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20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86419.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龙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纯剪切加载装置及方法,将第一芯轴穿入第一半管中,第二芯轴穿入第二半管中,第一芯轴的尺寸与第一半管的尺寸相匹配,第二芯轴的尺寸与与第二半管的尺寸相匹配,对第一芯轴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芯轴的第二连接部进行加载,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将力传递到待测管材上,从而使整管上与第一半管的右平面或左平面、第二半管的左平面或右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材料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特殊设计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抑制了剪切变形中难以控制的待测管材转动,并能保证整管上与第一半管的右平面或左平面、第二半管的左平面或右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材料在变形全过程始终处于稳定的纯剪切应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92294.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补偿内高压成形中管端液体泄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在内高压成形开始时刻,获取增压器的高压腔中的液体、管材内部的液体及高压管路内部的液体的总体积的初始值;根据总体积的初始值和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压力确定液体的总体积的体积压缩量;确定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体积;判断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体积是否大于目标成形件的最终容积;若是,记录泄漏点,增加管端轴向进给量至管材的管端被再次密封,并根据预设的位移‑内压加载曲线从泄漏点开始完成内高压成形;若否,根据位移‑内压加载曲线完成内高压成形。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精确判断出管端的泄漏情况,并通过增加管端轴向进给进行自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8271.7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39 , B21D26/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39 , B21D26/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合模力内高压成形机,属于管材成形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与第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的一个油口与柱塞缸(3901)的柱塞腔(41)和活塞缸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的一个油口与活塞缸(3902)的活塞杆腔(42)连通,另一个油口密封,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和第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同时控制柱塞腔(41)和活塞腔(44)、活塞杆腔(42)的油压。该成形机适用于最大合模力大于等于20000KN的情况,在合模力从零至最大合模力区间均具有较高的合模力控制精度,同时压力控制精度高,不存在液压冲击。(3902)的活塞腔(44)连通,另一个油口密封;第
-
公开(公告)号:CN1032729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87792.3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内外加压的管材液压成形装置,它涉及管材零件成形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模具可实现管材轴向进给但无法实现管材外压密封,使用整体密闭容器可以实现外压密封但无法实现轴向进给的难题。本发明包括模具上模、模具下模、上模板、下模板、左侧冲头、右侧冲头,本发明装置的上模上环绕模具型腔开设有环状凹槽,下模上开设有环状凸起,且凹槽与凸起之间为间隙配合,凹槽与凸起之间环形弹性密封环连同左侧冲头和右侧冲头与下模凸台之间的密封圈共同保证管材外压的密封。采用凹槽-凸台间隙配合的分模方式,保证管材外压不发生泄漏,使管材在内压、外压与轴向补料共同作用的发生塑性变形,提高了低塑性管材的成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2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6694.3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9
Abstract: 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现有大吨位合模油缸采用长行程结构时,由于所需液压系统的功率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一种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提升油缸(49)、提升油缸活塞(48)、滑块(6)、上模(7)、下模(16)、工作台(30)和大吨位短行程油缸(23),提升油缸位移传感器(50)、左侧定位油缸位移传感器(5)、右侧定位油缸位移传感器(43)、左侧水平油缸位移传感器(9)、右侧水平油缸位移传感器(34)、短行程油缸位移传感器(20)和增压器超高压压力传感器(39)连接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8)和相应的比例阀,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8)、控制器(11)和输出模块(13)依次连接,输出模块(13)连接与上述比例阀。本发明应用于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2729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7792.3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内外加压的管材液压成形装置,它涉及管材零件成形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模具可实现管材轴向进给但无法实现管材外压密封,使用整体密闭容器可以实现外压密封但无法实现轴向进给的难题。本发明包括模具上模、模具下模、上模板、下模板、左侧冲头、右侧冲头,本发明装置的上模上环绕模具型腔开设有环状凹槽,下模上开设有环状凸起,且凹槽与凸起之间为间隙配合,凹槽与凸起之间环形弹性密封环连同左侧冲头和右侧冲头与下模凸台之间的密封圈共同保证管材外压的密封。采用凹槽-凸台间隙配合的分模方式,保证管材外压不发生泄漏,使管材在内压、外压与轴向补料共同作用的发生塑性变形,提高了低塑性管材的成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0843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20197.0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Abstract: 一种大操作空间的内高压成形机,它涉及一种内高压成形机,以解决现有的内高压成形机不适用于成形轴线弯曲角度较大的管件以及操作空间小,只能用于单个管件的成形,生产效率较低,不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问题,它包括高压源,还包括主液压驱动装置、上横梁、活动平台、上模板、下模板、下横梁、两个立柱、至少一个上模、至少一个下模、至少两个侧液压驱动装置和与侧液压驱动装置数量相一致的多个冲头,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两个立柱连接,至少一个下模连接在下模板上,下模的型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侧液压驱动装置,每个侧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冲头。本发明用于复杂截面空心构件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9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4944.X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7 , B21D26/045
Abstract: 一种高支管高度薄壁三通管内外液压复合成形方法,属于内高压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内高压成形方法成形三通管存在支管高度受到限制的问题。具体过程为:通过增压器使管坯内部填充满液体介质并排出气体,然后使左侧冲头与右侧冲头前进完成管端密封,此时管坯内压较小不足以使管坯发生变形,然后通过模具上的孔洞使管坯外侧同样充满液体介质,外侧液压由模具上的密封槽与冲头上的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管坯在内压,外压,左右冲头轴向进给与支管冲头后退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获得高支管高度的三通管。本发明相比传统内高压成形方法,具有获得支管高度高,管件表面质量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薄壁三通管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00546.7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控制管材环向剪应力与轴向拉应力的加载装置和方法,涉及力学加载设备领域,包括管材试样、扭矩加载装置、拉力加载装置、扭矩剪切板和拉力剪切板,第一、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扭矩槽组和拉力槽组;扭矩剪切板依次穿过一个扭矩槽的两个扭矩加载槽;拉力剪切板依次穿过一个拉力槽的两个拉力加载槽;扭矩剪切板与扭矩加载装置连接,扭矩加载装置通过对扭矩剪切板施加沿管材试样环向的加载力,向第一管体施加沿管材试样环向的加载力;拉力剪切板与拉力加载装置连接,拉力加载装置通过对拉力剪切板施加沿管材试样轴向的加载力,向第二管体施加沿管材试样轴向的加载力。本发明有助于提高管材试样成形仿真的全面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40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09503.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本溪金太阳激光修复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环向纯剪切加载方法及装置,涉及管材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其方案包括预先将待检测管材加工出缺口,且预留有连接部,并设置有芯轴以避免管材在扭转过程其侧壁向内部扭曲变形;然后通过一扭转装置给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分别施加相反的且沿管材环向的扭转力并使得上管材相对于下管材发生扭转,且扭转装置上还设有若干个抗变形面,各抗变形面分别抵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除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的其余的边沿上以防止上管材和下管材做扭转动作时其余各边沿发生变形;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管材环向纯剪切加载方法及装置在对待检测管材进行扭转剪切时能够使待检测管材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环向纯剪切加载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