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809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80156123.1

    申请日:2009-11-1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提高压缩效率的涡旋式压缩机。在涡旋式压缩机(1)中,固定涡旋件(16)具有固定基板(16c)和与固定基板(16c)呈一体的固定涡旋壁(16d),活动涡旋件(22)具有与固定基板(16c)面对的活动基板(22a)和与活动基板(22a)呈一体且与固定涡旋壁(16d)啮合的活动涡旋壁(22b)。在活动涡旋件(22)形成有供气通路(50),通过活动涡旋件(22)的弹性变形或者在上述公转轴(R)方向的变位,供气通路(50)使压缩室(38)与背压室(39)连通,供气通路(50)具备:开设于活动涡旋壁(22b)的末端面(22f),且能够与压缩室(38)连通的流入口(51);形成于活动基板(22a)且与背压室(39)连通的流出口(52);以及连通流入口(51)与流出口(52)的连通孔(53)。

    电动压缩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07070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8362.9

    申请日:2011-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1 B60H1/00521 F04B35/04 F05C22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待安装到车辆的第一安装件的电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被电动驱动以吸入流体进行压缩并且排放压缩后的流体;以及第二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用于将压缩机本体固定到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件,第一安装部件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离开第一安装部件设置并且具有第二安装孔;树脂部件,树脂部件与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一体地形成并且至少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件和压缩机本体之间;第一紧固部件,第一紧固部件插入穿过第一安装孔以便将第一安装部件固定到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二紧固部件,第二紧固部件插入穿过第二安装孔以便将第二安装部件固定到压缩机本体。

    电动压缩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381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6651.9

    申请日:2008-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F04C29/047 F04C2230/604 F04C2240/808

    Abstract: 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包括:压缩机构、旋转轴、电动机、电动机驱动电路以及壳体组件。压缩机构、电动机以及电动机驱动电路沿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壳体组件中。壳体组件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安装电动机和压缩机构。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表面一体形成的第一安装凸耳和第二安装凸耳。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用于容置电动机驱动电路。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形成的第三安装凸耳。第一安装凸耳至第三安装凸耳都通过紧固件紧固于待安装电动压缩机的安装对象上。

    一种车辆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1897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2118907.2

    申请日:2002-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 B60H2001/3255 B60H2001/3275

    Abstract: 一种包括致冷回路的车辆空调机,致冷回路中包括有由车辆发动机(E)驱动的可变排量压缩机(40)。空调机包括用于改变压缩机排量的控制阀(CV)和用于控制控制阀的ECU(72)。控制阀具有波纹管(48,90)、阀体(46)和线圈(61)。ECU通过激励线圈以施加与波纹管的移动相反的力给阀体来移动阀体,从而改变压缩机的排量。这改变了波纹管的移动量。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空调机控制单元逐渐地改变线圈施加给阀体的力,从而调节压力差并改变压缩机的排量。

    用于变容式压缩机的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184419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2104703.0

    申请日:2002-01-11

    Abstract: 一种控制阀带有一阀壳(45)。一阀腔(46)和一压力传感腔(48)分别限定在阀壳(45)内。一压力传感件(54)位于压力传感腔(48)内。一压力传感杆(41)由阀壳(45)可滑动地支承。一阀体(43)容纳在阀腔(46)内。压力传感杆(41)的末端与压力传感件(54)连接,压力传感杆(41)的另一端与阀体(43)接触。一线圈腔(63)限定在阀壳(45)内。一固定铁芯(62)位于阀腔(46)和线圈腔(63)之间。一电磁线圈杆(40)穿过固定铁芯(62)延伸并由该固定铁芯可滑动地支承。由致动器通过电磁线圈杆施加到压力传感件(54)的推动力与压差目标值对应。压力传感件(54)移动阀体(43),从而使压差达到目标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