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3937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410033835.3
申请日:2004-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封装装置。便橡胶(12)硫化并与发动机侧安装件(11)和用于压紧并固定膜片(16)的金属筒形件(14)结合成一体。通过在橡胶(12)的外圆周上注射模制树脂材料而形成车体侧安装件(13)。通过用金属筒形件(14)压紧膜片(16)的外围边缘部,而在金属筒形件(14)和膜片(16)之间形成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769735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16287.5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85 , F16F13/16
Abstract: 一种防振装置,其液封发动机支承(10),具有安装在振动源(EG)的第一安装构件(11)、安装在支撑体(BD)的第二安装构件(12)、和连接第一、第二安装构件间的弹性构件(13)。第二安装构件备有连接弹性构件的金属制筒构件(20)、压入金属制筒构件的金属制托架(30)、和支撑金属制托架并安装于支撑体的树脂制托架(40)。金属制托架具有压入金属制筒构件的压入部(31)以及非压入部(32)。非压入部通过橡胶构件(50)嵌设在树脂制托架中。因此,该防振装置,能够实现防振装置的轻量化,通过将组成弹性构件等的部分组装体压入安装在支撑体或振动源上的托架中,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并充分保护树脂制托架免受压入时外力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9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80068534.6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1 , B60K5/12 , B60K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结构,其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梁(16)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18),所述副车架结构经由防振装置支承发动机等车辆用动力装置,并且所述副车架结构由车架来支承,其中,左右侧梁(16)经由螺栓(12)刚性地固定于车架(14),在前横梁(20)上载置有第一防振装置,副车架结构配设有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以便于将前横梁(20)以浮动的方式支承于左右侧梁。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58812.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 B60G7/02 , B60G2204/1222 , B60G2204/143 , B60G2204/15 , B62D21/11 ,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以跨越前侧车架(7、7)和车身底板的前部的方式支承悬架部件和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副车架(22)至少在前端部和后端部被支承,副车架(22)具有:由轻合金的铸造物形成的副车架主体(23);和固定在该副车架主体上且向所述副车架主体(23)的前方延伸、且由轻合金或钢冲压成型的左右一对的延长臂(24、24),在延长臂(24)的后部且在副车架主体(23)附近具有凹陷形状部(32),该凹陷形状部(32)成为由于车辆正面碰撞时的输入载荷而在副车架(22)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向下方折曲的起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58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24559.2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F.泰克
IPC: B23K2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25 , B23K20/12 , B23K20/1265 , B23K20/129 , B23K2103/20 , B23K20/122 , B23K2101/18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对施加了镀敷或涂装的被接合件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坚实的接合、尤其是在接合起点处得到坚实的接合的接合方法。图6(b)所示的供试件(B)通过使接合工具(24)从接合起点(22)插入(插入工序),后退至折返点(19)(后退工序),在折返点(19)处转换为前进(折返工序),接着前进至接合终点(21)(前进工序),并在接合终点(21)处上升(拔出工序)而得到。使接合工具在接合起点和折返点之间往返,该折返点与该接合起点相比而设定在接合终点的相反侧。通过使以高速旋转的销部往返,由此在往路中积留于界面的镀敷层等在返路中被卷起而向熔融金属内分散化,其结果是,消除了在界面处的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7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047125.6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树脂托架的新型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树脂托架能够防止发生由应力引起的龟裂等,同时还谋求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在树脂托架(54)上形成有嵌合部(72)和嵌装筒部(74),该嵌合槽(72)嵌入开口形成在筒状的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的嵌合槽(66)中,该嵌装筒部(74)自该嵌合部(72)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嵌装固定在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设有自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部向外周侧扩展的安装部(76),并且形成有在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面开口的中空间隙(88)。
-
公开(公告)号:CN103237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58708.7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6 , B23K20/122 , B23K20/125 , B23K20/1265 , B62D21/00 , B62D21/11 , B62D21/155 , B62D27/02 , B62D27/023 , B62D29/00 , B62D29/008 , C2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框架结构体,其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分割的钢铁制的前部副框架(12)、铝合金等轻金属制的后部副框架(14),前部副框架(12)由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冲压成形体构成,后部副框架(14)由通过压铸成形而成形的压铸成形体构成,在前部副框架(12)的薄板部(26)的上表面重合有后部副框架(14)的左右后侧部(36a、36b)的状态下通过摩擦搅拌焊接进行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7697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510120087.7
申请日:2005-11-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哲也
IPC: F16F1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849 , F16F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用防振装置(10),备有安装于动力源(EG)的第一安装构件(11)、安装于车身(BD)的第二安装构件(12)、以及连接这些第一·第二安装构件间的弹性构件(13)。第二安装构件,备有树脂制托架(40)和金属制强固构件(30)。树脂制托架是安装弹性构件的筒部(41)以及从该筒部向轴垂直方向延伸的安装部(42)的一体成型品;安装部是安装于车身的构件。金属制强固构件,配置于可强固所述筒部的筒部的轴向,并且相对于所述安装部,配置于与轴向相离的位置。因此,对于车辆用防振装置,能够充分地承受作用于轴向的负荷,并能够充分地提高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作用的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49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34940.4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Abstract: 一种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10),其具有形成在分隔构件(60,98,110)中以连接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的节流孔通路(92,106),其中,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部沿着分隔构件(60,98,110)的平面延伸,并且连通孔(88)被形成为从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以直角弯曲并朝向压力接收室(84)开口,以在节流孔通路(92,106)与连通孔(88)的连接角部中由节流孔通路(92,106)的终端面(93)和底面的正交壁面形成死水区域(95)。截面积小于节流孔通路(92,106)和连通孔(88)的截面积的旁路孔(97)形成在底壁(96)中,使得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在死水区域(95)中通过旁路孔(97)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323860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3801346.0
申请日:2003-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原哲也
IPC: B60K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5/1208 , F16F1/3849 , F16F2226/00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安装构件(34),用于把一动力源(13)安装到一车体上。这种发动机安装构件包括:一内圆筒形元件(55),该内圆筒形元件与所说动力源相连接;一树脂的托架(54),该树脂的托架与所说车体相连接。所说内圆筒形元件与所说托架弹性连接。所说托架包括一冷结部分(77)和一薄弱部分(63),该薄弱部分被设置在所说冷结部分处。所说冷结部分是在由熔化的树脂来模制所说托架时所形成的。所说薄弱部分具有如此小的强度,以致于当所说车体与某一物体发生碰撞时,所说托架折断,从而吸收所说的碰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