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的内置式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6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40939.1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的内置式成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前置成像透镜组、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后置成像透镜组、成像探测器和上位机,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包括偏振滤波芯片,将目标辐射光束透过前置成像透镜组压缩并汇聚为平行光;平行光进入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中,通过上位机调制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至不同方向角度,利用偏振滤波芯片起偏得到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通过后置成像透镜组将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聚焦到成像探测器上进行成像,得到偏振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紧凑型系统设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偏振信息获取能力,拓展偏振成像在目标探测识别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一种薄膜介质击穿光谱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47903.3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介质击穿光谱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高压绝缘及光电测量领域,包括:加压模块、光收集模块、光谱仪及光电转换器件;所述加压模块用于给待测样品加压,以使薄膜介质发生击穿并产生击穿电弧;其中,所述待测样品为单面蒸镀金属电极的薄膜介质,所述薄膜介质的厚度为微米级;所述光收集模块用于从垂直于击穿点方向收集击穿电弧产生的光,并聚焦后折射到所述光谱仪的狭缝上;所述光谱仪用于将聚焦后的光进行分光,然后经过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用于测量击穿电弧的光谱。本发明能够实现微米级薄膜介质在微秒级放电过程的电弧光谱测量。

    直流支撑电容器工况下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61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03491.3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工况下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直流支撑电容器的几何模型;分别计算电容器芯子计算域、连接铜排计算域和汇流铜排计算域的发热功率;将电容器芯子计算域、连接铜排计算域和汇流铜排计算域的发热功率设置为固体传热物理场的热源发热功率,并在固体传热物理场中对电容器外壳计算域的六个外表面进行计算,得到并设置几何模型中表面对环境辐射的热功率;对设置后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基于网格划分后的几何模型,求解得到不同时间下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实现对密闭电容器内部温度分布的可视化仿真,解决了高压直流支撑电容器内部温度测量难、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

    高温超导电缆的交接试验和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12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2034.2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超导电缆的交接试验和评价方法,超导电缆的交接试验均在超导电缆浸渍于77K及以下温度的液氮的工况下进行,并且在开展交接试验时,超导电缆的最外侧是双层真空夹套的波纹管绝热套,包括:用宽频带电磁耦合法检测局放;用介质谱测试检测绝缘电老化;用四引线法进行临界电流测试;用量热法检测损耗;用低温压力试验法进行压力检漏;根据交接试验结果,对超导电缆的现场安装质量和运输质量、整个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价。基于超导电缆低温特征,结合传统交接试验,覆盖了超导电缆在投运后可能产生故障或问题的各方面性能检测,为高温超导电缆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有效性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99097.3

    申请日:2016-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有效性试验系统,包括直流试验回路和交流试验组件,所述直流试验回路包括交流部分和整流部分,实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品直流电压下泄漏电流的测量,所述交流试验组件包括交流试验回路和高低温试验箱,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品设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实现外界因素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品特征参量的影响的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究外界因素,譬如温度、荷电率、外绝缘表面污秽等,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征参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可应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带电检测中,提高带电检测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