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7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7702.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肽变体及其应用,以天然抗菌肽Uperin3.5序列为基础,重复两个其淀粉样C端序列并在两端各加上3个精氨酸,以及在重复的两个淀粉样C端序列之间插入两氨基酸序列GS(GS具有形成β‑turn结构的倾向性)并在两端各加上3个精氨酸。本发明抗菌肽能够提升抗菌肽的活性和安全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性能,本发明的抗菌肽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6722.4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提升的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以来自海洋未培养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为基础,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明晰突变位点,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获得了稳定性提升的β‑葡萄糖苷酶。30‑45℃条件下,突变酶的稳定性较出发酶提高到原来的4.3倍。在相同酶量条件下,突变酶转化的底物量是出发酶的两倍。该突变体在异黄酮的水解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03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8138.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酶突变酶、其编码基因、表达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灰盖鬼伞(Coprinopsiscinerea)的漆酶为出发酶搜索同源序列、分析其进化关系、通过祖先序列重建,获得突变基因。含有突变基因的工程菌诱导表达后,获得稳定性提升的漆酶突变酶Lcc5‑1。以ABTS为底物时,突变酶Lcc5‑1在45℃、pH6‑8条件下,稳定提升至出发酶的4倍,该突变酶在氧化转化玉米赤霉烯酮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29670.5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其编码基因、表达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以来自海洋未培养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为基础,通过定点突变,获得突变基因。含有突变质粒的工程菌诱导表达后,获得比酶活提高且稳定性提升的β‑葡萄糖苷酶。以pNPG和纤维二糖为底物时,突变体的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3和1.5倍。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对底物pNPG、纤维二糖的kcat值分别为出发酶Bgl2A的约3.8倍和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5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120217.5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生淀粉α‑淀粉酶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重组菌以pBHVY为载体骨架,以来源于Pontibacillussp.ZY的生淀粉α‑淀粉酶基因为目的基因,以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为表达宿主,改造了启动子,筛选了信号肽,优化了RBS序列,并对获得的重组菌进行了3‑L罐发酵补料工艺优化。利用本发明枯草芽孢杆菌重组菌可高效表达生淀粉α‑淀粉酶,以其为生产菌株,摇瓶发酵48h,发酵上清液中生淀粉α‑淀粉酶的酶活为4824.2U/mL,经3‑L罐发酵培养后胞外生淀粉α‑淀粉酶的酶活可高达49082U/mL,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52562.4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活生淀粉水解酶突变体、其编码基因、表达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稳定性欠佳的α‑淀粉酶Amy为出发酶,经过定点突变,获得了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Amy:ΔTG/W345A。以玉米生淀粉为底物时,突变体的比酶活为出发酶的85%,在30‑35℃条件下,热稳定性均有大幅度提升,在35℃、pH7.0条件下,半衰期可达到20h。在比酶活接近于出发酶的同时,热稳定性有大幅度提升。该突变体在以玉米生淀粉为底物的制糖工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7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359565.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以一株土壤来源的真菌菌株Gongronella sp.w5为生产菌,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分离获得对羟基苯甲酸。与化学合成法相比,整个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污染小、能耗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酚类物质作为原料;本发明目标产物纯度大于98%。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360146.5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P7/24 , C12N1/14 , C07C45/79 , C07C47/56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以土壤来源的真菌菌株Gongronella sp.w5为生产菌,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分离获得对羟基苯甲醛。与化学合成法相比,本发明整个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污染小、能耗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酚类物质作为原料,目标产物的纯度大于98%。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6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682389.6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糖酶基因及其表达与应用,该蔗糖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蔗糖酶是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该蔗糖酶的表达质粒和菌株。本发明所述蔗糖酶来自土壤微生物,在pH5.5‑6.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45℃半衰期为90分钟,可高效水解蔗糖,且对蔗糖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应用于高浓度果糖糖浆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36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60146.5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P7/24 , C12N1/14 , C07C45/79 , C07C47/56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以土壤来源的真菌菌株Gongronella sp.w5为生产菌,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分离获得对羟基苯甲醛。与化学合成法相比,本发明整个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污染小、能耗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酚类物质作为原料,目标产物的纯度大于9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