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流场与温场耦合测量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15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15096.0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视化流场与温场耦合测量实验系统。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不同实验工况下复杂机械结构内部流场、温场特性的可视化测量。本发明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构建合理的光路系统,通过分光镜、窄通滤光片等一系列光学元件对光波信号进行分波处理,利用同步器控制高速摄像机同步拍摄实现可视化实验本体内复杂流场温度分布、流动特性参数的同步获取。本发明采用模块化回路设计,每个子回路之间相互独立,实验系统的可靠性较高。本发明可以对复杂流场内部的物性参数展开全场实时的同步测量,同时测量过程中不会对实际流场产生扰动,适用于各种复杂流场流动特性研究。

    一种泵喷推进式双隧道艉救援船

    公开(公告)号:CN108438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11763.9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喷推进式双隧道艉救援船,包括船体、主机、齿轮箱、泵喷推进系统、舵,所述船体的船底两侧对称设置有隧道,所述泵喷推进系统有两套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隧道中,所述舵也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泵喷推进系统后方,每个所述泵喷推进系统均包括导管、浆毂、设置在导管内的前置定子、设置在导管内的转子、与转子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主机和齿轮箱的个数均为两个,每个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与对应的齿轮箱连接,齿轮箱与对应的主机连接,且齿轮箱与主机均设置在船体内。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螺旋桨受损,且是利于利用最小的螺旋桨直径达到航速与效率兼优的双隧道艉救援船。

    棒束通道流动测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8372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094768.3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束通道流动测压实验装置,包括蓄水箱、测压本体、通过管路与蓄水箱依次连接的离心泵、调节阀、温度计,测压本体包括棒束通道筒体、设置在棒束通道筒体内的由棒束组成的棒束通道,棒束上端通过联轴器与安装在旋转台支架上的高精度旋转盘连接,所述棒束通道筒体上设置有一上一下布置的两个本体压力口,棒束通道的每个棒束上均设置有引压口,且每个棒束的下端设置有密封胶塞、上端设置有快速转接头,引压口与快速转接头之间、两个本体压力口之间分别设置有压差变送器。本发明可模拟反应堆棒束通道中的单相流动,从而对棒束通道阻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数据采集准确方便,研究工况范围广。

    棒束通道温度场测量可视化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53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69630.8

    申请日:2017-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束通道温度场测量可视化实验系统,包括流动回路、实验台架、光学回路和数据采集系统四个部分。流动回路包括水箱、离心泵、调节阀门、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实验台架包括棒束通道、可视化棒束、定位格架、热电偶、热电偶载体、加热棒、铜板、弹簧、连接块;光路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电动三维移动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高速摄影仪、电动三维移动平台、同步器、分光镜、电脑、采集器。本发明可以模拟棒束通道内温度场分布,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实现温度实时、全场、无干扰的测量,该系统操作方便,测量数据精确,应用范围广泛。

    可视化先导钴靶件钴棒流致振动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30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711270202.8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先导钴靶件钴棒流致振动实验装置,包括钴棒的可视化玻璃导向管、先导钴靶件钴棒、固定先导钴靶件钴棒上部支撑板件、可视化上封头和支撑台架五个部分。石英玻璃导向管由上到下分为三级,采用分级调控方式,保证先导钴靶件钴棒在导向管中的对中,导向管上端与上部支撑板件通过定管螺纹孔内的可调螺丝与氟胶O型环固定连接,上封头与上部支撑板之间采用密封法兰组压紧氟胶环的结构,上封头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加工,与石英玻璃导向管相结合,本发明可以模拟先导钴靶件棒在导向管中的振动情况,从而对钴棒的抗流致振动特性进行可视化研究,本体设计简单,价格低廉,数据采集准确方便,研究工况范围广。

    一种破冰潜体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5783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71948.5

    申请日:2017-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滚刀式破冰潜体,属于破冰船设计制造领域。其主要特征在于设计潜体可以依靠调节浮力的方法自由在冰层以下上升和下潜,当潜体上浮到冰层以下与冰层接触时,依靠其上部安装的巨大滚刀机械对冰层进行滚铣借此来破坏冰层的整体结构;机械架在铰刀和浮力调节体的中间,将二者连接起来;当调节潜体的浮力不断上升时,能够依靠浮力对冰层进行冲击,进而将冰层破开。这种从下自上式的破冰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破开较大区域的厚冰,并且在加装了多个推进器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破冰潜体在冰面以下自由破冰。本发明适用于在厚冰区域为船舶开辟航道,具有机动性能好,破冰左右作业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适用于研究稳压器横荡水位与压力波动测量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74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03944.1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研究稳压器横荡水位与压力波动测量实验系统,包括横荡实验台、实验本体、高速摄像机、压力变送器,透明的实验本体为液位的测量提供了良好的拍摄条件,并完全地符合PLIF技术的应用;伺服电机为整个装置提供任意速度形式下的横荡条件,实现横荡状态下的系统性研究;高频压电传感器的运用,可以对容器壁面的任意位置处的抨击载荷进行精准测量,进而容器在横荡条件下的疲劳损伤以及液位测量修正等设计性问题可得到评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液面后处理误差较大的难题,修正差压式液位的测量方法,可为横荡现象的研究提供全方面的实验基础,并能为装置的设计、提高数值计算精准度等方面做出极大程度的优化。

    一种小型无人船风力推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570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28721.6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无人船风力推进装置,包括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端的支撑壳、设置在支撑壳内的风力叶片主轴、设置在风力叶片主轴上的风力叶片、设置在立柱内的竖直传动轴,立柱与支撑壳之间设置有轴承,风力叶片主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传动轴的上端伸入至支撑壳内且设置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竖直传动轴的下端伸入至小型无人船内且下端安装有中间齿轮,小型无人船内还设置有两个水平传动轴,每个水平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传递齿轮一和传递齿轮二,两个传递齿轮一均与中间齿轮啮合,两个传递齿轮二分别与对应的传递齿轮三啮合,且两个传递齿轮三分别设置在小型无人船的两个螺旋桨轴上。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效率高,易制造,经济性好。

    一种新型破冰潜体及其破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5783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71948.5

    申请日:2017-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滚刀式破冰潜体,属于破冰船设计制造领域。其主要特征在于设计潜体可以依靠调节浮力的方法自由在冰层以下上升和下潜,当潜体上浮到冰层以下与冰层接触时,依靠其上部安装的巨大滚刀机械对冰层进行滚铣借此来破坏冰层的整体结构;机械架在铰刀和浮力调节体的中间,将二者连接起来;当调节潜体的浮力不断上升时,能够依靠浮力对冰层进行冲击,进而将冰层破开。这种从下自上式的破冰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破开较大区域的厚冰,并且在加装了多个推进器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破冰潜体在冰面以下自由破冰。本发明适用于在厚冰区域为船舶开辟航道,具有机动性能好,破冰左右作业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棒束通道流动可视化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0450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81950.8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束通道流动可视化实验系统,包括水回路、示踪剂支路、棒束通道和数据采集系统四个部分。水回路中的主要设备包括循环水箱、离心泵、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示踪剂支路主要包括示踪剂存储箱、注入泵、调节阀门、示踪剂注入针头;棒束通道主要包括通道本体、可视化棒束、定位格架、排气阀;采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电脑、数据采集板和摄像机。本发明可以模拟反应堆棒束通道中的单相流动,从而对棒束通道流动特性进行可视化研究,系统简单紧凑,价格低廉,可视化观测方便,研究工况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