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锆基MOF仿酶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0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42430.9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基MOF仿酶催化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水解聚丙烯腈超滤膜为基膜,对该基膜进行聚多巴胺涂层预修饰;通过压力辅助自组装将具有类磷酸三酯酶催化功能的UiO‑66‑NH2负载于上述处理后的水解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得到UiO‑66‑NH2负载量为0.71‑1.42mg/cm2的锆基MOF仿酶催化膜。本发明制备的催化膜相较于粉末形态的UiO‑66‑NH2,解决了纳米催化剂在多相反应中易团聚、难分离的问题,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性、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UiO‑66‑NH2纳米粒子的固有孔以及堆叠形成的间隙孔确保其高负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水通量和催化效果,实现了对MPO的有效去除。

    一种PB复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75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1522939.9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B复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得的PB/MXene纳米复合物,其有呈层状结构分布的多个MXene纳米片,和均匀分布在各所述MXene纳米片表面的PB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环保;本发明制得的PB/MXene纳米复合物可用作模拟酶,其具有仿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具备过氧化氢酶的特性,且对温度的稳定性高,尤其适于检测高浓度的过氧化氢。

    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及融合酶

    公开(公告)号:CN1144804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1967.1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及融合酶,本发明的融合酶的制备方法首先构建融合酶质粒,之后提取融合酶质粒,并将其转入到毕赤酵母中,进行发酵表达;再利用毕赤酵母制备粗酶液,并进行融合酶的分离纯化。在非特异性过氧化酶(UPO)的突变体JaWa、SoLo、WamPa的C端融合6×His‑SUMO标签,以及融合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及其后期的分离纯化,JaWa可去除酶的过氧化活性,WamPa本身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SUMO标签能可有效提高酶的表达量,使之高效的催化反应。此外,将JaWa、SoLo、WamPa融合6×His‑SUMO标签后能够利用组氨酸与金属离子Ni2+的螯合作用进行分离纯化,分离纯化后的酶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一种仿生矿化固定化酶和辅因子的制备方法及仿生矿化固定化酶和辅因子

    公开(公告)号:CN1087158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21796.9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矿化固定化酶和辅因子的制备方法及仿生矿化固定化酶和辅因子,包括下列步骤:将酶液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所述酶液中的目的酶带有组氨酸标签,将金属盐和辅因子加入酶液中,得到溶液A,其中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所述磷酸根离子形成矿物,所述辅因子带有负电荷;将所述溶液A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得到沉淀B;将含有所述沉淀B的溶液A进行离心、洗涤,得到仿生矿化固定化酶及辅因子。本发明采用仿生矿化法同时将酶和辅因子固定在同一载体上,所得固定化酶和辅因子粒子形貌规则,粒径约为9~50μm且存在介孔结构;固定化酶和辅因子对高温、pH有很好的耐受性,重复使用和贮藏稳定性高,且该固定化解决了辅因子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难题。

    用于制备L-2-氨基丁酸的共固定化三酶体系及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3121.8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L‑2‑氨基丁酸的共固定化三酶体系,由L‑苏氨酸脱氨酶、L‑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共同固定在载体二氧化硅纳米花上得到,制备共固定化三酶体系所用L‑苏氨酸脱氨酶、L‑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的质量比为(0.1~2):1:(1~10)。本发明成功将L‑苏氨酸脱氨酶、L‑亮氨酸脱氢酶、甲酸脱氢酶这三种酶共同固定在同一载体上,不仅提高了三种酶的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而且使用该共固定化三酶体系催化制备L‑2‑氨基丁酸的反应产率能够达到92%以上,同时实现共固定化酶与产物的有效分离以及酶的回收再利用和辅酶循环再生,从而可以简化生产L‑2‑氨基丁酸的合成反应步骤与后续分离纯化步骤,优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肌酐检测试剂
    19.
    发明公开
    肌酐检测试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20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89054.X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肌酐检测试剂,所述肌酐检测试剂包括重组肌酐酶、重组肌酸酶和重组肌氨酸氧化酶;所述重组肌酐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述重组肌酸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述重组肌氨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6。本发明的肌酐检测试剂的肌酐检测限为90.75μM,与市售的肌酐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在检测范围内相对误差优于市售试剂盒,准确度较好,为开发国产体外诊断肌酐的酶制剂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