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2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669368.7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越复杂溶洞群多跨预应力弹性地基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溶洞群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地基梁结构,包括垫台和预应力梁,垫台设置在预应力梁的底部,预应力梁设置在仰拱的底部,探测选取溶洞完整基岩区域作为垫台的基桩,预应力梁沿隧道路线方向设置,垫台包括承台和水平传力构造板,承台设置在基桩上,水平传力构造板设置在承台上,预应力梁设置在水平传力构造板上。在梁底布置临时支撑,为梁体浇筑混凝土提供竖向支撑力。在张拉预应力前,清除梁底临时支撑和四周浇筑模板,为张拉预应力时梁体纵向变形提供空间,在原临时支撑位置处注入自膨胀水泥砂浆充填,使梁体与梁底岩体紧密接触,发挥梁底岩体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19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47228.4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角砾和砂高液限土液限和塑限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含角砾和砂高液限土土样的天然含水率;并对土样进行风干,过60mm筛,分别对粒径在0.075mm~60mm范围的土和粒径小于0.075mm的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土颗粒级配曲线;接着测试过0.5mm筛的风干土样的液限和塑限;根据级配曲线中小于0.002mm颗粒粒组所占的百分比例和,以及过0.5mm筛风干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分别求得含角砾和砂高液限粘土的计算塑限和计算液限;最后根据计算,算出含角砾和砂高液限土的稠度。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规范方法无法得到含较大颗粒的土的液塑限的困难,为含较大颗粒粒组的土的稠度的计算,以及判断其是否满足碾压条件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32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384757.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T7/30 , G06V10/40 , G06V10/2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空地一体化的公路多源立体岩土灾害识别系统,包括卫星监测子系统,用于采用卫星监测方式,结合InSAR技术以及光学影像对待监测的道路环境进行灾害隐患筛查;航空监测子系统,用于采用航拍方式获取待监测道路环境的光学影像以及点云数据,对道路环境进行灾害隐患识别;地面监测子系统,用于采用人工核查的方式对灾害隐患筛查以及灾害隐患识别的结果进行验证与优化。本发明对道路环境进行多源数据提取,并分别对道路灾害隐患进行筛查与识别,最后对筛查与识别结果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岩土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能力,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对高速公路的威胁,全面提升交通领域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409.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施工用沥青混合铺设装置,包括:混匀部;铺设部,设置在混匀部的下方且与混匀部连通;铺设部包括与混匀部连通的中间箱体,中间箱体内设置有出料调节组件,出料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有挡板组件,挡板组件上方设置有铺平组件,铺平组件的高度可调。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根据所需要铺设的道路宽度设置出料调节组件,从而控制出料速度以及出料宽度,物料流出出料口落在挡板组件内,挡板组件限制物料宽度,铺平组件随着装置的移动将沥青铺平。本发明可以铺设不同宽度的道路,且出料速度、铺料厚度可以随着需求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1713.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溶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安装在岩溶隧道内,包括设置在岩溶隧道内的多个集水坑,集水坑内固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集水部,第一隔板的另一侧设有抽水部,岩溶隧道内安装有第一排水管,岩溶隧道内滑动连接有抽水座,抽水座内中空,抽水座内滑动连接有排料部,抽水座内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分别与第一排水管和抽水部连通,第一排水管的外侧连通有集水池,集水池位于岩溶隧道的外侧。本发明使得反坡隧道施工过程中更加安全,施工效率更高,能够提前完成反坡隧道施工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同时使用抽水座,可以根据施工的移动进行移动抽水,适合反坡隧道施过程中使用,具有实时移动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702835.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多段自适应膨胀锚杆群的远程监控系统,属于建筑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远程监控中心、数据传输模块和若干个膨胀锚杆数据检测处理装置,数据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控中心无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一个膨胀锚杆数据检测处理装置上,膨胀锚杆数据检测处理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发送装置和锚杆数据检测装置,锚杆数据检测装置与数据处理发送装置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发送装置连接。通过将一个工地内的锚杆进行无线组网,从而相互之间可以传输数据,把检测的数据相互传输,然后进过一个无线模块传给远程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以远程实时查看锚杆的受理数据,实现了远程对锚杆数据的检测和管理,使得管理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669368.7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越复杂溶洞群多跨预应力弹性地基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溶洞群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地基梁结构,包括垫台和预应力梁,垫台设置在预应力梁的底部,预应力梁设置在仰拱的底部,探测选取溶洞完整基岩区域作为垫台的基桩,预应力梁沿隧道路线方向设置,垫台包括承台和水平传力构造板,承台设置在基桩上,水平传力构造板设置在承台上,预应力梁设置在水平传力构造板上。在梁底布置临时支撑,为梁体浇筑混凝土提供竖向支撑力。在张拉预应力前,清除梁底临时支撑和四周浇筑模板,为张拉预应力时梁体纵向变形提供空间,在原临时支撑位置处注入自膨胀水泥砂浆充填,使梁体与梁底岩体紧密接触,发挥梁底岩体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12558.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矿粉与纤维制备赤泥基ECC材料的方法。采用赤泥、矿粉与纤维为主要原料,以液体硅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激发剂,制备赤泥基ECC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模数液体硅酸钠,得到不同强度等级赤泥基ECC材料。本发明采用赤泥作为基体生产制备ECC,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环境效益,解决了赤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对赤泥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1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39917.8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透水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骨料1646份;减水剂1.670‑2.143份;胶凝材料334‑545份;所述透水混凝土的目标空隙率为15%‑25%,水灰比为0.25‑0.3。根据本发明的透水混凝土骨料间粘结性能高,比传统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具有较好柔韧性,弯拉强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222119821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653188.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源固废协同利用的耐久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半刚性基层和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下封层、预制填充级配碎石层、应力吸收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本实用新型在半刚性基层的表面铺筑下封层,可确保自然界渗入的水分不对半刚性基层产生冲刷,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将钢渣、蔗渣纤维及RAP材料的特性与沥青路面结构各层位的性能要求相匹配,并改进预制填充级配碎石层结构,从而实现固废材料的资源化和协同强化利用,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提升路面耐久性,延长道路的服役寿命,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固废材料特性利用不足,以及传统级配碎石层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