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1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48373.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10/762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聚类离散度计算的红外检测数据预融合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检测图像中所有信号点进行聚类,计算每个像素点与其他像素点的距离确定自己的聚类;确定过滤阈值K,计算每个像素点第K距离范围内的所有点离散度均值;最后将该像素点第K范围内离散均值与该像素点第K范围内所有像素点的第K范围平均离散度的均值比较,最终得到该点的聚类离散值。所述方法能够实现数据的预融合处理与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97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34047.6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针对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涉及光热科学与探测技术领域。该监测装置包括计算机与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计算机连接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该检测方法通过使计算机对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的单层制造完成后的逐层上表面红外图像、铺粉完成后的逐层粉床红外图像以及加工过程中实时的逐层加工红外图像进行重构,得到不同重构后的热辐射图像,再对重构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阈值分割与连通域标记,完成对激光粉末床融合制造设备的精准监测,得到制造工件的精准性能与质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955795.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复合光激励皮尔森相关红外光热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所述装夹平台(1)上安装旋翼桨叶(2),所述装夹平台(1)上设置三轴移动平台(45),所述三轴移动平台(45)通过B型USB数据线(39)、第一以太网线(31)和第二以太网线(40)与计算机(41)相连接,所述计算机(41)还依次通过运动控制线(42)、三轴运动控制器(43)和运动信号传输线(44)与三轴移动平台(45)相连接。本发明以解决目前常规红外光热成像检测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造成多类型缺陷无法一次性检测以及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26658.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模激光激发宽光谱多源融合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面激光对试件进行主动热激励,其中激光的功率、变化波形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FGPA核心板控制红外、可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在FPGA核心板上进行图像预处理、红外图像的正交双路相关运算提取特征图像、光热图像的配准融合,最终输出一张可以同时精确表征、定位表面缺陷与内部缺陷的融合图像。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式热成像、电激励热成像等检测方法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激光激励范围可控、可调制、热量注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823530.0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5/72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管道内表面浅表层缺陷的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调节控制激光器产生一定强度的激光,通过光纤传导,经过准直镜、鲍威尔棱镜等一系列透镜镜组的作用,是激光镜头输出线型光斑;光激光斑沿着轴线方向加载到管道内孔表面,在管道内表面周向旋转扫描运动,并控制红外热像仪同步采集记录管道内表面的热波信号变化情况,通过数据线传输至计算机存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表面热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通过扫描静态重构技术、特征提取算法、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裂纹缺陷的检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3530.0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管道内表面浅表层缺陷的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调节控制激光器产生一定强度的激光,通过光纤传导,经过准直镜、鲍威尔棱镜等一系列透镜镜组的作用,是激光镜头输出线型光斑;光激光斑沿着轴线方向加载到管道内孔表面,在管道内表面周向旋转扫描运动,并控制红外热像仪同步采集记录管道内表面的热波信号变化情况,通过数据线传输至计算机存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表面热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通过扫描静态重构技术、特征提取算法、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裂纹缺陷的检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0653.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圆偏振调制的近临界CO2介质增强光热显微成像方法,它涉及一种近临界CO2介质增强光热显微成像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光热显微成像技术信号微弱,无法分离出被测物体的光热数据信号与检测过程中的噪声信号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圆偏振调制的近临界CO2介质增强光热显微成像方法融合热透镜特性机制、光热信号调制、远场显微成像、多源信号解混与特征提取、图像反卷积、深度学习等多方面技术领域,可实现针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浅表层缺陷的强信号高对比度光热显微成像。本发明属于光热科学与探测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31050.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左、右旋偏振调制的Fe3O4纳米颗粒显微成像检测方法,属于光热科学与探测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纳米单颗粒难以观测、物理化学特性获取难度大的问题,具体包括:明确待检测样品,制备玻片样品;开启计算机、数据采集卡、锁相放大器、振镜控制器和函数发生器;开启激发光、探测光激光器电源以及制冷器;设置检测参数,设置激光功率/电流参数,设置调制参数,对检测样件进行扫描检测;加载磁场;计算机从数据采集卡中读取信号得到光热检测结果图像;改变不同的激光参数和磁场大小,重复上述步骤,获得圆二色、磁圆二色检测结果,进行磁化曲线测量以及对单纳米颗粒磁矩翻转过程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1367.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特征迭代的阵列热流横向热流扩散抑制装置及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中存在横向热流扩散的问题,其中抑制装置包括:计算机、USB数据线、数据采集卡、第一BNC数据线、激光器电源、激光器电源线、TEC制冷器电源线、激光器、TEC制冷器、光纤集束、准直镜、第一偏振片、样件、夹持架、移动台、运动驱动线、移动台控制器、运动控制线、滤波片、第一固定支座、第二偏振片、第二固定支座、磁力座、红外热像仪、以太网线、第二BNC数据线、第三固定支座、第四固定支座、第三BNC数据线、温控反馈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80000.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3 , G01N21/71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B11/24 , G06T17/00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光热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属于光热科学与探测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射镜、套筒透镜、第一玻片、扫描透镜、平台、振镜控制器、二向色镜、偏振立方、反射镜组、第二玻片、第三玻片、空间光滤波器、声光调制器、第一滤光片、偏振立方、第四玻片、激发光光源、偏振立方、空间光滤波器、第二滤光片、探测光光源和光热显微成像系统。本发明充分利用热流的三维扩散,通过改变热流的不同空间波动状态,从二维角度对缺陷进行精准重构,提高了检测深度与检测效率,同时可实现材料量化表征与几何结构的三维层析重建,其中针对实现针对复合材料、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浅表层缺陷的高效精准检测与三维特征重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