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舱监控装置以及货舱监控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6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80038707.9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货舱监控装置以及货舱监控方法经由获取部,获取至少包括表示在车辆货舱中装载的货物于货舱内的位置的信息的货物信息,在新用户已乘坐车辆的情况下,将在车辆上新装载的货物的货物信息与用户关联并存储。而且,判定货物信息是否已更新,并判定车辆是否已抵达用户的目的地,并在判定货物信息未更新、且车辆已抵达目的地的情况下,经由通报部,通报第一警报。

    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43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80099825.7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控制器(20)具备:停车顺序设定部(214),其设定表示在停车区域内的停车位置的顺序的、多个车辆的停车顺序;到达顺序估计部(215),其基于多个车辆的位置信息来估计表示多个车辆到达规定位置的顺序的到达顺序;以及行驶控制部(216),其判定到达顺序是否与停车顺序不同,在判定为到达顺序与停车顺序不同的情况下,控制多个车辆中的至少一个车辆的行驶,使得在多个车辆到达规定位置之前到达顺序与停车顺序相同。

    停车辅助装置及停车辅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35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580081035.5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停车辅助装置生成车辆经由折返位置(Pb)移动至停车框(G)的路径。停车辅助装置以能够生成在折返位置(Pb),车辆的前部不与道路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障碍物(Ob1)干涉的路径的方式,基于道路的宽度(WR)搜索折返位置(Pb)的车辆的姿势角(θM)。

    行驶辅助装置及行驶辅助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6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80091201.X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行驶辅助装置(1)通过第一车辆(3a)的车载传感器(31)检测第一车辆的周围环境,对自主地行驶的第一车辆的行驶进行辅助,该行驶辅助装置(1)具备至少一台计算机(22、36),其执行下述处理:根据车载传感器的识别状态或第一车辆的车辆状态,将能够通过自主驾驶控制使第一车辆行驶的速度即可行驶速度(Va)设定为比法定速度或由使用者设定的速度即设定速度(Vs)低的速度的处理;基于第一车辆的当前位置、第一车辆的目的地及可行驶速度,生成包含可行驶速度以下的限制速度的道路的替代路径作为第一车辆的目标行驶路径的处理。

    停车位置控制方法、停车位置控制装置以及停车位置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434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80100102.4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控制器(20)具备:提取部(215),其提取预定在停车区域停车的车辆即预定停车车辆;到达时间计算部(214),其至少基于要利用预定停车车辆的用户的用户侧信息或预定停车车辆的位置信息,来计算预定停车车辆到达停车区域的到达时间;出发时间计算部(216),其基于到达时间和上下车所需的时间来计算表示预定停车车辆在停车区域停车后从停车区域出发的顺序的预定出发顺序;停车位置计算部(217),其基于预定出发顺序来计算预定停车车辆的停车位置;以及发送部(23),其向预定停车车辆发送表示停车位置的信息。

    车辆悬架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1309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680024337.X

    申请日:2006-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包括可被第一虚拟连杆(11)和第二虚拟连杆(12)等效替换的连杆机构,当横向力作用于轮胎接地点时,第一虚拟连杆(11)使车轮相对于车身向外倾角方向倾斜以增大横向力,第二虚拟连杆(12)虚拟地、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虚拟连杆(11)和车身(1)之间,并且布置成允许车轮(2)随着车轮在上下方向上的载荷变化相对于车身(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车轮相对于车身在外倾角方向上的转动中心(A)和在上下方向上的转动中心(B)按如下方式布置,即:使得通过由第二虚拟连杆(12)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轮胎接地点的横移量来消除由第一虚拟连杆(11)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轮胎接地点的横移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