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3758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18724.3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9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63 , H01M10/6565 , H01M10/6566 , H01M222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由于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度偏差非常小,因此具有延长电池寿命的效果,并且由于冷却通道的出口面积对入口面积的比由数学式定量算出,因此具有电池设计非常容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19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29178.3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中型电池组壳体,其内置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层积有多个能够充放电的电池或单位模块(单元电池),其特征在于:为使用来冷却单元电池的制冷剂向与单元电池层积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动至对向侧,在组壳体的上部及下部以相反方向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排出口;在组壳体分别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至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流入部)和电池模块至制冷剂排出口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排出部);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部对向的制冷剂流入部的上端内面为倾斜面结构,该结构以如下方式倾斜:从制冷剂流入口的对向端部向制冷剂流入口的方向,相对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面以正(+)角度(A)倾斜;与安装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的设备的内面结构相对应地,所述制冷剂流入口以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角度(A)的角度(B)倾斜;当所述制冷剂流入口的倾斜角度(B)为20度至80度时,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A)为3度至8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194.9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L11/1874 , B60L11/1879 , B60L2240/545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222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在该电池组中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被形成在组外壳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并且冷却剂入口单元和冷却剂出口单元被形成在组外壳中。冷却剂入口单元包括:(a)平行入口部,该平行入口部接触冷却剂入口并且平行于单元电池堆的上表面;和(b)倾斜入口部,该倾斜入口部被连接到平行入口部使得离单元电池堆的上表面的间距从冷却剂入口到面向冷却剂入口的相对端变窄。平行入口部和倾斜入口部相互接触的拐点位于冷却剂入口的方向上的第一单元电池(“第一单元”)和面向第一单元的外壳之间的冷却剂流动通道(“第一冷却剂流动通道”)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9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6893.5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2/1072 , H01M10/5061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2 , H01M10/6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其中,多个可充电/可放电的电池单体或单元模块(“单元电池”)内置在电池组壳体中。这些单元电池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Z方向)相继堆叠以形成单个电池模块,从而在这些单元电池之间提供用于冷却剂的流动空间。在电池模块之间的冷却剂流动受阻的状态下,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关于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入口方向、沿平面上的水平方向(X方向)布置,以形成电池模块组。在该电池组壳体中,形成有从冷却剂入口延伸到电池模块组的冷却剂流动空间(“冷却剂入口部”)以及从电池模块组延伸到冷却剂出口的冷却剂流动空间(“冷却剂出口部”)。在冷却剂入口部与冷却剂出口部之间的冷却剂流动通道被构造成使得:经由冷却剂入口部供给的冷却剂沿平面上的竖直方向(Y方向)穿过特定电池模块中的每一个,以冷却这些特定的电池模块,然后,冷却剂经由冷却剂出口部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1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9178.3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中型电池组壳体,其内置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层积有多个能够充放电的电池或单位模块(单元电池),其特征在于:为使用来冷却单元电池的制冷剂向与单元电池层积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动至对向侧,在组壳体的上部及下部以相反方向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排出口;在组壳体分别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口至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流入部)和电池模块至制冷剂排出口的流动空间(制冷剂排出部);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部对向的制冷剂流入部的上端内面为倾斜面结构,该结构以如下方式倾斜:从制冷剂流入口的对向端部向制冷剂流入口的方向,相对于单元电池积层体的上端面以正(+)角度(A)倾斜;与安装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大中型电池组壳体的设备的内面结构相对应地,所述制冷剂流入口以大于所述倾斜面的角度(A)的角度(B)倾斜;当所述制冷剂流入口的倾斜角度(B)为20度至80度时,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A)为3度至8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7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06941.5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10/420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2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改进的冷却剂流量分布均一性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盒,其中安装有具有多个堆叠的单元电池(30)的电池模块(32)。所述电池组盒在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一个冷却剂入口(10’)和一个冷却剂出口(20’)。冷却剂入口(10’)和冷却剂出口(20’)指向相反方向。所述电池组盒还具有一个冷却剂引入部分(40’)和一个冷却剂排出部分。冷却剂引入部分(40’)的上端内侧被构建成这样的结构:使始于冷却剂入口(10’)相对端的斜面具有朝着冷却剂入口(10’)的方向增大的相对于电池堆顶部的倾角。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901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18776.5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5038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2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冷却模块和应用该电池冷却模块的电池架。所述电池冷却模块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限定电池架的结构;空间划分框架,所述空间划分框架将主框架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多个层级;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位于内部空间中并且由空间划分框架支撑;一对冷却剂引导板,所述一对冷却剂引导板分别设置在电池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并且以相对于电池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预定角度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以及侧面板,所述侧面板联接到所述主框架的侧部且具有在其至少部分中形成的通道狭缝。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分别堆叠在电池架的不同层级上的电池模块之间的温度偏差,并且其之间的差压增加可以得到缓解。此外,该系统在其外观设计方面可以是有利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6838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50295.8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613 , H01M2/22 , B60L11/18 , F25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被彼此电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或者单元模块(“单元电池”)。在此,单元电池沿电池组的宽度方向(横向方向)被竖直地布置,且单元电池被彼此间隔开以便形成冷却剂通道,从而形成一个电池模块层。其中两个或者更多个电池模块层被布置在电池组的高度方向(纵向方向)上的堆叠结构被构建到电池组外壳中。电池组包括:冷却剂流入部,其中,冷却剂被同时馈送到两个或者更多个电池模块层;和冷却剂排出部,通过该冷却剂排出部使经过单元电池的冷却剂被排出,使得单元电池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单元电池被布置在两个或者更多个电池模块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332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0980150132.X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40/545 , H01M2/1083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4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5 , H01M10/6566 , H01M10/663 , H01M222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61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组,其具有在电池组盒中安装的两个或更多个六面体电池模块,每一个六面体电池模块包括多个能充电和能放电的板状电池单元或单元模块(单元电池),其中,所述电池组被用作用于驱动车辆的电源,具有5KWh或更大的电池容量,并且使用空气冷却方法来去除在所述单元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期间产生的热量,所述电池模块中的每一个的单元电池被垂直堆叠,使得所述单元电池的数量对应于在所述车辆中限定的电池组安装空间的高度,同时,相邻的单元电池彼此间隔开,使得在各单元电池之间限定冷却剂通道,以与所述车辆中的电池组安装空间对应的形状来形成电池组盒,所述六面体电池模块被布置在所述电池组盒的内部空间中,并且,用于从所述单元电池去除热量的冷却剂通过所述电池组盒的至少一侧被引入,水平通过所述电池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电池组盒的另一侧被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6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80017475.6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2/1061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6
Abstract: 此处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壳体,在该电池组壳体中安装有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堆叠的电池单元或单元模块(“单元电池”),该电池组壳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处分别设置有冷却剂进口和冷却剂出口,该冷却剂进口和该冷却剂出口沿相反的方向指向,使得用以冷却单元电池的冷却剂能够沿垂直于电池堆叠方向的方向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向另一侧,该电池组壳体进一步设置有从冷却剂进口延伸到电池模块的流动空间(“冷却剂引入部”)和从电池模块延伸到冷却剂出口的另一流动空间(“冷却剂排出部”),并且冷却剂引入部的流道宽度和/或冷却剂排出部的流道宽度大于单元电池中的每一个的流道宽度,从而实现冷却剂的均匀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