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195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80091991.5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设置于边框区域(F)的折弯区域(B)中,在无机叠层膜(La)上形成开口部(Sa),俯视时,在开口部(Sa)岛状地设置有多个无机层叠膜(La)的剩余层(Lba),并且在相邻的剩余层(Lba)之间配置有边框配线(22)。

    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96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80046585.2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即使对于大型化以及高清晰化的面板,也能够得到期望的触摸检测性能。本发明的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1)。有源矩阵基板(1)在基板(40)上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对向电极(21)以及设置于像素电极与对向电极(21)之间的绝缘膜(46)。另外,有源矩阵基板(1)包括与多个对向电极(21)的任意一个连接的多条信号线(22)、与多个像素电极的每一个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以及设置于像素电极与信号线(22)以及开关元件之间的有机系绝缘膜(45)。信号线(22)连接于基板(40)。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1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1864.2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1000)包括:具有栅极配线(3a)、源极和漏极配线(13as、13ad)以及岛状的氧化物半导体层(7)的薄膜晶体管(103);和具有由与栅极配线(3a)相同的导电膜形成的第一电极(3b)、由与源极配线(13as)相同的导电膜形成的第二电极(13b)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介电体层的电容元件(105),栅极绝缘层(5)具有包含与氧化物半导体层(7)接触并且包含氧化物的第一绝缘膜(5A)、和配置于第一绝缘膜的栅极电极一侧并且具有比第一绝缘膜高的介电常数的第二绝缘膜(5B)的叠层结构,介电体层包含第二绝缘膜(5B)而不包含第一绝缘膜(5A)。由此,能够在不使CS电容等电容元件的电容值降低的情况下抑制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氧缺损所致的劣化。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23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0176.X

    申请日:2011-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27 G02F1/136286 H01L27/1288

    Abstract: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按顺序层叠第1导电膜和第2导电膜而成的层叠体的工序;将第2导电膜的一部分除去而形成第1导电膜不与第2导电膜重叠的接触区域,由此从层叠体形成电极部的工序;在形成了电极部的基板上以覆盖电极部的方式形成包括感光性材料的平坦化膜,在接触区域的内侧位置形成贯通平坦化膜的接触孔的工序;以及以覆盖在接触孔的内侧从平坦化膜露出的第1导电膜的方式,在平坦化膜的表面形成像素电极的工序。

    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件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4575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10100354.9

    申请日:1996-08-12

    Abstract: 一种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栅极引线;源极引线和排列在近每一栅极引线和每一源极引线的交叉点处的开关元件,每一开关元件的栅极与栅极引线相连,开关元件的源极与源极引线相连,漏极引线与向液晶层施加电压的像素电极相连,开关每一开关元件的栅极与栅极引线相连,开关元件的源极与源极引线相连,漏极引线与向液晶层施加电压的像素电极相连,开关元件、栅极引线和源极引线的上方具有高透射率有机膜形成的中间层绝缘膜,中间层绝缘膜上具有透明导电膜形成的像素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