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式摩托车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46768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40815.4

    申请日:2001-09-21

    Inventor: 立石康

    Abstract: 一种低地板式的摩托车,就象是将燃料箱27放置在支承车座37的、作为车座支架的车座管86、86的前面,将动力单元28安装在车座管86、86的后下方,将电控盒21安装在车座管86、86的后上方一样,将燃料箱27和动力单元28以及电控盒21集中在车座管86、86的周围。能自由地选择后轮的车轮直径,而且,能自由且很好地设定车体的质量平衡。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1535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81160.1

    申请日:2012-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具备有:腿部护罩;内罩,其把弯曲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为一体,弯曲壁部被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一对侧壁部从该弯曲壁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并从前方与腿部护罩的左右两侧边缘部连结;前罩,其至少从前方覆盖车体架的前端部,其中,不增加零件个数而提高内罩的侧壁部前边缘部的刚性。该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中,前罩(31)把前罩主部(31a)和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形成为一体,前罩主部(31a)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前方覆盖,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从前罩主部(31a)的两侧向下方延伸来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左右两侧覆盖,两下方延伸部(31b)的前端部沿内罩(30)的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与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抵接。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735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003609.3

    申请日:200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钩物部分的连接位置是可调整的从而可以稳定支撑被钩住的物体。带状连接件被连接到头管上。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装载钩可选择地与其连接。连接件包括车辆横向部和前后部。车辆横向部沿着前护罩的后表面在车辆横向内延伸。装载钩的连接位置在车辆横向内可以调整。该前后部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前护罩的侧面延伸。装载元件与该前后部可以连接。该连接件可选择地与竖直设置在头管上的螺母孔连接。这样,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是可调整的。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罩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010C

    公开(公告)日:2001-11-21

    申请号:CN97111172.3

    申请日:1997-05-14

    Inventor: 池田稔 立石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B62K11/10 B62K19/46 B62K2202/00

    Abstract: 为使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上坚固地支承着从车座后端向车身后下方延长的后罩,从沿车座23的下方配置的主车架4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的副车架27,具有以螺栓31固定于主车架4上的左右一对管状构件28L,28R;这些管状构件28L,28R以左右一对加强构架32L、32R连接于主车架4。覆盖于主车架4与副车架27的外侧的大型后罩12的后部,沿副车架27的上面向后下方倾斜,其后端以螺栓62固定于副车架27上。在后罩12的后部下缘安装着后装饰物58。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罩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7060A

    公开(公告)日:1997-12-10

    申请号:CN97111172.3

    申请日:1997-05-14

    Inventor: 池田稔 立石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B62K11/10 B62K19/46 B62K2202/00

    Abstract: 为使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上坚固地支承着从车座后端向车身后下方延长的后罩,从沿车座23的下方配置的主车架4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的副车架27,具有以螺栓31固定于主车架4上的左右一对管状构件28L,28R;这些管状构件28L,28R以左右一对加强构架32L、32R连接于主车架4。覆盖于主车架4与副车架27的外侧的大型后罩12的后部,沿副车架27的上面向后下方倾斜,其后端以螺栓62固定于副车架27上。在后罩12的后部下缘安装着后装饰物58。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0999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308223.5

    申请日:2012-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踏板型两轮摩托车。在踏板型两轮摩托车中,具有冷却风导入口并覆盖冷却风扇的罩部件以配置在曲柄箱的车宽方向一侧的方式支承在曲柄箱上,由连设在脚踏底板的左右两侧并向下方垂下的左右一对的侧缘部构成车身罩的一部分,以能够容易地成形车身罩并且能够避免车身罩的刚性降低的方式,将冷却风高效地引导至罩部件的冷却风导入口。在车宽方向一侧的侧缘部(24)的至少后部,以向车宽方向内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冷却风导风凹部(90),该冷却风导风凹部(90)将冷却风引导至罩部件(82)侧,在罩部件(82)的外表面上,以将来自冷却风导风凹部(90)的冷却风引导至冷却风导入口(83)的方式突设有导风突部(91),该导风突部(91)至少具有在向冷却风导风凹部(90)的上缘部(90a)的后方的延长方向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延伸突部(92)。

    照明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7524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610149273.8

    申请日:2006-11-21

    Inventor: 林宽 立石康

    Abstract: 一种可以以低的成本再现上下二灯式的外观且实现灯体的小型化的照明装置。该前照灯装置(20),在前照灯灯泡(24)的下方设置有位置灯泡(25),并将此两个灯泡(24、25)配置在相互通用的多重反射镜(31)上,其中,在所述多重反射镜(31)上形成有将所述前照灯灯泡(24)和位置灯泡(25)之间区分开的凹槽(51),在多重反射镜(31)的里侧且所述凹槽(51)的附近设有覆盖所述位置灯泡(25)的上方的加强筋(52)。

    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97323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9845.6

    申请日:2009-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其使整个灯泡收纳在后挡泥板一体型的罩部。后部照明装置(90)具有将后部转向灯(91)的罩部(104)与后轮WR的后挡泥板部(106)一体成形的基体部件(100)。在罩部(104)形成有收纳转向灯泡(93)及灯座(95)的凹部(105),通过转向灯透镜(92)覆盖凹部(105)的开口部,形成照明器的收纳空间。转向灯泡(93)的灯座(95)支承在凹部(105)内的转向灯反射器(94)上。转向灯反射器(94)相对于透镜部件覆盖的方向自相反方向通过螺钉(99)固定在罩部(104)上。在凹部(10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车身内侧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97),转向灯泡(93)的配线(96)经由贯通孔(97)被导入到车身内侧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