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联机构驱动力闭环的多自由度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07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515707.1

    申请日:2013-10-21

    Inventor: 黄其涛 徐彬 尹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机构驱动力闭环的多自由度加载方法,通过将被试件上需要施加的力和力矩转换成加载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各作动器的驱动力,然后在并联机构各作动器上进行力闭环控制,实现对被试件的多自由度加载的控制方法。同时还可以将并联机构驱动力进行力正解运算,解算出施加到被试件上的力和力矩,从而控制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对复杂受力被试件实现精确的多自由度力加载。由此在不使用六自由度传感器的情况下,测算出被试件上的力和力矩。可以实现对被试件的复杂多自由度受力和力矩的加载,不仅可以静态加载,而且可以动态加载。并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施加在被试件上的加载力和力矩。

    基于瞬时a扫描信号统计的超声缺陷信号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0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28063.8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瞬时a扫描信号统计的超声缺陷信号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被测材料在t时刻的全部超声a扫描信号[U]t1;步骤2:获取t时刻信号统计数表[D]t1;步骤3:提取信号统计数表[D]t1内的所有超声信号类型并进行分析;步骤4:将分析结果作为重构数据计入t时刻重构信号统计表[D]t2;步骤5:根据t时刻信号统计数表[D]t1和重构信号统计表[D]t2的物理位置上的映射关系将t时刻全部超声a扫描信号[U]t1重构为[U]t2;步骤6:重复步骤1‑5,对全部时刻超声a扫描信号进行重构并叠加,得到重构后的超声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超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导入后可直接得到缺陷分布信息,有助于以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的多领域技术整合与开发。

    基于并联机构驱动力闭环的多自由度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15707.1

    申请日:2013-10-21

    Inventor: 黄其涛 徐彬 尹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机构驱动力闭环的多自由度加载方法,通过将被试件上需要施加的力和力矩转换成加载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各作动器的驱动力,然后在并联机构各作动器上进行力闭环控制,实现对被试件的多自由度加载的控制方法。同时还可以将并联机构驱动力进行力正解运算,解算出施加到被试件上的力和力矩,从而控制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对复杂受力被试件实现精确的多自由度力加载。由此在不使用六自由度传感器的情况下,测算出被试件上的力和力矩。可以实现对被试件的复杂多自由度受力和力矩的加载,不仅可以静态加载,而且可以动态加载。并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施加在被试件上的加载力和力矩。

    一种便携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271218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22022859.X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系统,它包括大尺度折叠支架、检测箱和模块化激励源,检测箱相对的两侧箱壁上分别设有旋钮螺栓,检测箱通过旋钮螺栓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大尺度折叠支架上,检测箱的背部面板上设有激励源接头挂点,模块化激励源通过激励源接头挂点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检测箱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及复杂地形不方便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及红外热波成像检测系统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小型模块化卤素灯加热单元

    公开(公告)号:CN21924541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23269127.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小型模块化卤素灯加热单元,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无损检测设备中加热源体积过大、加热源与设备箱体隔热效果差以及加热设备维护困难的问题,它包括灯单元结构体、卤素灯、卤素灯航插和卤素灯座组件,所述灯单元结构体包括灯单元外壳,灯单元骨架和灯罩,灯单元骨架安装在灯单元外壳内部,卤素灯的两端分别通过卤素灯座组件与灯单元骨架连接,卤素灯与灯单元骨架之间设有灯罩,卤素灯位于灯罩内,灯罩与灯单元骨架连接,灯单元外壳底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卤素灯航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热激励源的小型化模块化、避免了热激励源的热量传导至设备主体,同时便于维修与更换。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