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睡眠状态的午睡枕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037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51568.1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睡眠状态的午睡枕及控制方法,包括午睡枕体,还包括设置在午睡枕体内部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提醒装置;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得使用者趴在午睡枕体上产生的多个压力值;微处理器用于在预设睡眠状态判定时间内,将多个压力值分别与预设压力值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多个比较值;将多个比较值进行求和计算,获得总比较值;当总比较值大于或等于0时,则判定使用者处于睡眠状态,并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唤醒时间时,获得唤醒指令;提醒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进行启动。本发明能够让人们有高质量的睡眠,并且能有效避免睡眠过长,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9095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222208.8

    申请日:2021-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天线,通过在平面偶极子天线两侧增加寄生金属单元,并适当的调整金属单元的长度和位置,便能够较大的增加天线增益,解决了天线尺寸较大和天线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所述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仅有一个馈电端口,通过调整寄生条带金属单元的长度和位置可以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程度,提高天线的增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利用PCB工艺生产,成本低,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偶极子阵列天线馈电网络设计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基于人工磁材料定向辐射的纽扣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5946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5514.0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磁材料定向辐射的纽扣天线,所述顶部圆形介质和所述底部圆形介质相对设置,所述底部圆形介质、所述金属柱、所述介质柱和所述顶部圆形介质依次连接,呈工字纽扣形状设置,所述AMC结构设置在所述顶部圆形介质和所述底部圆形介质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天线实现了整体高度为10mm的纽扣型结构,且在不额外增加纽扣天线横向尺寸的条件下,通过添加所述AMC结构使纽扣天线由原来的全向辐射变为了定向辐射,并提高了可穿戴纽扣天线的增益。

    加载石墨烯去耦网络的微带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60993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610741404.5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载石墨烯去耦网络的微带阵列天线,包括介质板、以及覆于介质板表面的金属地板和2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天线阵列单元;2个相邻的天线阵列单元之间设有石墨烯层;该石墨烯层覆于介质板上,且与天线阵列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石墨烯层与一外置直流偏置电压相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微带阵列天线中辐射贴片之间的电磁耦合,从而实现阵列天线的紧凑型结构。

    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909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22208.8

    申请日:2021-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天线,通过在平面偶极子天线两侧增加寄生金属单元,并适当的调整金属单元的长度和位置,便能够较大的增加天线增益,解决了天线尺寸较大和天线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所述平面偶极子二元寄生阵列仅有一个馈电端口,通过调整寄生条带金属单元的长度和位置可以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程度,提高天线的增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利用PCB工艺生产,成本低,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偶极子阵列天线馈电网络设计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短平面反射器实现减少后向辐射的薄层缝隙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37237.6

    申请日:2020-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平面反射器实现减少后向辐射的薄层缝隙天线,包括介质基板、缝隙天线、平面发射器和微带线,所述缝隙天线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一侧,所述平面发射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微带线和两个所述平面发射器均位于所述介质基板远离所述缝隙天线的一侧,且均与所述缝隙天线垂直,两个所述平面发射器对称设置于所述微带线的两侧,且一端沿所述微带线方向平行延伸跨越所述缝隙天线。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天线在不额外增加缝隙天线尺寸的前提下,在介质厚度仅为0.015(自由空间波长)实现减少天线朝向馈电微带线端的辐射,提高了缝隙天线的增益。

    沿E平面非对称切割的贴片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36765.X

    申请日:2020-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E平面非对称切割的贴片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位于介质基板上表面的第一金属层、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第二金属层、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穿过第二金属层和介质基板对第一金属层进行馈电的同轴馈电输入端,第一金属层具有两个矩形切割缝隙,两个矩形切割缝隙非对称分布于第一金属层宽度中轴线的两侧,通过调整贴片尺寸和位置可以实现双频、宽频和波束扫描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天线结构简单,其仅在常规微带贴片天线基础上进行非对称切割处理,便能够实现双频带、宽频带特征和波束扫描功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一种Ka波段圆波导TE01模式激励器

    公开(公告)号:CN106992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58286.7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Ka波段圆波导TE01模式激励器,由正交波导、矩形阶梯波导、均匀方波导、骨形阶梯波导和均匀圆波导组成。正交波导的一个端口形成模式激励器的输入端口;正交波导的另一端口与矩形阶梯波导的尺寸偏小的端口连接,矩形阶梯波导的尺寸偏大的端口与均匀方波导的一个端口连接;均匀方波导的另一个端口与骨形阶梯波导的尺寸偏小的端口连接,骨形阶梯波导的尺寸偏大的端口与均匀圆波导的一个端口连接,均匀圆波导的另一个端口形成模式激励器的输出端口。本发明具有高转换效率,高模式纯度,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和宽频带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