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0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985419.7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匹配的行人室内定位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公共场所室内的行人定位成本高且不方便使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S1:携带定位标签和无线网桥的移动装置在正常作业过程中遍历定位场景,采集定位场景的WiFi指纹地图;S2:通过行人携带的移动终端APP采集定位场景环境中WiFi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与WiFi指纹地图匹配,获得第一实名定位结果;S3:通过定位场景中的摄像头采集图片,获得图片中所有行人的第二匿名定位结果;S4:匹配第一实名定位结果和第二匿名定位结果,获得最终的行人定位结果。充分使用环境中现有的设备完成定位;用户仅需启动APP即可获得定位结果,便于公共场所室内的行人定位,成本低,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9587.X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毫米波雷达中当前帧的时域信号,确定并基于当前帧中每个目标点的直线距离信息、速度信息、能量信息、方位角信息和俯仰角信息生成每个目标点对应的特征向量,生成第一目标点云数据集合;对第一目标点云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处理,判断当前帧中是否存在人体目标位置,若是,则更新第一结构体缓冲区数据,确定人体目标位置,并在判断人体目标位置处于有效挥手区域内时开启手势识别功能;对第二目标点云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处理,判断当前帧中是否存在挥手点,若是,则更新第二结构体缓冲区数据进行手势判断,得到手势判断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提高对手势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50498.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扫描房间尺寸的60GHz雷达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射频收发单元,天线单元,处理单元,接口电路,电源电路;所述扫描房间尺寸的方法包括:获取房间点云信息:点云处理:聚类求质心:折线提取:直线拟合:房间尺寸获取。本发明针对雷达装置扫描的房间点云数据,通过点云聚类、遍历搜寻点云数据主要方向、直线拟合等方法,在提取点云数据统计信息的同时,去除由雷达测量及噪声干扰带来的误差,提高房间尺寸获取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为空调主机出风方案提供依据,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9959.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雷达高精度速度方位联合测量方法,包括:一、MIMO雷达系统回波信号建模;二、所有周期全通道一维距离像获取,三、各周期一维距离像增强;四、基于CFAR的距离向目标检测;五、目标中心所在距离单元检测;六、目标中心所在距离单元直线检测;七、目标径向运动速度粗估计;八、所有周期全通道相位补偿;九、所有目标所在距离单元信号获取;十、目标速度与方位联合精确估计;十一、目标径向运动速度最终结果。本发通过一维距离像中目标所在距离单元的变化检测获取目标的距离,并估计径向运动粗速度,最终获得目标的高精度速度估计结果;对于MIMO阵列,充分利用空间重叠虚拟阵元回波信号所包含的目标空时特征,提升了运动目标联合测速测角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05408.6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在FCN的基础上改进网络模型,得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损失函数最小为目标在训练集上训练神经网络,得到道路提取网络模型;将用于测试的SAR图像输入道路提取模型,获取SAR图像中的道路网络。本发明可以实现道路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84744.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雷达系统噪声检测及排除方法,属于雷达检测领域,具体为:针对待检测或监测的雷达工作区域,首先,针对当前雷达的第i个系统噪声ni,在连续n个不同时刻分别出现在不同位置;同理,当前雷达的系统噪声nj,在连续n个不同时刻分别出现在不同位置;以此类推;然后,针对每个位置,将在该时间段内出现在该位置上的所有系统噪声进行叠加形成三维点云,标记成三维立体图;最后,俯视三维立体图获取该雷达系统噪声出现位置的规律,筛选叠加的系统噪声大于阈值的位置区域,将该区域的雷达信号屏蔽,选择其他区域作为雷达的工作区域;本发明实现简单,直观明了,成本较低,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990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86414.7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监测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首先通过毫米波雷达芯片以非接触方式采集监测对象的生命特征信号;对所采集的生命特征信号进行微波信号处理,得到包括生命特征频率的监测结果;发送所述监测结果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对所述监测结果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55598.6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G01S7/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干扰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目标雷达系统,目标雷达系统部署有数据库,雷达干扰抑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雷达系统的工作参数范围,将工作参数范围划分为多个参数子区间;接收目标干扰信号,在多个参数子区间中确定目标干扰信号对应的目标子区间;当数据库未存储目标子区间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生成目标发射信号,将目标子区间以及目标发射信号关联存储至数据库,其中,目标发射信号与目标干扰信号之间的相关度小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当数据库已关联存储目标子区间以及目标发射信号时,基于数据库读取与目标子区间关联的目标发射信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发射信号的生成效率,从而提高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4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042676.3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轨迹判断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回波信号得到人员手部运动轨迹每个点的数据信息;步骤2:设定轨迹起点和终点的检索方法,不漏掉任何手势且减少轨迹重复判断;步骤3:针对一段给定起点和终点的轨迹,计算其Y坐标和Z坐标关于时刻t的最小二乘直线斜率,排除不可能的基础手势;之后判断当前手势是否是剩余的基础手势;步骤4:如果连续判定出的基础手势构成组合手势,输出组合手势判定结果。本发明装置低成本、低功耗、低运算复杂度,保护用户隐私;本发明方法不需收集特定几种手势的大量数据集进行训练,功能全面且可扩展性较强,同时可保证较高的识别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7889.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马桶人体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毫米波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数据;将当前帧采样数据减去上一帧采样数据的均值,分别做一维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距离‑多普勒二维矩阵;对距离‑多普勒二维矩阵取模,然后进行恒虚警检测,得到人体目标的点云数据集合;从点云数据集合筛选出有效点,并根据有效点计算出人体目标与毫米波雷达之间的加权平均距离;根据加权平均距离、触发距离、保护距离、最大检测距离和最小检测距离输出智能马桶的开关盖触发判断结果,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时,提高智能马桶人体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