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44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578268.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21/7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多孔材料Ru(bpy)32+/Zn‑oxalate MOFs的双猝灭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复合材料Ru(bpy)32+/Zn‑oxalate 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另一种纳米多孔材料Au@NiFe MOFs作为双重猝灭剂构建夹心型免疫传感器,根据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01985.4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发光材料Ru@MOF-5为发光体,用于检测雌二醇的无标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以孔隙率高、稳定性好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MOF)材料MOF-5负载Ru(bpy)32+合成新型材料Ru@MOF-5,以此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合成的新型发光材料Ru@MOF-5具有自发光特性,在检测目标物时PBS缓冲溶液中无需添加共反应剂,即可产生高且稳定的ECL信号。此策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且操作更为简便。以此构建的无标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灵敏准确检测雌二醇。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8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0856759.8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MOFs)猝灭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MOF材料UiO‑67复合Ru(bpy)32+(Ru(bpy)32+/UiO‑67)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另一种MOF材料NH2‑MIL‑101负载MoS2量子点(MoS2 QDs@NH2‑MIL‑101)作为二抗标记物猝灭电致化学发光信号,以此构建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灵敏检测β‑淀粉样蛋白。MOF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多孔且孔隙大小可调节,含有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可以承载更多的Ru(bpy)32+及MoS2,增加抗原抗体结合数量,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降低检出限,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8188.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的信号增强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纳米花聚苯胺-夹层氧化钒PVO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Aβ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8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56758.3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gNCs为发光体的信号“开-关”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银纳米团(AgNCs)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将硫脲(Sem)作为共反应剂促进剂包裹于AgNCs表面,且负载上金纳米粒子(AuNPs),以此复合物AgNCs-Sem-AuNPs增大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形成信号“开”的模式;此外,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MOF)材料NH2-MIL-125作为二抗标记物与AgNCs产生共振能量转移,造成信号“关闭”,以此构建的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灵敏准确检测N端前脑钠肽(NT-Pro-BNP)。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18188.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的信号增强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Tb‑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纳米花聚苯胺‑夹层氧化钒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Aβ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8589.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Eu-MOFs的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Eu-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NixFe(1-x)(CO)y(OH)z•wH2O纳米花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呕吐毒素DON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8588.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Gd-MOFs的信号增强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Gd-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超薄纳米片聚集而成的纳米花Pt@Ni(OH)2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人体血清中PCT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78268.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21/7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多孔材料Ru(bpy)32+/Zn-oxalate MOFs的双猝灭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复合材料Ru(bpy)32+/Zn-oxalate 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另一种纳米多孔材料Au@NiFe MOFs作为双重猝灭剂构建夹心型免疫传感器,根据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418589.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Eu‑MOFs的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自发光纳米多孔材料Au@Eu‑MOFs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NiFe纳米花复合物较传统二维片状材料拥有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抗体的固载量,根据不同浓度抗原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呕吐毒素DON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