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6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3508.8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越敏感构筑物的装配式抗震耗能型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土层、敏感构筑物及保护敏感构筑物的盖板涵结构,其中敏感构筑物下穿第三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与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快速装配机构和辅助机构。对于上跨敏感构筑物的第三通道,本发明结合“纵横梁体系”、配合桩基础,使其内力通过面板依次传递到纵梁、横梁、桩基础,避免了通道结构的荷载直接传递到其下的敏感构筑物。同时,对于整个通道结构,利用快速装配机构提高了装配速度,并通过一系列辅助机构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126922.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岩溶区超长嵌岩桩连续持力层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一桩多孔的详勘,优化确定各桩的设计标高;S2、在各桩身沿桩周均匀预埋若干竖向钢管;S3、利用钢管通道对各桩底取芯补勘,并结合详勘最终确定各桩底有无软弱层及其具体分布;S4、完成桩底持力范围内各软弱层的切割、扩孔和清洗;S5、置换桩底持力范围内的各软弱层;S6、孔口补浆;S7、孔口憋压浆。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引入营造桩底连续持力层的思路方法,扩大了桩端持力层标高的选择范围,有效优化了设计,缩短了设计桩长;通过高压切割、清洗、双液注浆等综合工艺,形成连续持力层,主动消除嵌岩桩底潜在可能的质量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577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23622.7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 E01D1/00 , E02D29/045 , E01D19/02 ,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平衡通道结构体系及其快速施工方法,该结构体系包括通道结构本体及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包括桩基及帽梁,帽梁设于桩基顶部,通道结构本体的上部两侧设置有水平支撑牛腿,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帽梁上使得通道结构本体悬挂在桩基之间,通道结构本体横截面呈矩形腔室,内部连续贯穿,其顶板上表面形成横向第一通行面,腔室底板上表面形成纵向第二通行面,通道结构本体两侧密实充填填料形成台后路基。通道结构本体的恒载及活荷载均由桩基承担,受力明确、清晰、可靠。该结构体系避免了桥跨区域内地基处理的繁杂工艺工序,预制拼装施工周期短,工效高,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建设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26922.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岩溶区超长嵌岩桩连续持力层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一桩多孔的详勘,优化确定各桩的设计标高;S2、在各桩身沿桩周均匀预埋若干竖向钢管;S3、利用钢管通道对各桩底取芯补勘,并结合详勘最终确定各桩底有无软弱层及其具体分布;S4、完成桩底持力范围内各软弱层的切割、扩孔和清洗;S5、置换桩底持力范围内的各软弱层;S6、孔口补浆;S7、孔口憋压浆。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引入营造桩底连续持力层的思路方法,扩大了桩端持力层标高的选择范围,有效优化了设计,缩短了设计桩长;通过高压切割、清洗、双液注浆等综合工艺,形成连续持力层,主动消除嵌岩桩底潜在可能的质量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6275227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186692.1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桥面结构,包括桥面板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设置在桥面板的上方,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第一钢筋;多个栓钉连接件设置在混凝土层内,栓钉连接件的底端与桥面板固定连接;多个开孔钢板连接件以预设朝向彼此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混凝土层内,开孔钢板连接件的一端与桥面板固定连接,开孔钢板连接件上设有若干通孔,至少部分的第一钢筋分别穿设于各通孔。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大,在动荷载作用下抗疲劳性能优异,且开孔钢板连接件内贯穿有第一钢筋,既可以加强第一钢筋的定位,又能够提高对孔内混凝土榫的约束作用,使其处于多向受压状态,通过在混凝土层内设置栓钉连接件与开孔钢板连接件相配合,从而提高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816632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355636.6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异形拱桥的拱脚结构,所述空间异形拱桥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结构、设于两支撑结构上的主梁以及设于主梁上的主拱肋和两根副拱肋,所述主拱肋位于竖直平面内,两根所述副拱肋分设于主拱肋的两侧;所述主梁的两端中间均设有拱座,所述主拱肋和副拱肋两端的拱脚均固定于相应侧的所述拱座中;位于所述拱座内的主拱肋和副拱肋的拱脚相互平行,且拱座内的主拱肋与两根副拱肋之间均通过若干个一一对称设置的主连接板连接,两根副拱肋之间通过若干个副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拱脚结构可确保主梁与拱肋的结合良好,且使拱脚处的受力结构更稳固和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1619402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183090.0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面结构,包括桥面板;混凝土层设置在桥面板的上方,混凝土层内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第一开孔钢板连接件,以第一朝向彼此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混凝土层内,一端与桥面板固定连接,第一开孔钢板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钢筋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开孔钢板连接件,以第二朝向彼此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混凝土层内,一端与桥面板固定连接,第二开孔钢板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钢筋分别穿设于第二通孔。第一开孔钢板连接件和第二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大,在动荷载作用下抗疲劳性能优异,既可以加强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定位,又能够提高对孔内混凝土榫的约束作用,使其处于多向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568377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090375.8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立体交叉通行的通道结构,包括通道结构单元,通道结构单元包括顶板、一对侧板以及底板,顶板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横向通行需求的第一通行面,底板的上表面垂直于长度方向形成纵向通行需求的第二通行面,顶板的两端突出于侧板形成水平支撑牛腿,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承重台上使得通道结构单元悬挂在两个承重台之间。通道结构单元本身形成上下交叉的两个通行面,满足了立体交叉通行的需求;同时,通道结构单元通过两侧部的承重台实现平衡悬挂,底板与顶板形成一体以满足下方通道的承重,因此仅需对底板以下的表土进行浅层置换、分层压实,减少了对底板下不良地基表土的开挖深度与回填量,进而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9636573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22086226.4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 E01D1/00 , E02D29/045 , E01D19/02 ,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平衡通道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括通道结构本体及承重结构,承重结构包括桩基及帽梁,帽梁设于桩基顶部,通道结构本体的上部两侧设置有水平支撑牛腿,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帽梁上使得通道结构本体悬挂在桩基之间,通道结构本体横截面呈矩形腔室,内部连续贯穿,其顶板上表面形成横向第一通行面,腔室底板上表面形成纵向第二通行面,通道结构本体两侧密实充填填料形成台后路基。通道结构本体的恒载及活荷载均由桩基承担,受力明确、清晰、可靠。该结构体系避免了桥跨区域内地基处理的繁杂工艺工序,预制拼装施工周期短,工效高,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建设理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3805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2086170.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预制的通道结构体系,包括若干个预制的通道结构单元,通道结构单元并排拼装形成通道结构本体,通道结构单元在拼装侧部设置有企口或连接键结构,两相邻通道结构单元之间通过铰缝砼实现连接,通道结构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横向通行需求的第一通行面,内部腔室的下表面形成纵向通行需求的第二通行面,通道结构本体通过水平支撑牛腿搭盖在承重台上使得气悬挂在两个承重台之间。通道结构本体采用节段预制、现场拼装工艺,可大大加快上部结构的施工速度,通道结构单元预制节段长度可根据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及施工方便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施工作业量大、环境干扰与污染相对大,施工工期相对长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