在其中具有空间,并具有连接至排放气体流入的入口管的第一侧;第一挡板,其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前室和连接至入口管的中间室;第二挡板,其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后室和连接至入口管的中间室;以及排出管,其安装成穿透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安装成使得排出管的第一端位于后室中,排出管的第二端延伸经过前室并穿透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44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010561687.8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24 , F01N1/04 , F01N1/089 , F01N13/082 , F01N13/16 , F01N2310/02 , F01N2470/14 , F01N2470/18 , F01N2470/20 , F01N2490/155 , F01N2490/18
Abstract: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用于车辆的消声器,其具有小尺寸且可应用于小型车辆,这是因为该消声器能充分降低排放气体的排放噪音、流动引起的噪音和轰鸣噪音。所述消声器具有极大改进的耐久性,这是因为其通过改进隔热性能有效地使其免受来自车辆的热损伤,且所述消声器通过将排放气体流出管制造成由第一排放气体流出管和第二排放气体流出管组成的双管类型并将其出口布置在后保险杠的较低中心而使其暴露在外面,从而能够给消费者留下动感、动力十足的精美印象,因此显著提高了车辆的生产力。
-
-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5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552327.1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消声器,可以包括:多个隔板,从而形成多个腔室;排放气体流入管,所述排放气体流入管具有穿过所述隔板而连接到所述消声器壳体内部的所述腔室的其中一个的出口;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排放气体流入管平行地布置在所述消声器壳体内,以流体连接至少两个腔室;以及多个排放气体流出管,所述多个排放气体流出管具有进口和出口而不通过所述隔板,所述排放气体流出管的进口与所述中间管的出口位于任意一个由所述隔板分隔的腔室内,所述排放气体流出管的出口穿过所述消声器壳体而向外突出,从而使得通过所述中间管的排放气体可以被排放到所述消声器壳体外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