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的有机磷光材料配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218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313718.1

    申请日:201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有机磷光材料配体的制备: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取适量二芳基胺原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向该溶液中添加相当于上述原料10%~70%的相转移催化剂,氮气环境下常温搅拌。形成均匀溶液后,接着加入氢化钠,继续搅拌;取等当量的3-卤代-6-苯基哒嗪衍生物溶液,滴加到搅拌中的二芳基胺溶液,迅速加热至一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而后,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弱酸溶液,淬灭反应;再经过萃取、色谱柱和重结晶进行提纯,可得到最终产物,产率可达到80%以上;本发明首次在芳香胺的碳氮偶联反应中,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工艺简单,适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一种吲哚衍生物和苯并二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5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36125.7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吲哚衍生物和苯并二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合成步骤为:将胺类化合物,二烃基乙炔类化合物、钯催化剂、有机膦配体、添加剂和无机碱一同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入反应溶剂及邻二卤代芳烃化合物或1,2,4,5‑四卤代芳烃化合物,加热反应,反应结束经后处理即可得到吲哚衍生物或苯并二吡咯衍生物。本发明为一锅法的反应,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好,产物收率高。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原料获取不易或需要预官能团化的不足,且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区域选择性问题,也无需经历中间体的分离纯化,因此更具经济性和应用性。

    钯催化一锅法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9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1810065018.8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一锅法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以钯催化剂/配体为催化体系,加入无机碱,邻溴碘苯衍生物或碘苯衍生物与苯硫酚衍生物为原料,在氮气氛围下反应,分离得到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本发明以简单、经济、易得的原料为底物,以钯催化的串联反应实现了各种位置取代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合成中间体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科学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692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171931.0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步骤是:氮气保护下,在甲苯溶液中,以邻溴碘苯类化合物、芳基硼酸、二芳基炔类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钯催化剂、有机膦配体、无机碱、有机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回流,分离得到产物菲及其衍生物。本发明以简单、经济、易得的原料为底物,以钯催化的三组分串联反应,通过一锅法实现了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科学中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钯催化一锅法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938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65018.8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一锅法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以钯催化剂/配体为催化体系,加入无机碱,邻溴碘苯衍生物或碘苯衍生物与苯硫酚衍生物为原料,在氮气氛围下反应,分离得到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本发明以简单、经济、易得的原料为底物,以钯催化的串联反应实现了各种位置取代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合成中间体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科学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双极性大容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5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37516.2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大容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及制备方法,通过能带工程设计一系列的P型与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通过溶液旋涂工艺构造一种类似于无机P-N结的结构,解决了在同一晶圆上电子空穴湮灭的问题,从而实现电子空穴的双极性信息存储。同时较低的阈值电压为未来在提高集成度时降低功耗和发热实现信息存储的稳定。本发明旨在通过简单的溶液旋涂制备一种具有双极性捕获位点的混合纳米薄膜,实现大容量双极性存储。薄膜的制备在低温空气的环境进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大面积制备。

    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的有机磷光材料配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2180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13718.1

    申请日:201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有机磷光材料配体的制备: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取适量二芳基胺原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向该溶液中添加相当于上述原料10%~70%的相转移催化剂,氮气环境下常温搅拌。形成均匀溶液后,接着加入氢化钠,继续搅拌;取等当量的3-卤代-6-苯基哒嗪衍生物溶液,滴加到搅拌中的二芳基胺溶液,迅速加热至一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而后,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弱酸溶液,淬灭反应;再经过萃取、色谱柱和重结晶进行提纯,可得到最终产物,产率可达到80%以上;本发明首次在芳香胺的碳氮偶联反应中,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工艺简单,适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