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68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847370.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红外/激光共口径目标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拟器包括红外/激光发射光学系统、红外/激光合束组件、红外靶标及黑体组件、激光回波焦面调整组件、激光回波模拟系统和导引头出射激光束光轴测量系统。该模拟器可用于测试采用共口径和共光轴设计的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的性能,具体功能包括: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检测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的光轴同轴度。本发明结构紧凑、稳定,便于携带,同时可与运动系统配合对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做动态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22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847376.5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F41G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球面运动轨迹的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所述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包括光学目标模拟器、球面运动系统以及支撑平台机构,所述球面运动系统包括方位圆弧运动机构、俯仰圆弧运动机构和导轨连接件,光学目标模拟器侧面安装在俯仰圆弧运动机构上,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与安装面平行,通过调节导轨连接件的位置使光学目标模拟器做俯仰圆弧运动时光轴的回转中心与方位圆弧运动机构的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方位圆弧运动的导轨面,从而实现了光学目标模拟器的球面运动轨迹,且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始终指向球面运动系统的球心。相比其他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该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47376.5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F41G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1G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球面运动轨迹的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所述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包括光学目标模拟器、球面运动系统以及支撑平台机构,所述球面运动系统包括方位圆弧运动机构、俯仰圆弧运动机构和导轨连接件,光学目标模拟器侧面安装在俯仰圆弧运动机构上,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与安装面平行,通过调节导轨连接件的位置使光学目标模拟器做俯仰圆弧运动时光轴的回转中心与方位圆弧运动机构的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方位圆弧运动的导轨面,从而实现了光学目标模拟器的球面运动轨迹,且光学目标模拟器的光轴始终指向球面运动系统的球心。相比其他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该光学目标运动仿真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685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847370.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红外/激光共口径目标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拟器包括红外/激光发射光学系统、红外/激光合束组件、红外靶标及黑体组件、激光回波焦面调整组件、激光回波模拟系统和导引头出射激光束光轴测量系统。该模拟器可用于测试采用共口径和共光轴设计的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的性能,具体功能包括: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测试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检测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中红外成像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的光轴同轴度。本发明结构紧凑、稳定,便于携带,同时可与运动系统配合对红外/激光复合制导导引头做动态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32483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702182.6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前编码的钝化共形像差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在共形光学系统的光阑处加入奇对称相位掩模板,对光学系统的波前进行调制,在探测器上形成编码图像,通过数字滤波手段对编码图像进行图像解码处理,得到最终的清晰图像。波前编码技术的引入可以在保证共形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和成像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焦深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抑制了像散、球差、色差以及由安装误差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离焦带来的像差。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在不增加共形光学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钝化像差、提高像质,从而提高导引头的捕获性能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23521.6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2217/16 , G06F2217/80
Abstract: 一种气动光传输效应对高速飞行器成像质量数值计算方法,属于气动光传输效应研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具体如下:气动热环境下三维变折射率介质折射率场的构建;对通过三维变折射率介质的目标光束进行光线追迹;对通过三维变折射率介质后目标光束成像进行像质评价计算。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可以仿真计算任意形状的整流罩在不同飞行工况下受气动热效应影响时整流罩的热响应分布特性(包括温度分布、形变分布)而且可以仿真计算受气动光传输效应影响下光束通过三维变折射率介质所成的目标图像的像质评价指标,得到真实飞行工况下,气动光传输效应对高速飞行器探测系统成像质量影响的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4933271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413793.4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NSYS中等厚度二次曲面光学头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其步骤如下:一、确定二次曲线方程,并将其转化为函数形式;二、依据要建立模型的开口方向选定自变量并确定自变量的范围;三、基于APDL编写循环命令建立疏密分布的关键点;四、基于APDL使用B样条线段命令BSPLINE形成初步样条曲线;五、对步骤四中的初步样条线进行线段的融合;六、连接步骤五中融合后的线段形成平面;七、对步骤六中所形成的面进行网格划分;八、对步骤七中形成的有限元模型旋转成体。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在ANSYS中直接建立二次曲面模型难的问题且相比较直接采用用户界面进行分析的过程,避免了同一类问题多次进行加载费事、费力、易错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248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02182.6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前编码的钝化共形像差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在共形光学系统的光阑处加入奇对称相位掩模板,对光学系统的波前进行调制,在探测器上形成编码图像,通过数字滤波手段对编码图像进行图像解码处理,得到最终的清晰图像。波前编码技术的引入可以在保证共形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和成像分辨率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焦深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抑制了像散、球差、色差以及由安装误差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离焦带来的像差。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在不增加共形光学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钝化像差、提高像质,从而提高导引头的捕获性能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3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2361.9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一种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光学测试领域。所述评估系统由光源组件、平行光管组件、支撑平台、红外显微物镜、探测器、移动平台、高低温箱、电动位移平台、控制柜构成,光源组件发出的红外光源经平行光管准直后,通过被测光学系统,会聚后成中间像,由红外显微物镜将其中间像成像在探测器焦平面上,探测器将落在其上的光能量转化为电信号送至控制柜内。本发明提供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装置,是为评估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结果而研制的,通过高低温箱模拟不同的温度环境,测试光学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像质量,从而对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做出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5150.2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线在变折射率平板侧窗中的传输方法,其步骤如下:一、飞行器平板侧窗外表面光线追迹;二、飞行器平板侧窗内部光线追迹;三、飞行器平板侧窗内表面光线追迹。本发明解决了在变折射率分布的平板侧窗中光线追迹的问题,为后续采用编程实现变折射率平板侧窗中光传输仿真提供了一种算法。本发明所提出方法可以对由ANSYS分析得到的海量侧窗热响应数据进行转化,可以实现任意光线追迹点处折射率与折射率梯度的计算。所建立的折射率与折射率梯度计算模型可以较精确的模拟出实际复杂热环境下介质的变折射率场分布。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灵活做出变动,实现光线在任意形状光学窗口中的光传输仿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