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771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10891126.1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4 , B01J20/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柚子皮吸附铬天青S的方法。该方法以磁性柚子皮为吸附材料吸附染料铬天青S。主要技术特征是:首先处理柚子皮海绵状内皮,然后合成磁性柚子皮,在一定的条件下,磁性柚子皮对铬天青S的吸附量为381.6mg/g,吸附后的磁性柚子皮用一定浓度的NaOH即可解吸附,解吸率达89.02%。再生磁性柚子皮二次吸附的吸附率91.86%,吸附量为367.4mg/g。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37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817136.0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聚合物{[CuL]2(H2O)}n掺杂纳米银复合材料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如下:(1)用碱性还原Schiff碱配体H2L、纳米银溶液和CuAc2溶液为原料,超声制得金属有机聚合物掺杂纳米银复合材料;(2)以该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手性工作电极制得手性传感器;(3)采用三电极体系对(R)‑(+)‑1‑苯乙胺和(S)‑(‑)‑1‑苯乙胺对映体含量的检测。该复合材料以及手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对(R)‑(+)‑1‑苯乙胺和(S)‑(‑)‑1‑苯乙胺手性对映体含量的检测,技术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6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55945.X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β-淀粉样蛋白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利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并用三联吡啶钌敏化,增强其对可见光的吸收,随后,原位生长铈掺杂的硫化镉,得到光电信号显著增强且稳定的多级纳米氧化锌微球复合材料ZnO/Ru(bpy)32+/Ce-CdS,以ZnO/Ru(bpy)32+/Ce-CdS作为基底材料,以PS@CuS作为二抗标记物,PS@CuS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阻碍了光生电子的转移,而且PS@CuS与ZnO/Ru(bpy)32+/Ce-CdS间对可见光的吸收竞争也会有效地降低光电流信号,这双重抑制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限。再结合适配体优异的选择性,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的高灵敏检测,这对β-淀粉样蛋白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75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41305.4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复合胶囊标记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聚多巴胺胶囊的高负载特性,用聚多巴胺胶囊吸附Cd2+,得到Cd2+@聚多巴胺复合胶囊,用于标记凝血酶核酸适配体;采用原位生长方法在聚多巴胺复合胶囊上原位生成CdS纳米粒子;利用TiO2与聚多巴胺复合胶囊中的CdS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成功构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夹心型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6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816921.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iOBr/Ag2S复合材料无标记胰岛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微米花状BiOBr材料比表面积大和性能稳定的特点,在用巯基乙酸修饰BiOBr材料后,通过交替吸附AgNO3和Na2S,在BiOBr材料表面原位生长Ag2S纳米材料,得到了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BiOBr/Ag2S复合材料,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胰岛素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胰岛素组装到BiOBr/Ag2S复合材料上,利用BiOBr/Ag2S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机理,实现了胰岛素的超灵敏检测,对胰岛素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23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1072.9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3 , B01J20/06 , B01J20/22 , B01J20/28009 , C02F1/28 , C02F1/281 , C02F1/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Fe3O4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TTA和磁性Fe3O4合成了一种磁性TTA@Fe3O4吸附剂。将所合成的磁性TTA@Fe3O4吸附剂应用于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吸附效果良好,吸附量大,解吸附条件温和,再生性强,可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7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5 , G01N27/3278 , G01N33/531 , G01N33/54346 , G01N249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内吸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光电材料——钴掺杂二维纳米光电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内吸磷抗体、固定上碱性磷酸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AAP原位产生L-抗坏血酸AA,并进而为光电检测提供电子供体,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光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内吸磷的光电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913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22503.2
申请日:2014-11-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2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69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器。其制作方案及检测方法是: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工作电极,通过电沉积法修饰一层银纳米粒子,然后依次加入黄曲霉毒素抗体、牛血清白蛋白、黄曲霉毒素以及负载铜离子羟基磷灰石标记的抗原混合溶液,以稀硫酸溶解负载铜离子羟基磷灰石,使其内部的铜离子释放出来,使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转化为铜离子的检测,实现了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0.1ng/kg。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8551.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底物Au@S@P@Mo2C纳米网格和信号探针NH2‑MIL‑88(Fe)@Ru(bpy)32+三重增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NH2‑MIL‑88(Fe)的多孔结构,封装了发光团Ru(bpy)32+,纳米网格Au@S@P@Mo2C作为增强基底。在该体系中,实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封装的发光团Ru(bpy)32+解决其水溶性达到稳定发光,以及基于氨基催化、Mo4+/Mo6+活性位点转化和金纳米粒子促进电子转移原理的三重增强效应,且S和P双掺杂Mo2C产生更多暴露的活性中心和表面缺陷促进了电子传输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构建的三重增强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对癌胚抗原的检测范围为0.1 pg·mL‑1~100 ng·mL‑1,检出限为38.9 fg·mL‑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57172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碳化钛‑二硫化钼复合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通过混合‑干燥法制备三维多孔碳化钛‑二硫化钼(Ti3C2Tx‑MoS2)复合材料,并以鲁米诺作为还原剂制备铂功能化三维Ti3C2Tx/MoS2(Lum@Pt/Ti3C2Tx‑MoS2)作为传感基底,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高灵敏检测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Ti3C2Tx/MoS2具有高导电性、高电化学活性、大比表面积与生物相容性,可高效催化水中的溶解氧转化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增强鲁米诺与O2•−之间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实现信号高效稳定输出,该传感器检出限低至18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