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往复式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82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08781.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往复式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组、风机、逻辑开关以及充电器,所述逻辑开关包括逻辑电路、温度传感器、温度开关、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分压电路、基准电压源、晶振以及电子开关,所述分压电路分别与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分别与充电器和基准电压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与逻辑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开关连接于逻辑电路,所述晶振与逻辑电路连接,所述逻辑电路连接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设有A、B、C、D端分别连接充电器、电池组、风扇、逻辑电路。

    一种采用往复式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56074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455265.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往复式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组、风机、逻辑开关以及充电器,所述逻辑开关包括逻辑电路、温度传感器、温度开关、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分压电路、基准电压源、晶振以及电子开关,所述分压电路分别与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分别与充电器和基准电压源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比较器、电流检测比较器与逻辑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开关连接于逻辑电路,所述晶振与逻辑电路连接,所述逻辑电路连接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设有A、B、C、D端分别连接充电器、电池组、风机、逻辑电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电池组冷却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9684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629405.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赵启晨 张莹 徐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组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盒、正向冷风通道、逆向冷风通道和中间隔板,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盒冷却通道进风口的整流栅,所述电池盒包括外壳和内部的多个电池组,所述多个电池组并排或分为上下两层固定于外壳内,所述电池盒中部横向布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电池盒内部冷却通道分为正向冷风通道和逆向冷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利用反向分层气流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组整体温度的一致性,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实现低能耗;同时,中间隔板是由强导热材料制成,当上下层通道中冷却空气温度不均匀时可通过横向隔板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确保电池组整体温度的一致性。

    一种热管式相变储能S型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17713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165833.9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回收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式相变储能S形的热回收装置,包括通风管道、轴流风机、脉动热管换热器、复合储能箱槽、复合储能箱以及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通风管道为截面呈矩形的S型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设有两个风口,分别是上风口和下风口;所述上风口处设有轴流风机,所述下风口的上部与复合储能箱槽连接,所述下风口的上部与复合储能箱槽连接处设有槽孔,所述脉动热管换热器贯穿下风口上部与复合储能箱槽设于槽孔之间,所述复合储能箱安置在复合储能箱槽中,所述下风口的下部设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结合脉动热管装置和相变材料与金属泡沫组成双重储能装置的高性能使得整体储能换热更加充分。

    一种采用双通道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5607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455288.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通道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其双通道包括机组、一号风扇、二号风扇、导风板A以及导风板B,所述机组前端设有一号风扇、二号风扇,所述机组后端设有格栅,所述机组底端的上部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部放置锂电池,位于锂电池中部位置的基板上设有小孔;所述锂电池的前部设有与机组侧面垂直的导风板A,所述导风板A上设有分布规则且对称的小孔,所述锂电池的中部设有与机组侧面盖板平行的导风板B,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电池组体积、电池数量和风扇数量与原电池组相同的前提下,能提供较低的温度和较均匀的温度分布,有利于设计寿命长、可靠性高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太阳能充气控温热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80939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0606797.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充气控温热管装置,包括控温热管,所述控温热管由蒸发段,冷凝段以及贮气室组成,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底部位置设为蒸发段,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中部位置设为冷凝段,所述冷凝段设有进行换热的排水管,且冷凝段底部设有冷凝水回流管,所述控温热管内腔的顶部位置设有贮气室,所述贮气室的一侧挡板将冷凝段分隔为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靠近冷凝段一侧为第一冷凝段,所述贮气室靠近冷凝段一侧为第二冷凝段;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加热功率影响不凝性气体所占的空间,使得有更多排管参与换热,使得热管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达到了温度控制和热管理的效果。

    一种梯形与波形结合的混合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375543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505791.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形和波形相结合的混合微通道散热器,包括金属铜质壳体,所述金属铜质壳体两侧设有射流出口,所述金属铜质壳体上部设有射流入口,所述金属铜质壳体下部为电子元件贴合面,所述金属铜质壳体内部设有贯通金属铜质壳体两侧和上部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由射流入口通道、射流出口通道组成,所述射流入口通道的位于内部通道中部,所述射流出口通道位于内部通道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微型通道的结构形状,采用梯形和波形结合的混合微通道,结合了微通道流动和射流冲击的优点,提供了非常高的散热能力的同时大大增强对流换热,使冷却表面上保持了高度的温度均匀性。

    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8159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311850.0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焊接固定在金属壳体上的箱体和嵌套于金属壳体内的分离式微通道热管,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进风口、开关、楔形卡扣,箱体内还设有风扇、蓄电池。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绝热段连通,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形成若干树叶枝径状的分歧管路。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活动卡板,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手机通过卡扣夹持在金属壳体上,手机工作产生热量驱动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工作,实现手机降温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散热性能良好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