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式车辆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91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188522.3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6 B60R2021/0088 B62J27/00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安装有气囊装置的低地板式车辆,以提供一种能够向展开方向顺利地引导气囊系留体的技术为目的。轻便型机动两轮车(10A)具备头管(13)、从该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主架(14)、设置在头管(13)后方的乘员座椅(42)、形成在该乘员座椅(42)和转向把手(26)之间而供乘员横跨的横跨空间(43)、及设置在乘员座椅(42)前方并收容有止停乘员的气囊的气囊组件(44),使用左右一对气囊系留体(74L、74R)与主架(14)相连结,所述左右一对气囊系留体(74L、74R)在气囊膨胀展开时将气囊保持在与乘员相向位置。

    电动车辆
    12.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22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1715.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在与固定端子连接的装卸电池中能够抑制连接时的负荷。电动车辆具备:固定端子(61),其供电池(30)连接;电池收纳部(50),其具备所述固定端子(61)、且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所述电池(30),其中,在所述电池收纳部(50)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具备接受所述电池(30)的电池接受部(80),在所述电池接受部(80)与所述电池收纳部(50)之间具有缓冲机构(70),在所述电池接受部(80)移动到电池收纳位置(P2)时,所述电池(30)与所述固定端子(61)连接。

    蓄电池的支承构造以及支承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3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01321.9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的支承构造以及支承方法。减轻蓄电池插入时的冲击。蓄电池(30)的支承构造具有收纳蓄电池(30)的收纳部(24、60、70),蓄电池(30)形成被收纳于收纳部(24、60、70)的第二状态(30C)、与第二状态不同的第一状态(30A),收纳部(24、60、70)具有:第一抵接部(46),在第一状态(30A)下,蓄电池(30)的既定的外表面部(32)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45),在既定的外表面部(32)没有抵接于第一抵接部(46)的第二状态(30C)下,既定的外表面部(32)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

    用于鞍座式骑乘车辆的箱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6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571090.4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鞍座式骑乘车辆的箱罩结构,其包括由多个罩构成的箱罩,其中能够确保足够的刚度并且容易确保组装所需的精度。在用于鞍座式骑乘车辆的箱罩结构中包括燃料箱(38)和沿所述燃料箱(38)的外周设置的箱罩(43),所述箱罩(43)由多个罩构成,构成所述箱罩(43)的所述多个罩包括位于所述燃料箱(38)旁边的侧罩(73)和位于所述侧罩(73)内侧的内罩(71),所述内罩(71)沿所述燃料箱(38)的侧表面定位并由车身支撑,并且所述侧罩(73)在至少与所述内罩(71)重叠的位置包括固定部(123,124)以固定到所述内罩(71)。

    摩托车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2518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111579.3

    申请日:2015-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B62J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设有一方面抑制车宽度大型化一方面能增大物品收纳空间的收纳箱的摩托车。在设有支持在后框架、收纳物品的收纳箱(142)的摩托车中,收纳箱(142)包括第一物品收纳部(151),以及从该第一物品收纳部(151)向后框架(23L)的车宽度方向外侧膨出、与第一物品收纳部(151)连通的第二物品收纳部(152),第一物品收纳部(151)及第二物品收纳部(152)的上面(155)由第一部件(161)形成,第二物品收纳部(152)的侧面(153)及底面(154)由第二部件(162)形成,第一部件(161)和第二部件(162)在高度方向上下嵌合。

    低地板式车辆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8522.3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6 B60R2021/0088 B62J27/00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安装有气囊装置的低地板式车辆,以提供一种能够向展开方向顺利地引导气囊系留体的技术为目的。轻便型机动两轮车(10A)具备头管(13)、从该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主架(14)、设置在头管(13)后方的乘员座椅(42)、形成在该乘员座椅(42)和转向把手(26)之间而供乘员横跨的横跨空间(43)、及设置在乘员座椅(42)前方并收容有止停乘员的气囊的气囊组件(44),使用左右一对气囊系留体(74L、74R)与主架(14)相连结,所述左右一对气囊系留体(74L、74R)在气囊膨胀展开时将气囊保持在与乘员相向位置。

    跨乘式车辆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9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5594.2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具有气囊组件的跨乘式车辆中提高在操纵手柄附近部件的配置灵活性。本发明中,跨乘式车辆包括头管和位于头管后方的车座,在操纵手柄和车座之间限定有跨乘空间,气囊组件设置在车座的前方。气囊组件设置在头管的后方并与头管在高度方向上竖直重叠并且部分正对跨乘空间。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40134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90000832.7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能够高效地分散作用于车架的应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中,角撑架(16)具备与前立管(15)接合的接合部(61)和与主框架(17)连接的下侧连接部(65),前侧接合部(61)由前角撑架部(51)的前缘(51a)及后角撑架部(52)的前缘(52a)形成,将前角撑架部(51)与后角撑架部(52)接合的接合部(57)在角撑架(16)的车宽方向的侧面(16a)沿上下方向延伸,接合部(57)具有从下侧连接部(65)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接合部(81)和从第一接合部(81)的上方的位置朝向前侧接合部(61)向上方延伸的第二接合部(8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二接合部(82)比第一接合部(82)向前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