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1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95512.0
申请日:2022-11-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核壳发射体Ag@SiO2纳米材料检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二氧化硅包裹的银纳米粒子作为电化学发光体,以氨基功能化的八面体CeO2作为猝灭剂与检测抗体相结合,由于能级发生匹配,提供了电子转移的条件,猝灭现象得以发生,并采用“信号关闭”策略,构建了信号猝灭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100 fg·mL‑1~5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特异性烯醇化酶抗原溶液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41.2 fg·mL‑1。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18188.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的信号增强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纳米花聚苯胺‑夹层氧化钒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Aβ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71579.9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3 , G01N33/531 , G01N33/543 , G01N33/574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铱纳米晶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一种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电化学发光效率高的铱纳米晶,以抗体标记的铱纳米晶溶液作为信号探针,研制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的快速、灵敏检测,检出限为35 fg/mL,线性范围为100 fg/mL‑50 ng/mL,具有特异性强、重现性好、信号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8588.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Gd-MOFs的信号增强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Gd-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超薄纳米片聚集而成的纳米花Pt@Ni(OH)2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PCT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18470.5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043 , C25B11/06 , C25B1/00
Abstract: NH3的合成主要由传统的耗能型Haber-Bosch工艺控制,但其有很大的弊端,排放大量的CO2造成温室效应且需要严苛的反应条件,例如高温、高压。在环境条件下的电化学氮气还原反应为我们提供了人工合成NH3的友好途径,然而对于氮气还原反应需要稳定且有效的催化剂。诸如Au,Ru,Ag和Rh的贵金属能有效的用于电解氮气还原,而这些催化剂的昂贵价格限制了它们的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恰巧解决了这种昂贵性,且其无毒易制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其较差的导电性对催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堆叠纳米片催化剂材料硫化钴氧化铈杂化物CoS-CeO2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首先,在特制的反应溶液中加入特定比例的钴、铈试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加热反应得到钴、铈前驱体;然后,将钴、铈前驱体置于特定氮气流速的管式炉中进行硫化处理,最终得到硫化钴氧化铈杂化物CoS-CeO2。该CoS-CeO2催化剂在电催化氮还原NRR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相对标准氢电极下,-0.2 V时,氨产率达到40.6µg h–1 mg–1cat,法拉第效率达到10.2%。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34983.X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铂纳米粒子功能化花状氧硫化铜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铂纳米粒子功能化的花状氧硫化铜作为基底材料,以含有双氧水的磷酸缓冲溶液作为底液,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的层层修饰方法,构建了信号减弱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在1.0 fg/mL~50.0 ng/mL线性范围内对降钙原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33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34940.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球负载二硫化钼掺杂铜铑双金属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采用铜铑双金属改性的碳球负载二硫化钼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05118.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苯乙烯纳米簇的电化学发光猝灭型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开发并首次验证了四苯乙烯纳米簇与二硫化锡/二氧化锡复合纳米晶能量转移对在低电位下可达到的高效电化学发光猝灭的行为,一方面解决了发光材料在电极上的固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有效调节发光强度的问题。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原降钙素响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不同,实现对原降钙素的检测。通过采用F检验、T检验展示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试结果均小于理论值,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38907.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43 , G01N33/68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草酸银桥联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分析化学领域。采用金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草酸银/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材料和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核壳复合材料制备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灵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