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88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88134.9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麦春季抗寒性的复配剂、施用方法及其应用,在低温胁迫前处理24h内,外源喷施20mg·L‑16‑BA,100mg·L‑1壳寡糖,0.1mg·L‑124‑表油菜素内酯以及0.01μmol·L‑1冠菌素的复配混合溶液(内含终浓度3vol%的Tween‑20),能显著改善旗叶光合性能,保证小花正常发育,减轻低温对小麦生长进程的影响,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对缓解孕穗期小麦低温胁迫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84827.7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过程如下:以搭建增温棚的方式,在冬季,即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或春季,即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夜间通过关闭塑料薄膜对小麦进行夜间增温处理,增温处理采用被动式夜间增温方法,采用可移动的塑料增温硼,日落时覆盖塑料薄膜,日出时揭开薄膜;这种提高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的方法,提高了在灌浆期增温情况下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小麦磷脂酶D含量,降低了灌浆期增温下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活化酶含量以及小麦丙二醛含量,同时缓解灌浆期增温下小麦了旗叶磷脂降解的程度以及灌浆期夜间增温对抗氧化酶的活性的抑制,从而使得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58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777395.X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模拟综合增温试验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增温箱,增温箱的箱壁设置有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片单元(20)之间首尾顺序连通且沿着增温箱(10)的箱壁周向方向布置,位于首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20)的热水入口与分体设置的换热单元的热水出口连通,位于尾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20)的热水出口换热单元的回水口连通,本发明增温箱,可真实的模拟大气增温,增温箱通过水路回流加热片方式增温,可准确对待试验植物的生长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519410.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大豆带状种植除草装置,包括安装基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架两侧的移动轮,所述安装基架上等间距设置有执行机构,所述安装基架上设置有控制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带状植物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如下问题,一,采用人工方式对带状种植的植物进行锄草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工手持锄草工具沿着种植间隙进行锄草,在此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往复运动,耗费时间长,二、现有的锄草机械针对不同种植间隙或者不同生长周期的种植物进行锄草时无法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小,带状种植间隙清除的杂草需要进行二次收集,无法进行自动化收集作业,而且铲除的杂草中混合有大量的泥土不利于对收集杂草的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3021.7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光谱遥感预测春季低温胁迫后小麦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低温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孕穗期人工模拟低温处理;通过高光谱遥感获取小麦低温处理后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生长信息,测得小麦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植被指数与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最优的植被指数,建立并验证不同生育时期的植被指数与小麦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预测模型;结合小麦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植被指数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岭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可以预测春季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38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0853541.7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分布状态影响的抽屉式盆栽桶,通过设置上部敞口的小麦盆栽桶和抽拉式的基质层;所述基质设在所述抽屉内;所述盆栽桶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独立的基质层,以此实现将桶体分成多层之间相互独立小麦根系的生长空间;所述盆栽桶的每层周向侧壁上均设置有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本发明通过抽屉式的盆栽桶实现针对性截取所需土层中小麦根系,使小麦的小麦根系切断更加方便快捷,保证了整个土层的完整,便于观察小麦根系生长情况,方便科学研究设置小麦盆栽桶,可准确对待试验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温度进行控制,可原位测定小麦根系空间分布,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能够达到空间集约、操作便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78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988134.9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麦春季抗寒性的复配剂、施用方法及其应用,在低温胁迫前处理24h内,外源喷施20mg·L‑16‑BA,100mg·L‑1壳寡糖,0.1mg·L‑124‑表油菜素内酯以及0.01μmol·L‑1冠菌素的复配混合溶液(内含终浓度3vol%的Tween‑20),能显著改善旗叶光合性能,保证小花正常发育,减轻低温对小麦生长进程的影响,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对缓解孕穗期小麦低温胁迫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10757.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行器及小麦单行独立收获机,涉及农作物种植及育种中穗行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收获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收获机主体前端的拨禾器,还包括设置在拨禾器两侧的中心转轮、均布设置在中心转轮上的多组挑分杆以及设置在收获机主体上的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向中心转轮传动。本发明通过在拨禾器的两侧设置可独立转动的中心转轮,并在中心转轮上设置挑分杆,使得收获机主体在收割小麦时会利用挑分杆转动来挑开行间交错的小麦部分,同时单组挑分杆设置为两组分壳筒对合的形式,使其在挑开小麦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分壳筒的展开对小麦秸秆产生侧向推力,保证其分离稳定以及彻底,从而保证单行小麦样本收集纯度,提高了后续研究数据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7070.3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冠层光谱指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高光谱遥感获取小麦冠层的生长信息,同步测得小麦功能叶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波段的反射率,对植被指数与小麦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最高的植被指数;对小麦功能叶片GS活性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高,达到建模要求,将植被指数与小麦功能叶片的GS活性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建模,得到的结果数据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数据建立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为高光谱提前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小麦精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51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406082.6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不同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的田间试验方法。所述田间试验方法为:在田间设置一组沿直线分布的人工光源,使每日的光照时长为18‑20小时;在人工光源的两侧分别种植不同品系的小麦,不同品系的小麦麦行在田间的分布方向为垂直于人工光源;沿着麦行的方向,小麦表现出生育进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逆境处理,通过选取麦行不同位置的小麦进行比较,来实现生育期不同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差异比较。本发明实现了在同一时间获取不同生长发育进程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样品,从而进行抗逆性差异比较,提高了试验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