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806573.3
申请日:2021-07-16
Inventor: 焦婷 , 余洪 , 黄华 , 高凯 , 徐琴 , 吴通华 , 魏本刚 , 李红雷 , 林一 , 张嘉旻 , 方陈 , 宋杰 , 鲍伟 , 肖嵘 , 许侃 , 田昊洋 , 贺林 , 陈俊杰 , 陆冰冰 , 倪鹤立
IPC: H02H7/2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超导电缆的光纤差动保护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超导电缆通信系统的差动保护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模型在工作或故障状态下的差动连接方式;步骤2,针对所述差动连接方式,计算电容电流补偿值;步骤3,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实用差动判据判断网络模型中的故障,并启动相应的差动保护。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网状的超导电缆通信系统的差动保护网络模型,并利用实用差动判据对网络故障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06573.3
申请日:2021-07-16
Inventor: 焦婷 , 余洪 , 黄华 , 高凯 , 徐琴 , 吴通华 , 魏本刚 , 李红雷 , 林一 , 张嘉旻 , 方陈 , 宋杰 , 鲍伟 , 肖嵘 , 许侃 , 田昊洋 , 贺林 , 陈俊杰 , 陆冰冰 , 倪鹤立
IPC: H02H7/2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超导电缆的光纤差动保护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超导电缆通信系统的差动保护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模型在工作或故障状态下的差动连接方式;步骤2,针对所述差动连接方式,计算电容电流补偿值;步骤3,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实用差动判据判断网络模型中的故障,并启动相应的差动保护。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网状的超导电缆通信系统的差动保护网络模型,并利用实用差动判据对网络故障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8244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实现方法和系统,确定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需要换相的两相;触发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晶闸管模块,并控制设置于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与换流变压器之间每相上可控电容装置的状态,实现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换相,通过可控电容装置减小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换相时间,加快了换流速度,提高了换相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过程中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期间可控电容装置才投入,非换相时刻可控电容装置处于旁路状态,避免晶闸管模块上的晶闸管由于电压应力的显著增加而失效,延长了晶闸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57209.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的柔性合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合环装置的潮流转移方法及装置,包括:向柔性合环装置中的执行机构发送用于控制其输出潮流转移指令对应的补偿电压的控制信号;所述潮流转移指令用于实现柔性合环装置所在的配电网的潮流转移过程;当所述柔性合环装置的进线处存在三相不平衡时,基于柔性合环装置的进线处电压偏差对所述潮流转移指令对应的补偿电压进行更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三相不平衡控制方面避免了复杂的各种变换及PI闭环控制,可有效治理三相不平衡问题,计算量小,且不易出现因调节引发的过压过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33897.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多模式振荡特性非线性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含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系统状态方程;S2、基于系统状态方程,采用正规形理论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非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非线性相关指标,计算得到电力系统中与振荡模态非线性交互作用最强的控制模态及引起的非线性相关程度;S3、根据非线性作用系数灵敏度指标,结合特征值灵敏度方法,利用电力系统振荡模态与控制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对电力系统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准确分析振荡模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为电力系统控制参数优化方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2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823191.5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场景的大功率电解水制氢用变换器,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场景的大功率电解水制氢用变换器,包括电网、整流单元、变换单元和负载;整流单元为多电平整流器且输入端与电网的输出端三相交流连接、输出端为直流母线,直流母线上串联设置若干个第一电容;变换单元包括若干个LLC谐振变换模块;LLC谐振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接相对应的第一电容的两端;若干个LLC谐振变换模块的输出端并联接负载两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新能源场景的大功率电解水制氢用变换器满足大功率大电流运行场景及制氢系统低电压输出要求、实现故障冗余控制、提升宽功率范围波动下的电能变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5458.1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系统短路故障的D–STATCOM协调控制方法。以传统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为基础,外环实现电压控制,内环对电流快速跟踪,其中方法在外环电压控制中引入基于母线电压变化率的控制环节和暂态快速无功补偿控制环节,对外环控制中输出的q轴无功参考电流进行修改后,送入到内环控制中,生成控制信号输入SPWM中得到IGBT的触发信号,控制D‑STATCOM发出无功功率来补偿电压。本发明具有提高D‑STATCOM在短路故障时的无功补偿能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6865.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中,根据含有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系统模型进行电力仿真建立系统电气模型,得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根据正常运行和交流侧短路故障的录波图对系统电气模型进行修正,使系统电气模型覆盖多种工况以及得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波形;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极端的工况和通流能力,计算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能量值;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波形和能量值,建立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连续脉冲发生器以模拟极端工况;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温升情况,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质量、状态、通流能力以及对多次脉冲的重复能量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2261.0
申请日:2024-08-09
IPC: H02J3/24 , G06F17/16 , G06F18/213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模型的降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新能源机组并网系统线性动态模型;S2、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模型产生的振荡模式进行分析,计算出系统所存在的特征根与参与因子,得出系统主要参与的状态变量;S3、基于时间尺度的方法对所述状态变量进行剔除,略去其中快速衰减的模式,保留主导特征值,建立降维系统的状态方程,基于所述降维系统的状态方程分析动态响应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保证模型应用效果和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模型降维,降低计算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6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5469.8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及低压限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Logistic函数型DC‑VDCOL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CLCC拓扑结构搭建CLCC换流器模型;步骤2、设计脉冲时序控制用来控制CLCC换流器模型;步骤3、基于所述CLCC换流器模型,搭建单极CLCC‑HVDC仿真模型;步骤4、建立基于单级CLCC‑HVDC的Logistic函数型VDCOL,并将其替换传统的VDCOL,实现对VDCOL控制的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故障和恢复期间可对VDCOL输出的电流指令波动幅度和陡度进行有效限制,提升交流电网电压的恢复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