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940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5626.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接地线定位告警方法、系统及智能接地线,包括:获取作业任务要求对应的作业信息;其中,作业信息包括作业区域、作业对象以及作业时间范围;采用RTK卫星定位技术,获取智能接地线对应的差分改正信息和导航卫星定位信息,并利用差分改正信息,对导航卫星定位信息进行修正处理,以获得对应的修正定位结果;当修正定位结果与作业信息不匹配时,控制智能接地线发出声光告警信号,以完成对智能接地线的定位告警。本发明利用差分改正信息,对导航卫星定位信息进行修正处理,以提升对智能接地线的定位精度,从而为后台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提供高精度的智能接地线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78079.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指数的修正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铁塔的若干天的光照度历史数据和当天的第一散热指数数据;根据所述光照度历史数据,获取标准化数据;标定所述标准化数据一天中所有的遮挡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散热指数数据中,每一段遮挡时间段对应的第二散热指数数据,计算每一段遮挡时间段的前十分钟的散热指数均值,并修正所述第二散热指数数据。相对于现有技术,根据标准化数据确定遮挡时间段并进行标定,基于一散热指数均值修正散热指数数据,消除了多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修正了输电线路的增容裕度并降低运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82586.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现场作业区电子围栏的自动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电网作业区域各围栏点的经纬坐标,并将经纬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获得围栏点二维坐标集;对围栏点二维坐标集的围栏点逐一连接线段,叉积寻找凸点和凸边,并进行绘制;判断围栏点二维坐标集是否存在内凹点;若存在内凹点,则绘制内凹点与最近点的连接线段,并寻找内凹边;选出已连接超过2条不同线段的凸点,删除它们之间的凸边;根据凸边和内凹边围成的多边形,以获得电网作业区域的电子围栏。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实现基于位置信息的电网作业区域电子围栏快速自动构建,减轻人为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2957.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点高程监测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用光学经纬仪确定电力架空线路弧垂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对周期性获取的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行预处理后的大地坐标;根据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处理后的大地坐标,计算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以及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根据计算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与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的差值,判断电力架空线路是否存在舞动,并输出判断结果。本发明降低了架空线路弧垂测量成本以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84152.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止卫星的过火区提取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周期获取卫星监测到的火点结果集;对卫星采集的标称图像数据中不同区域进行分类,得到分区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分区图像数据对所述标称图像数据划分的区域包括监测区和非监测区;根据所述火点结果集和所述分区图像数据,去除所述火点结果集中处于非监测区的火点信息,得到预处理火点结果集;根据所述预处理火点结果集和所述标称图像数据,生成过火区提取结果图像。本发明通过筛选火点信息提取火情影响区,能够提高过火区的提取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0180.0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山火跳闸试验平台,所述装置包括泄露电流测量装置和热电偶树,所述泄露电流测量装置包括燃烧台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燃烧台用于布置可燃物,以模拟植被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火焰的电导率;所述热电偶树设置于所述可燃物的侧边,用于测量火焰的温度。上述装置通过在泄漏电流测试装置和热电偶树上均设置带轮推车支架,实现在试验过程中灵活调整装置位置,以获取燃烧台上可燃物最佳的温度测量结果,同时将泄漏电流测量装置中的金属网状电极组设置成可灵活调整间距结构,实现任意获取火焰不同部位的局部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684152.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止卫星的过火区提取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周期获取卫星监测到的火点结果集;对卫星采集的标称图像数据中不同区域进行分类,得到分区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分区图像数据对所述标称图像数据划分的区域包括监测区和非监测区;根据所述火点结果集和所述分区图像数据,去除所述火点结果集中处于非监测区的火点信息,得到预处理火点结果集;根据所述预处理火点结果集和所述标称图像数据,生成过火区提取结果图像。本发明通过筛选火点信息提取火情影响区,能够提高过火区的提取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1864.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量化转换信号的质量判决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判决的GNSS量化转换信号的量化位数,根据量化位数计算的得到待判决的GNSS量化转换信号的最佳概率分布;计算待判决的GNSS量化转换信号与最佳概率分布之间的第一误差率,将第一误差率输入至待判决的GNSS量化转换信号对应的判决函数中,计算得到错误率;根据错误率对待判决的GNSS量化转换信号的进行质量判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对于GNSS量化转换信号的质量判决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425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6383.1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N5/225 , H04N5/232 , F16F15/02 , F16F15/067 , B08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防水模块、主体、控制模块、蓄电池、数据收集模块、全景摄像头、旋转模块和减震模块;其中,减震模块包括阻尼器、弹簧、弹性伸缩杆、固定架、螺栓和防尘盖;弹性伸缩杆穿过固定架且两端在所述固定架外;防尘盖、弹簧和阻尼器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所述弹性伸缩杆外;螺栓设于固定架上方且套接在所述弹性伸缩杆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装置外部受到作用力时,该作用力会传导至弹簧和弹性伸缩杆,以使弹簧和弹性伸缩杆压缩,通过阻尼器提供阻尼力与弹簧和弹性伸缩杆的回弹力抵消,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有效抵抗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从而提高装置的采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8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6387.X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基建环境监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待监测区域的卫星定位信号,并确定位置信息;调用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监测设备信息和摄像头信息;通过调用的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并通过调用的监测设备采集区域传感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区域传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将比对分析结果和三维模型作为区域的监测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除考虑位置信息外,还结合了监测设备的区域传感数据、摄像头采集获得的视频数据,对待监测区域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区域传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和三维模型作为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具有更多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细节,提高了对区域环境的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