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效率出色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19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29178.3

    申请日:200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中型电池组壳体,其内置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层积有多个能够充放电的电池或单位模块(单元电池),其特征在于:为使用来冷却单元电池的制冷剂向与单元电池层积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动至对向侧,在组壳体的上部及下部以相反方向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排出口;在组壳体分别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至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流入部)和电池模块至制冷剂排出口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排出部);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部对向的制冷剂流入部的上端内面为倾斜面结构,该结构以如下方式倾斜:从制冷剂流入口的对向端部向制冷剂流入口的方向,相对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面以正(+)角度(A)倾斜;与安装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的设备的内面结构相对应地,所述制冷剂流入口以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角度(A)的角度(B)倾斜;当所述制冷剂流入口的倾斜角度(B)为20度至80度时,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A)为3度至8度。

    具有新型冷却结构的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9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6893.5

    申请日:2010-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其中,多个可充电/可放电的电池单体或单元模块(“单元电池”)内置在电池组壳体中。这些单元电池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Z方向)相继堆叠以形成单个电池模块,从而在这些单元电池之间提供用于冷却剂的流动空间。在电池模块之间的冷却剂流动受阻的状态下,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关于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入口方向、沿平面上的水平方向(X方向)布置,以形成电池模块组。在该电池组壳体中,形成有从冷却剂入口延伸到电池模块组的冷却剂流动空间(“冷却剂入口部”)以及从电池模块组延伸到冷却剂出口的冷却剂流动空间(“冷却剂出口部”)。在冷却剂入口部与冷却剂出口部之间的冷却剂流动通道被构造成使得:经由冷却剂入口部供给的冷却剂沿平面上的竖直方向(Y方向)穿过特定电池模块中的每一个,以冷却这些特定的电池模块,然后,冷却剂经由冷却剂出口部排出。

    冷却效率出色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1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9178.3

    申请日:200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中型电池组壳体,其内置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层积有多个能够充放电的电池或单位模块(单元电池),其特征在于:为使用来冷却单元电池的制冷剂向与单元电池层积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动至对向侧,在组壳体的上部及下部以相反方向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排出口;在组壳体分别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至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流入部)和电池模块至制冷剂排出口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排出部);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部对向的制冷剂流入部的上端内面为倾斜面结构,该结构以如下方式倾斜:从制冷剂流入口的对向端部向制冷剂流入口的方向,相对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面以正(+)角度(A)倾斜;与安装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的设备的内面结构相对应地,所述制冷剂流入口以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角度(A)的角度(B)倾斜;当所述制冷剂流入口的倾斜角度(B)为20度至80度时,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A)为3度至8度。

    具有新型结构的电池组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28846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80017475.6

    申请日:2011-04-07

    Abstract: 此处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壳体,在该电池组壳体中安装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堆叠的电池单元或单元模块(“单元电池”),该电池组壳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处分别设置有冷却剂进口和冷却剂出口,该冷却剂进口和该冷却剂出口沿相反的方向指向,使得用以冷却单元电池的冷却剂能够沿垂直于电池堆叠方向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向另一侧,该电池组壳体进一步设置有从冷却剂进口延伸到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冷却剂引入部”)和从电池模块延伸到冷却剂出口的另一流动空间(“冷却剂排出部”),并且冷却剂引入部的流道宽度和/或冷却剂排出部的流道宽度大于单元电池中的每一个的流道宽度,从而实现冷却剂的均匀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