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31368.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机动车的座椅框架,由利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个铝配件构成。座椅框架(SF)由制造方法各不相同的铝部件构成位于车体前方侧的前部件(S1)、与该前部件(S1)的后部接合的中部件(S2)、以及与该中部件(S2)的后部接合的后部件(S3)。后部件(S3)为利用重力铸造法而形成的一体成型配件。后部件(S3)的结构包括:左右一对导轨部(71)、在车体前方侧于车宽方向延伸且连结左右导轨部(71)的前侧横梁部(72)、在车体后方侧于车宽方向延伸且连结左右导轨部(71)的后侧横梁部(73)、以及用于安装其它配件的多个安装凸台(80~87)。在左右导轨部(71)的车体前方侧的端部设有用于接合中部件(S2)的后端部的安装部(90、91)。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31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70325.6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为两轮机动车,该两轮机动车具有装入物品的收纳盒(61)和罐体(70),该罐体(70)配置在该收纳盒的下方并储存在燃料箱(64)内蒸发的燃料,并且将该蒸发燃料向燃料供给系统排出。在收纳盒的下方设置有副罩(62),在该副罩的后方设置有阻挡后轮(12)溅起的泥的后轮挡泥板(38)。罐体配置在比收纳盒更靠下,比副罩更靠上并且比后轮挡泥板更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罐体安装在副罩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94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26252.2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能够保护过滤罐,且不使车辆大型化也能够使燃料箱具有足够的容量。在本发明中,两轮机动车(10)具备有:左右一对车座横杆(23L、23R)、被安装在该车座横杆(23L、23R)的燃料箱(44)、配置在该燃料箱(44)下方的后挡泥板、配置在该挡泥板(48)上方而吸附在燃料箱(44)蒸发的燃料气体的过滤罐(45)。过滤罐(45)配置在燃料箱(44)的后部下方,在俯视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与燃料箱重叠,且配置在连结左右一对车座横杆后部的车架横梁(136)的车辆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146658.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保护结构,其能够使车架的刚性适当。鞍乘型车辆的保护结构具备:车架(10);防护部件(50),其固定于车架(10)以保护车体;以及撑架(53L、53R),其将防护部件(50)与车架(10)连接,撑架(53L、53R)具备:车架连接部(70、270),其连接于车架(10)侧;防护部件连接部(71、271),其连接于防护部件(50);以及连结部(72、272),其连接车架连接部(70、270)与防护部件连接部(71、271),撑架(53L、53R)由连结部(72、272)以及彼此对置配置的车架连接部(70、270)和防护部件连接部(71、271)而形成为U字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80070325.6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为两轮机动车,该两轮机动车具有装入物品的收纳盒(61)和罐体(70),该罐体(70)配置在该收纳盒的下方并储存在燃料箱(64)内蒸发的燃料,并且将该蒸发燃料向燃料供给系统排出。在收纳盒的下方设置有副罩(62),在该副罩的后方设置有阻挡后轮(12)溅起的泥的后轮挡泥板(38)。罐体配置在比收纳盒更靠下,比副罩更靠上并且比后轮挡泥板更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罐体安装在副罩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3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63082.3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2 , B62J17/06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10),该两轮摩托车(10)具有:空气滤清器(71),其配置在主框架(52)的下方且配置在头管(51)的后方;主框架罩(42),其罩住空气滤清器(71)和主框架(52)的上方。主框架罩(42)具有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91)和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91)的前方的前部(93)。前部(93)具有与之形成一体的台阶部(95),台阶部(95)具有供提供给空气滤清器(71)的外部空气穿过的开口部(48L、48R)。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84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80012152.7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在前罩具有前面开口,并且能够抑制转向感觉发生变化,不易从前面开口看到内部结构。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具有:车架(10);设置在车架的前部并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21)的头管(11);设置在头管上方并对前轮进行转向的转向车把(24);覆盖头管的侧方周围的前罩(41);设置在前罩上方并在转向车把的把持部(25L,25R)侧和头管侧具有贯通孔(42a、42b),并且覆盖整个转向车把的转向车把罩(42);在头管的前方设置在前罩的前壁部的前面开口(55),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导风壁(71),该导风壁在前罩内设置在前面开口的后方且头管的前方之间,具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并且在从前面看时,与前面开口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3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80063082.3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2 , B62J17/06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10),该两轮摩托车(10)具有:空气滤清器(71),其配置在主框架(52)的下方且配置在头管(51)的后方;主框架罩(42),其罩住空气滤清器(71)和主框架(52)的上方。主框架罩(42)具有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91)和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91)的前方的前部(93)。前部(93)具有与之形成一体的台阶部(95),台阶部(95)具有供提供给空气滤清器(71)的外部空气穿过的开口部(48L、48R)。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0472.X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敬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不需要将锁芯固定于车体架,并且不依赖于车体架的配置位置,能够将锁芯配置在操作性良好的位置,并且,能够避免车体罩的重量增加。鞍乘型车辆具备:覆盖车体的车体罩(40);覆盖车体的后部的至少侧方的后部侧罩(45);设置成覆盖后轮(31)的上方和后方的后挡泥板(50);以及配置于车体罩(40)且对座椅(95)进行上锁的锁芯(70),在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60)中,锁芯(70)以其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朝向固定于后部侧罩(45),锁芯(70)的锁芯主体部(71)从后部侧罩(45)向内侧伸出,后挡泥板(50)具备与锁芯主体部(71)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的锁芯抵接部(53)。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40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57209.2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燃料装置,在将供油口设置于燃料箱的上表面等的设计形式中,因为不存在作为从燃料箱突出的刚性部件的供油管,所以不能够将供油盖的限制软线固定于供油管。因此,即使相对于这样的供油口形式的燃料箱也能够固定供油盖限制软线部件。在燃料箱(30)的上表面(38),设置有供油口(38a)和安装于供油口(38a)附近的箱盖(31),在该箱盖(31)的供油口(38a)的附近部分设置有软线固定部(60),设置在供油盖限制软线部件(50)的一端的防脱部(54)卡止于该软线固定部(60)。利用环部(51)将供油盖限制软线部件(50)的另一端卡止于供油盖(33)。在箱盖(31)的软线固定部(60)的附近部分设置有作为盖保持部(61)的凹部,其用于放置从供油口(38a)卸下的所述供油盖(3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