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0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8440.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循环回路(30)具备流路切换阀(33)。流路切换阀(33)具有主体部(301)以及切换部(302)。主体部(301)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第二入口部(300C)以及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在内的多个出口部(300B…300G)。切换部(302)切换为使从第一入口部(300A)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切换为使从第二入口部(300C)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451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80080666.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3/04 , F16K11/074
Abstract: 转子(16)在壳体内相对于形成有流路孔的流路孔形成部被配置在规定轴心(Cv)的轴向(Da)的一侧,绕规定轴心旋转,差压装置(24)相对于转子被设置在轴向的一侧,具有压力室(24a),在壳体内,形成有相对于转子设在轴向的一侧的一侧空间(11a)、以及相对于流路孔形成部设在轴向的与一侧相反侧的另一侧并与流路孔连通的另一侧空间(11b、11c、11d、11e),差压装置至少在另一侧空间内的压力比一侧空间内的压力(P2)高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室内的压力(P1)与一侧空间内的压力的差压而产生将转子向流路孔形成部推压的推压力,并且,压力室内的压力相对于一侧空间内的压力越大,该推压力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8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080056689.3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3/06 , F16K3/08 , F16K11/074 , F25B41/42 , F01P7/16
Abstract: 阀装置(10)具备壳体(12、701),在该壳体(12、701)中,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流体通过的流路孔(141、142、722、723、724、725)的流路形成部(14、720)与该壳体一体或不同体地构成。阀装置具备:输出旋转力的驱动部(16);以及通过驱动部输出的旋转力而以规定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部(18、730)。旋转部具有轴(20、740);以及转子(22、750),其具有与流路形成部中的开设流路孔的开口面(140、721)相面对地进行滑动的滑动面(220、751),且伴随着轴的旋转来增减所述流路孔的开度。旋转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438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80065878.1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3/08
Abstract: 阀装置(10)具备箱体(12)和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流体通过的流路孔(141、142)的板状的固定盘(14)。阀装置具备输出旋转力的驱动部(16)、通过旋转力以预定的轴心(CL)为中心旋转的轴(18)、以及伴随着轴的旋转来增减流路孔的开度的转子(20)。转子包括:相对于固定盘进行滑动的板状的驱动盘(22);以及固定于驱动盘,且在驱动盘能够沿着轴的轴心方向位移的状态下将驱动盘与轴连结为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杆(24)。在轴与杆之间配置有将杆相对于轴向围绕轴的轴心的周向施力的扭簧(30)。在轴的周向上的不同的部位处设置有与杆接触的抵接部(187a、188a)。
-
公开(公告)号:CN114258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80056689.3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3/06 , F16K3/08 , F16K11/074 , F25B41/42 , F01P7/16
Abstract: 阀装置(10)具备壳体(12、701),在该壳体(12、701)中,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流体通过的流路孔(141、142、722、723、724、725)的流路形成部(14、720)与该壳体一体或不同体地构成。阀装置具备:输出旋转力的驱动部(16);以及通过驱动部输出的旋转力而以规定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部(18、730)。旋转部具有轴(20、740);以及转子(22、750),其具有与流路形成部中的开设流路孔的开口面(140、721)相面对地进行滑动的滑动面(220、751),且伴随着轴的旋转来增减所述流路孔的开度。旋转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9396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80040220.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阀装置具备:进行旋转动作的驱动源(12);被旋转部(16),设置为能够绕规定轴心(Cv)旋转;及流体通过部(112c、114),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流通孔(112d、114a、114b、114d)。此外,阀装置具备齿轮机构(14),该齿轮机构(14)具有多个齿轮(141~144、147、148),通过该多个齿轮的相互的啮合,将驱动源的旋转动作向被旋转部传递,使被旋转部旋转。此外,阀装置具备将被旋转部向以规定轴心为中心的周向(Dc)的一侧施力的施力部(18、24、26、243)。被旋转部具有随着该被旋转部的旋转而增减流通孔的开度的转子(161),被旋转部一边被施力部向周向的一侧施力一边随着驱动源的旋转动作而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4391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80063851.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11/074 , F16K27/04 , F16K31/04 , F16K31/53
Abstract: 阀装置(10)具备:壳体(12);定子(14),被配置在壳体的内侧,形成有至少1个供流体流通的流路孔(141);驱动部(16),输出旋转力;轴(20),通过驱动部输出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以及转子(22),以与定子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壳体的内侧,通过随着轴的旋转而以规定轴心(CL1)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流过流路孔的流体的流量。定子包括与壳体的内周侧面部(127)对置的外周侧面部(146),通过在内周侧面部及外周侧面部中的一方的侧面部形成有至少1个配合突起(32)、及在另一方的侧面部形成有至少1个接纳配合突起的配合槽(31),从而向规定轴心的周向的移动被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03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80061373.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71
Abstract: 调整电池的温度的电池调温装置,具备:电池组(10),具有第1电池单元(12a)、与第1电池单元电连接的第2电池单元(12b)、使第1电池单元与载热体热交换的第1热交换部(15a)以及使第2电池单元与载热体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部(15b);以及载热体回路(20),使被温度调整后的载热体向第1热交换部及第2热交换部流动。载热体回路具有导热量调整部(22),该导热量调整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时,调整第1电池单元与载热体之间的第1导热量以及第2电池单元与载热体之间的第2导热量,以使得与非调温状态时相比,由载热体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1电池单元与第2电池单元的温度差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84998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80029333.4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扭簧(1),用在使内燃机的进气路或排气路的开度增减的节流阀装置(2)中,具有以扭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连接的两个螺旋弹簧(33、34)和两个螺旋弹之间的钩(35)。两个螺旋弹簧中,配置于轴向一侧的一侧弹簧(33)对阀芯(5)向关闭侧施力,配置于轴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弹簧(34)对阀芯向开启侧施力。在两个螺旋弹簧中的至少一个螺旋弹簧中,该一个螺旋弹簧与钩的连接部位处的线间间隙(42a、43a)的大小(fa、ga)大于所述一个螺旋弹簧的线间间隙的平均值(fav、gav)。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4777.4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樋口彰
IPC: F02D9/02
Abstract: 在旋转体(525)由于驱动力消失而定位于默认位置(Ld)时,第一钩部(531)及第二钩部(532)各自分别卡合于固定卡合部(330)以及可动卡合部(528)中的至少一个,在通过驱动力的产生而旋转体(525)从默认位置(Ld)旋转时,第一钩部(531)及第二钩部(532)分别卡合于固定卡合部(330)以及可动卡合部(528)中的一方及另一方,节流阀装置具备按压于第一钩部(531)以及第二钩部(532)的至少一方并朝向线圈部(533)的线圈中心线方向的中央赋予按压力的按压部(81、81A、81B、81C、81D、81E、82、82A、82B、82C、82D、82E、84、84A、84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