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数据修复/填充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5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3726.6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数据修复/填充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ORIGIN软件,绘制不同属性的室内外环境数据的箱形图;根据箱形图确定异常数据组;采用忽略元组法,将异常数据组中的连续异常或缺失的多属性数据删除,得到处理后的异常数据组;采用距离加权的KNN算法,对连续异常或缺失的单一属性数据进行修复或填充;对处理后的异常数据组进行分段;采用改进的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对分段后的异常数据组中的非连续异常或缺失的数据进行修复或填充;整合修复或填充好的数据。本发明能够系统性、分门别类地解决大数据平台中室内、外环境监测数据中不同情况的数据缺失、数据异常等问题,对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挖掘质量及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79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422381.1

    申请日:2016-06-13

    Inventor: 刘京 朱长安 张斌

    Abstract: 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本发明涉及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点测速中很难准确和详细地测量室内环境中整个流场,目前对整个流场逐点测量仍然是非常困难和耗时的,以及面测速技术中的PIV技术对测试区域的连续分布粒子的拍摄实际是困难的,同时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繁琐,进而提出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二、拍摄红外热像视频;三、获取帧图;四、得到滤波后的图像;五、得到相邻两张帧图的相关性;六、计算得到速度矢量V;七、绘制速度矢量图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红外热成像测速领域。

    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7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2381.1

    申请日:2016-06-13

    Inventor: 刘京 朱长安 张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5/22

    Abstract: 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本发明涉及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点测速中很难准确和详细地测量室内环境中整个流场,目前对整个流场逐点测量仍然是非常困难和耗时的,以及面测速技术中的PIV技术对测试区域的连续分布粒子的拍摄实际是困难的,同时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繁琐,进而提出建筑散热器热表面上的气流场的红外热成像测速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二、拍摄红外热像视频;三、获取帧图;四、得到滤波后的图像;五、得到相邻两张帧图的相关性;六、计算得到速度矢量V;七、绘制速度矢量图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红外热成像测速领域。

    通信机房用空气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28158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510009773.7

    申请日:2005-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通信机房的空气冷却换热装置。通信机房用空气换热装置,铝箔材质的换热芯体8中开有若干条纵向风道8-1和若干条横向风道8-2,送风管5的一端穿入壳体10并与8-1的一端连通,回风管6的一端穿入10并与8-1的另一端连通,冷却风进管7的一端穿入10中并与8-2的一端连通,冷却风出管9的一端穿入10中并与8-2的另一端连通,一号风机3设置在6的管路中,二号风机4设置在9的管路中,5的另一端和6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在机房1内,7的另一端和9的另一端分别与1外相连通。本发明中没有使用压缩机等设备,因此成本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互相隔绝,避免了室外空气中的尘埃对机房内空气洁净度的影响,不存在新风过滤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复合冰壳结构建筑的对流型个性化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53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5695.3

    申请日:2023-08-25

    Inventor: 王震 刘京 张媛媛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复合冰壳结构建筑的对流型个性化加热装置,涉及冰雪建筑内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个性化加热方式并不适用于复合冰壳结构建筑,从而导致复合冰壳结构建筑中的人体舒适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限制箱、隔热帘、空气加热器、送风口、回风口;所述限制箱为一面敞口的箱体,所述隔热帘覆盖在限制箱的敞口上,所述隔热帘与限制箱组成箱体结构;且所述隔热帘上设有开口;所述空气加热器贯穿于限制箱壁设置,且空气加热器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回风口位于限制箱外部,送风口位于限制箱内部。本发明用于对复合冰壳结构内加热。

    适用于EnKF数据同化的室内空气状态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46057.8

    申请日:2023-06-02

    Inventor: 钱玮昕 刘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EnKF数据同化的室内空气状态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属于建筑环境测试领域。首先构建工况样本集合,结合工程案例需求及可行性设定候选的空气状态测量点位置,计算候选测点状态与边界条件参数变量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根据所述的各候选测点在相应工况下的空气状态模拟值,计算在各边界条件参数变量区间内,保留的候选测点状态的标准差,测点数量m不少于条件参数变量的总数量n,根计算在各边界条件参数变量区间内单位条件参数变量变化引起的测点状态变化量,而后计算各候选测点组合用于数据同化时对应的系数矩阵的极值,本发明能够确定测量中所需监测设备的最小数量,合理控制投资成本。

    一种空调设备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494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05056.8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设备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空调设备的历史时刻的数据和相应历史时刻的环境数据;根据所述空调设备的历史时刻的数据和相应历史时刻的环境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确定所述空调设备的自动调节模型;获取所述空调设备的当前时刻的环境数据;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环境数据,利用所述空调设备的自动调节模型,确定所述空调设备下一时刻的温度;获取所述空调设备的下一时刻的环境数据,返回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环境数据,利用所述空调设备的自动调节模型,确定所述空调设备下一时刻的温度的步骤。本发明实现智能家居空调设备的个性化、智能化的控制。

    一种空调温度自动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3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04498.0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温度自动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的空调的历史时刻的数据和相应历史时刻的环境数据以及实时的环境数据;根据当前的工况与所述历史时刻的数据和相应历史时刻的环境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确定待控制的空调的下一时刻的工作状态;当下一时刻的工作状态为开启时,根据历史时刻的数据和相应历史时刻的环境数据以及实时的环境数据确定待控制空调的下一时刻的多个设定温度;确定每个设定温度的能耗值;根据每个设定温度的能耗值和室内舒适度等级确定待控制空调的下一时刻的目标设定温度。本发明在保证热舒适度的情况下,提高空调设备的节能性和智能性。

    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高层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5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40056.2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高层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依据设计任务书构建高层居住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结构模型;生成有监督配对训练下的数据集并调用Python语言调整图片尺寸;对网络进行交替迭代式训练直至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将拟规划的高层居住区轮廓图片作为输入条件,得到高层居住区强排方案总平面图;调用Python语言获取总平面图的像素灰阶数值,从而构建高层居住区建筑几何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和专家评价方法建立建筑日照、消防性能与城市天际线联合评价体系。本发明可以支撑高层居住区强排设计决策制定,同时通过建筑日照、消防性能与城市天际线分析对高层居住区强排设计方案进行主客观联合评价。

    城市地下空间的空调通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7352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10136988.9

    申请日:2008-08-22

    Abstract: 城市地下空间的空调通风控制方法,涉及一种空调通风的控制方法。它为解决传统的空调通风系统无法同时兼顾室内空气品质优良和节约能量的问题。本发明空调分五种运行工况,并且每相邻两个工况之间按设定的程序自动切换。各工况的新风量控制方法为:室内CO2浓度的偏差量经新风量PID调节器调节,再调整其在设定的新风量上下限范围内,并与总风量的10%量比较取大者作为新风量输出;各工况的总风量控制方法为:室内温度的偏差量经总风量PID调节器调节,再调整其在设定的总风量上下限范围内,并与新风量比较取大者作为总风量输出。本发明既能保证新风量稀释室内产生的污染物,而又不过度送风,风机节能效果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