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17590.7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42);车门后视镜主体;从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对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第一反射镜(16)由曲面的曲率恒定的定曲率镜面(54)、和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以其上端(58)相对于其下端(61)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角α)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93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26797.9
申请日:2010-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从车室外侧入射的光反射、防止乘员或驾驶者感到繁杂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和即使因组装前支柱内饰部件时的偏差导致柱镜的映现范围偏离也能够调节柱镜安装角度的车辆的视觉辨认装置。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包括:被副支柱(31)和前支柱(28)支承的副窗玻璃(34);映现车辆(12)后方的车门后视镜机构(15)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设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映现从车辆侧方到车辆前方的范围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员(Sm)反射而映现范围的第二反射镜(17),副窗玻璃配置在与前支柱的截面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中央相比的车辆外侧的位置,第二反射镜的外缘(61)接近副窗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0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169044.6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细部智章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视镜装置,该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即使在使用能够进行牢固固定的螺纹紧固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有损外观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具有安装在车身的外表面(前门)(13)上的后视镜基座(21)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后视镜基座(21)上的后视镜主体(23),后视镜主体(23)包括壳体(37)和安装在设有后视用镜体(33)的一侧且安装在壳体(37)上的遮护板(34),在壳体(37)和遮护板(34)上设有用于彼此螺纹紧固的紧固部(54,65),紧固部(遮护板侧紧固部)(54)设置在当后视镜主体(23)处于使用位置时与后视镜基座(21)重合、当后视镜主体(23)从使用位置转动规定量时就露出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17590.7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42);车门后视镜主体;从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对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第一反射镜(16)由曲面的曲率恒定的定曲率镜面(54)、和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以其上端(58)相对于其下端(61)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角α)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954882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198535.6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多方向视觉辨认装置,使驾驶员感知的第一视觉辨认机构的车门后视镜的亮度和第二视觉辨认机构的第二反射镜的亮度大致一致,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车辆的多方向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由车门窗玻璃(51)和车门后视镜(41)构成的第一视觉辨认机构(53);由设置于车门后视镜壳体(42)上的第一反射镜(15)、经由框架(副支柱31)与车门窗玻璃(51)连续的副窗玻璃(32)、和使透过副窗玻璃(32)的光朝向驾驶员(Sn)反射的第二反射镜(16)构成的第二视觉辨认机构(54),将第二视觉辨认机构(54)的乘员(驾驶员)(Sn)接收到的光(反射光56)的亮度设定成与第一视觉辨认机构(53)的光(反射光57)的亮度大致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93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26797.9
申请日:2010-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从车室外侧入射的光反射、防止乘员或驾驶者感到繁杂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和即使因组装前支柱内饰部件时的偏差导致柱镜的映现范围偏离也能够调节柱镜安装角度的车辆的视觉辨认装置。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包括:被副支柱(31)和前支柱(28)支承的副窗玻璃(34);映现车辆(12)后方的车门后视镜机构(15)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设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映现从车辆侧方到车辆前方的范围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员(Sm)反射而映现范围的第二反射镜(17),副窗玻璃配置在与前支柱的截面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中央相比的车辆外侧的位置,第二反射镜的外缘(61)接近副窗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911051904.6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该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具备:后视镜壳体;基座,其被安装于侧门;和轴,其以将后视镜壳体的基端部支承成能够转动的方式被立起设置于基座,在基座设置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对被布线于基座内且与电装部件连接的线缆进行保持,其中,能够将线缆容易地保持在基座内而提高作业性。基座(22)由基座主体(24)和安装于该基座主体(24)的基座罩(25)构成,将线缆(48)夹在基座主体(24)与基座罩(25)之间进行保持的保持部(50)被设置在基座主体(24)与基座罩(25)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809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80092511.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体中,顶板和上边梁通过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接合部接合,并且在接合部的上部设置有向车身上方侧开口且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上边梁具有:梁主体部,其隔着接合部而配置于顶板的车宽方向外侧;和梁延长部,其从梁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前方延长。在梁延长部设置有玻璃收容部,该玻璃收容部配置成在俯视时相比接合部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置,并收容风窗玻璃的上端侧部。梁主体部具有:梁主面,其形成车辆外表面;和托架面,其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设置在梁主面的前端部,风窗上胶条的侧端部的下表面与该托架面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5397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446664.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摄像装置的视角范围内的冰柱形成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辆(V)包括:后部相机(2),其设置在车辆(V)的后部,包含镜头(21);以及装饰件(3),其覆盖后部相机(2)中的至少上部。在装饰件(3)的下缘(30)形成有供沿该下缘(30)流动的水滴下的滴下促进部(34)。滴下促进部(34)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与镜头(21)不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80031818.8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S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583 , B60J1/008 , B60J1/18 , B60J5/102 , B60J5/105 , B60J5/107 , B60S1/0466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10)具有:彼此相邻地形成在车身(11)上的窗开口部(64)以及副窗开口部(44);覆盖窗开口部(64)的窗面板(65);覆盖副窗开口部(44)的副窗面板(45);和对窗面板(65)和副窗面板(45)的双方进行擦拭的雨刷装置(90)。雨刷装置(90)具有雨刷片(93),该雨刷片越过窗面板(65)和副窗面板(45)之间的边界(Bo),能够从窗面板(65)到副窗面板(45)连续进行擦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