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球面运动轨迹的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3822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847376.5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球面运动轨迹的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所述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包括光学目标模拟器、球面运动系统以及支撑平台机构,所述球面运动系统包括方位圆弧运动机构、俯仰圆弧运动机构和导轨连接件,光学目标模拟器侧面安装在俯仰圆弧运动机构上,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与安装面平行,通过调节导轨连接件的位置使光学目标模拟器做俯仰圆弧运动时光轴的回转中心与方位圆弧运动机构的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方位圆弧运动的导轨面,从而实现了光学目标模拟器的球面运动轨迹,且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始终指向球面运动系统的球心。相比其他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该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可实现平台升降及水平调整功能的支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69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43214.4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7/00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平台升降及水平调整功能的支撑机构,属于平台支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平台存在的问题,它包含螺纹支撑杆、调节螺帽、半球形球头、定位销、底座、防脱落挡片和平台连接套筒;在螺纹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螺帽,在螺纹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半球形球头,半球形球头的轴心线与螺纹支撑杆的轴心线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半球形球头的直径大于螺纹支撑杆的直径;底座为圆柱形状,在底座的一个平面上设置有圆柱形凹槽,在圆柱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半球形球头吻合的半球形凹槽,半球形球头设置在底座的半球形凹槽内,防脱落挡片与底座通过螺栓来连接;平台连接套筒用于支撑机构与平台的连接;本发明用于支撑平台。

    一种ANSYS中等厚度二次曲面光学头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32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413793.4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NSYS中等厚度二次曲面光学头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其步骤如下:一、确定二次曲线方程,并将其转化为函数形式;二、依据要建立模型的开口方向选定自变量并确定自变量的范围;三、基于APDL编写循环命令建立疏密分布的关键点;四、基于APDL使用B样条线段命令BSPLINE形成初步样条曲线;五、对步骤四中的初步样条线进行线段的融合;六、连接步骤五中融合后的线段形成平面;七、对步骤六中所形成的面进行网格划分;八、对步骤七中形成的有限元模型旋转成体。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在ANSYS中直接建立二次曲面模型难的问题且相比较直接采用用户界面进行分析的过程,避免了同一类问题多次进行加载费事、费力、易错等缺点。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激光扩束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9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5708.7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激光扩束匀光器,属于激光扩束领域。所述激光扩束匀光器依次由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可变光阑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构成,三者的屏边平行,组成共轴系统。其中,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微透镜元参数相同,微透镜元直径为p,微透镜阵列的后焦距为f;第一级微透镜阵列的直径为D1,可变光阑的最大直径为D2,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直径为D3,两级微透镜阵列之间的距离为d,可变光阑距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距离分别为f和d-f。本发明通过应用微透镜阵列取代单透镜设计扩束系统,改善扩束光学系统像差质量,简化系统结构,提高扩束比,降低了系统装调的精度要求。

    带测量功能的红外/激光一体化目标模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30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07025.0

    申请日:201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测量功能的红外/激光一体化目标模拟设备,所述模拟设备包括分色镜部件、投影光学系统、合束镜部件、多波段红外目标源、回波激光模拟系统、导引头激光位置测量系统和光轴指示装置。本发明的红外/激光一体化目标模拟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功能:为红外导引/激光测距复合制导导引头提供红外目标源,测试其探测性能;为红外导引/激光测距复合制导导引头提供回波激光模拟,测试其测距性能;通过采集导引头发出的激光光斑并计算其质心,测试其在震动条件下的跟踪性能;提供光轴指示装置,为测试开始时的对准提供基准。本发明具有便捷、紧凑便携、仿真真实度高、使用范围大的优点。

    一种小型化红外/激光共口径目标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685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847370.8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红外/激光共口径目标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拟器包括红外/激光发射光学系统、红外/激光合束组件、红外靶标及黑体组件、激光回波焦面调整组件、激光回波模拟系统和导引头出射激光束光轴测量系统。该模拟器可用于测试采用共口径和共光轴设计的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的性能,具体功能包括: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检测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的光轴同轴度。本发明结构紧凑、稳定,便于携带,同时可与运动系统配合对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做动态测试。

    一种光线在变折射率平板侧窗中的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5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505150.2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线在变折射率平板侧窗中的传输方法,其步骤如下:一、飞行器平板侧窗外表面光线追迹;二、飞行器平板侧窗内部光线追迹;三、飞行器平板侧窗内表面光线追迹。本发明解决了在变折射率分布的平板侧窗中光线追迹的问题,为后续采用编程实现变折射率平板侧窗中光传输仿真提供了一种算法。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可以对由ANSYS分析得到的海量侧窗热响应数据进行转化,可以实现任意光线追迹点处折射率与折射率梯度的计算。所建立的折射率与折射率梯度计算模型可以较精确的模拟出实际复杂热环境下介质的变折射率场分布。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灵活做出变动,实现光线在任意形状光学窗口中的光传输仿真。

    多波段投影光学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6836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8693.8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一种多波段投影光学系统,属于红外导引头系统测试领域。为了弥补传统折射式投影系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投影光学系统由第一合束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组成,激光器与黑体发出的光经第一合束镜合束后,再经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平行射出,完成投影过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1064nm、3μm~5μm和8μm~12μm,可实现激光、红外合束投影,具备结构简单、零件易加工、易检测、装调简便等优点。

    一种应用于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521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540537.1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本发明属于半实物仿真实验的技术领域。它的方法步骤一:将目标模拟器中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帧同步信号、目标模拟器电路电源+Vpp和目标模拟器电路地都飞线引出;二:将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帧同步信号通过电阻R1输入到运算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内,同时帧同步信号通过电阻R1、电阻Rf输入到光耦A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内,光耦A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地;三:将光耦A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端输出的触发信号输入到CCD相机的曝光拍照触发输入端内。本发明能有效的完成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难题,使得目标模拟器与目标接收装置达到精确的帧同步效果,使得仿真实验可以顺利的进行。

    折反式可变倍激光扩束准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35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79529.1

    申请日:2015-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961 G02B17/082 G02B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反式可变倍激光扩束准直系统,所述扩束准直系统由折射组件与反射组件构成,折射组件由第一平凸球面透镜、第二折射高次非球面平凹透镜、第三平凸折射高次非球面透镜组成;反射组件由第四离轴双曲面反射镜、第五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构成;激光器发射出的单色高斯光束经过第一平凸球面透镜、第二折射高次非球面平凹透镜、第三平凸折射高次非球面透镜后完成初级准直扩束,扩束后的平行光经过第四离轴双曲面反射镜、第五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后完成二级准直扩束。该系统可为波长为0.6328微米的He—Ne激光器提供6—30倍的连续变倍扩束,具有结构简单、扩束倍率高、无中心遮拦、无实会聚焦点、可应用于高功率激光器扩束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