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2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1953.9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尘性的结构。来自车辆侧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1)所示碰到开口罩(70)。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另外,来自车辆上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2)所示碰到棱壁(65)。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能够形成将车外的空气容易地导向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能够抑制水、灰尘等侵入开口部,并且能够谋求提高防水性及防尘性。
-
公开(公告)号:CN1715622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80963.8
申请日:2005-06-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4 , F01N1/084 , F01N1/089 , F01N3/05 , F01N13/082 , F01N2310/02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向所希望方向排出废气并可提高该废气的排放性能的消音器装置。消音器装置(50),连接在从车辆内燃机延伸的排气管(44)的后端部上,其中,在消音器主体(51)的后部设置朝车辆外侧开口的排气出口(74),并且在该消音器主体(51)上设置作为消音器罩的消音器侧罩(52)和端盖(53),为了横穿所述排气出口(74)而在该消音器侧罩(52)上横穿设置作为引导行驶风的导风形状部的切口(96)。
-
公开(公告)号:CN1715126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80956.8
申请日:2005-06-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0
Abstract: 在将挡泥板上下分开设置成上部挡泥板和下部挡泥板,并将导风口设置在上部挡泥板上的自动二轮车中,阻止前轮向切线方向卷扬的泥水侵入导风口内,并使上部挡泥板小型化。前叉(2)由支撑在车体侧的上部叉(2a)和支撑在前轮(1)侧的下部叉(2b)构成,将上部挡泥板(43)安装在上部叉(2a)上,将下部挡泥板(45)安装在下部叉(2b)上。将上部挡泥板(43)设置在由下部挡泥板(45)阻挡泥水的范围内。将导风口(53)设置在上部挡泥板(43)上,由向其前方延伸的挡泥板凹部(54)和覆盖其上方的遮阳板(42)的下部(55)形成导风路(56)。
-
公开(公告)号:CN117698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095834.0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1)具备:车架(10),其具有头管(11);以及中间整流罩(52),其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头管(11)。在中间整流罩(52)上形成有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向后方开放的切口(61)。中间整流罩(52)具有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设置于切口(61)的上方的上中间整流罩(65)和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设置于切口(61)的下方的下中间整流罩(67)。上中间整流罩(65)的后端部(65r)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位于比下中间整流罩(67)的后端部(67r)靠后方的位置。上中间整流罩(65)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发动机(30)的气缸盖罩(35)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5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873988.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挡泥板结构,该挡泥板能够在防止溅泥的同时对轮胎周围的行驶风进行整流,并且不容易承受穿过轮胎和挡泥板的行驶风。在鞍乘型车辆的挡泥板结构中,该鞍乘型车辆具有摆臂(13),该摆臂(13)在后端对后轮(3)进行支承,具有覆盖后轮(3)的轮胎部(3e)的前部的内挡泥板(46),其中,内挡泥板(46)具有:基部(46a),其与摆臂(13)的上表面(13c)连接;侧壁部(46b),其从基部(46a)沿着轮胎部(3e)的侧面(3f)向上方延伸;以及遮盖部(46d),其在侧壁部(46b)的上缘(146b)覆盖轮胎部(3e)的上表面,在遮盖部(46d)的后端具有切口部(51)。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3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210151972.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减小因行驶风而产生的行驶阻力并且能够谋求改善接地压力。内侧部(61L)的导风口(65L)设置在挡泥板鼓出部(66L)的车辆后方。在外侧部(62L)设置有主排风口(71L),该主排风口(71L)将从导风口(65L)导入护腿挡风板(60L)内的行驶风排出。主排风口(71L)配置在比导风口(65L)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护腿挡风板内流动的行驶风从设置于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排风口排出。因为不用担心风存留在车宽度方向中央,所以能够谋求减小行驶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34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151618.9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结构,该消声器结构可以容易地使端罩比消声器主体部大型化,同时即使在做成比消声器主体部大型的端罩的情况下也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空气阻力,还可以提高端罩对消声器主体部的保护效果。从消声器主体部(28)的长度方向看,使端罩(31)的外形比消声器主体部(28)的外形大地形成,端罩(31)的一部分被侧保护部件(29)覆盖,在端罩(31)的被侧保护部件(29)覆盖的部位设有缺口部(36)。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2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1629.7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内侧,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后侧罩的形状。挡泥板(58)具备供缓冲器(45L、45R)贯通的开口部(80L、80R),在比开口部(80L、80R)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罩(56L、56R)。因为开口部(80L、80R)仅形成于挡泥板(58),所以能够使开口尺寸在确保缓冲器(45L、45R)的功能性的基础上接近缓冲器(45L、45R)的外径。如果开口尺寸接近缓冲器(45L、45R)的外径,则能够减小开口部(80L、80R)与缓冲器(45L、45R)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尘埃等侵入挡泥板(58)内。此外,因为使罩(56L、56R)离开开口部(80L、80R),所以能够自由地设定罩(56L、56R)的形状,而与开口部(80L、80R)无关。
-
公开(公告)号:CN100371205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510080956.8
申请日:2005-06-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0
Abstract: 在将挡泥板上下分开设置成上部挡泥板和下部挡泥板,并将导风口设置在上部挡泥板上的自动二轮车中,阻止前轮向切线方向卷扬的泥水侵入导风口内,并使上部挡泥板小型化。前叉(2)由支撑在车体侧的上部叉(2a)和支撑在前轮(1)侧的下部叉(2b)构成,将上部挡泥板(43)安装在上部叉(2a)上,将下部挡泥板(45)安装在下部叉(2b)上。将上部挡泥板(43)设置在由下部挡泥板(45)阻挡泥水的范围内。将导风口(53)设置在上部挡泥板(43)上,由向其前方延伸的挡泥板凹部(54)和覆盖其上方的遮阳板(42)的下部(55)形成导风路(56)。
-
公开(公告)号:CN306468832S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30510147.1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本产品底部不常见,省略“仰视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