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1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471899.6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导随边加固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导随边加工设计方法,具体涉及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导随边加固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受到外部物体的冲击而易发生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利用三维构型软件绘制桨叶截面的几何模型和桨叶的几何模型,利用RANS方程计算桨叶的水动力性能,根据桨叶的水动力性能选取i种满足水动力性能要求的改进方案,根据最终确定的几何模型估算螺旋桨体积,并进一步估算螺旋桨重量G,确定G最小的改进方案为导随边增强型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设计方案。本发明用于舰艇的运输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7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053574.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向变形联合热处理的多道次耦合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金属材料在每个多向变形处理道次中的本构模型;建立金属材料在每个退火处理道次中的静态软化模型;根据所述本构模型和所述静态软化模型建立多向变形联合热处理的多道次耦合模型;对金属材料交替进行多个多向变形处理道次和多个退火处理道次的实验,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优化所述多道次耦合模型。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建模方法建立的多向变形联合热处理的多道次耦合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金属材料在交替进行的多向变形处理和热处理过程之间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化的相互作用,并对多道次多向变形联合热处理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和微观组织演化进行准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764083.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错位剪切大塑性变形细化钛合金微观组织的方法。加载使圆柱形金属坯料在等温变形条件下,在单相区某一温度T(T>Tβ,Tβ为β相转变温度)发生整体剪切变形,随后将坯料取出,沿加载方向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也可调整圆柱状坯料上下方向后再旋转)再次放入加工装置,施加载荷使坯料发生不同于上一次流动方向的剪切变形,随后多次重复取出坯料并旋转一定角度后再次加载,使坯料发生均匀剪切变形。该方法通过循环错位剧烈剪切变形在钛合金坯料内部积累应变能,使其内部晶粒破碎并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坯料多次旋转不同角度后的发生变形,提高构件不同位置的变形量均匀性,获得等轴细小弱织构的β相晶粒。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9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94814.4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1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位点往复变形的板材均匀细晶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弧面或球凸结构的模具对板材进行多道次加载,每一道次间使变形后的板坯依次进行周向旋转、翻转和错位后再次加载,通过多次往复加载以达到使板材各区域内发生均匀剧烈的塑性变形的目的,显著提高板材内部累积变形量,实现板材各区域的均匀大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deformation,SPD)。该方法通过多位点往复变形促使板材在多个局部区域产生剧烈塑性变形,极大促进初始粗晶在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使其破碎成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同时弱化织构,实现板材强塑性双增、各向异性弱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27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118765.8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钢双金属构件触变软芯复合锻造成型方法,先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铝合金芯体和钢套,将铝合金芯体加热保温至半固态组织状态,钢套加热至热塑态,迅速将铝合金芯体和钢套导入模具,并装配完成复合锻造。利用铝合金处于半固态时具备的良好流动性,实现了铝合金芯体和钢套的协调变形,使复合构件成型更精密;另外,利用半固态的铝合金芯体中的液相部分与钢套反应形成稳定界面,结合强度高。实现铝钢双金属协调变形且界面可靠的冶金结合,将钢的高性能优势和铝合金的轻量化优势有效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0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05167.7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镁复合构件成形连接一体化方法,先制成熔炼用的铝合金材料和一定形状的镁合金坯料,镁合金坯料侧壁切削加工出一定负角度用于和熔体铝合金连接时形成机械互锁,并在镁合金上表面开出凹槽用于和铝合金熔体连接时形成稳定可靠的界面。成形过程中将高温铝液熔体注入放置有被分半式垫环包裹的处于室温下的镁坯料的模具型腔中迅速完成复合锻造。利用铝合金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实现了对镁合金表面的抗腐蚀保护,并通过机械互锁使构件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实现双金属构件成形和连接的一体化,将镁合金的轻量化优势和铝合金的抗氧化抗腐蚀优势有效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18765.8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钢双金属构件触变软芯复合锻造成型方法,先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铝合金芯体和钢套,将铝合金芯体加热保温至半固态组织状态,钢套加热至热塑态,迅速将铝合金芯体和钢套导入模具,并装配完成复合锻造。利用铝合金处于半固态时具备的良好流动性,实现了铝合金芯体和钢套的协调变形,使复合构件成型更精密;另外,利用半固态的铝合金芯体中的液相部分与钢套反应形成稳定界面,结合强度高。实现铝钢双金属协调变形且界面可靠的冶金结合,将钢的高性能优势和铝合金的轻量化优势有效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1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71900.5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叶根优化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叶根优化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叶根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叶根连接形式,应用在舰艇螺旋桨中时,相邻桨叶间型面往往存在交叠现象,且桨毂直径相对较小,导致桨叶和桨毂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三维实体构型软件绘制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几何模型,利用RANS方程计算出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而构建含楔形叶根的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的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桨叶及叶根的应力分布,最终完成叶根的优化设计。本发明用于舰艇等运输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510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281386.3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冲成形装置及摩擦片精冲成形方法,精冲成形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机构、冲头和反冲头,在冲头外围设置有上压边圈,在反冲头外围设置有下压边圈,在上压边圈和下压边圈上分别设置有缓冲机构,且在精冲过程中,通过缓冲机构的缓冲层对精冲芯板的摩擦层施加柔性压力;摩擦片精冲成形方法步骤包括将制备好的摩擦材料粉料烧结在芯板两侧面,得到带摩擦层的芯板;对烧结后的摩擦层进行修整并热压整平;将带摩擦层的芯板用精冲成形装置的压边圈固定,采用压边圈对芯板施加刚性压边力,采用缓冲机构对芯板的摩擦层直接施加柔性压力;精冲出摩擦片的齿形;切除摩擦层外侧的压边痕迹,得到带摩擦层的摩擦片成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57060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440327.6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模具及精冲方法,所述精冲模具,包括冲头、反冲头、V形齿圈压板和凹模,其中,凹模底部带有与压板齿圈位置相对的V形齿圈,凹模侧壁高度不高于钢板厚度且入模口处开有外倒角;所述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均质化热处理:在真空炉中对钢板进行完全退火;2)强化热处理:对钢板进行淬火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实现碳化物球化,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配合;3)精冲成形,得到具有整体强度和表面硬化的精冲件。本发明可以实现高强度中碳钢的精冲成形,免除精冲件后续热处理强化工艺,保留精冲件加工硬化效果,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