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近场试验峰值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7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5536.7

    申请日:2016-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近场试验峰值修正方法,能够模拟火工品中炸药爆炸、火工品断裂以及爆炸应力波传播的细节,能够很好地处理火工品爆炸在结构上引起的耦合作用,从而分析振源特性,对振源力函数进行有效提取,从理论上讲是得到火工冲击振源函数的合理途径;并且,对用Hydrocodes求解得到的火工冲击分离面处的振源力函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振源力函数可以解耦加载在包括近场模型在内的整星有限元模型或用其它方法建立的分析模型上,为从工程上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的响应预示问题奠定了基础。

    多层隔热垫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2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050251.2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隔热垫,包括上层隔热垫(1)、中间层隔热垫(2)、下层隔热垫(5)和包覆层(3);下层隔热垫(5)、中间层隔热垫(2)和上层隔热垫(1)依次安装于工装上,从上端压紧;在三层隔热垫的外侧面及上下表面包覆包覆层(3),并压紧;将包覆层(3)的上下端面剪出V字开口,把两端分别剩下的包覆层分别压紧到上层隔热垫(1)和下层隔热垫(5)上;最后将上层隔热垫(1)和下层隔热垫(5)端面的包覆层(3)打毛,形成打毛面(4)。本发明采用多层隔热垫的形式,通过增大接触热阻的形式,提升了隔热效果,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不同设备尤其这些高精度设备的温度指标要求。

    一种基于虚拟热容主动补偿的卫星控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7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29710.9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卫星控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热容主动补偿的卫星控温装置及方法。包括舱板、隔板、内侧板、安装板、智能关节、安装点、温度敏感元件,舱板作为卫星控温装置的外侧板,隔板安装于舱板内侧,内侧板安装于隔板内侧,安装板安装于内侧板内侧,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温度敏感元件,智能关节用于将安装板固定于内侧板上,智能关节与安装板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安装点,智能关节用于通过内部的温度反馈系统控制安装点温度,以使温度敏感元件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牺牲能源对热容进行数字补偿,可以对频率较低的噪声信号进行抑制。本发明控温精度更高,可达μK级别,可以满足一些低频噪声特殊应用的卫星的技术要求。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00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1053254.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卫星内部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建立地面检测试验系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测温电路噪声测试:针对测温电路单板或单机,配合标准电阻进行测温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测温电路自身的噪声水平;第二阶段,测温组件噪声测试:在完成测温电路自身噪声水平测试后,进行测温组件噪声测试,用于标定整体测温系统的噪声水平;第三阶段,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完成前两个阶段测试后,进行测控温组件地面模拟试验,在真实环境模拟下,进行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整体噪声测试。本发明实现了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的地面试验。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6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5326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用于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中的测控温组件在轨飞行时的噪声评价。本发明解决了高稳定性热控需求情况下,由于温度波动的范围很窄,测温噪声的影响不可忽略,导致原有的时域温度评判标准不再适用的问题,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时域分析评价和频域分析评价,时域评价基于统计方法中的均值及方差,用以描述正态分布下数据的偏移情况;频域评价体系基于傅里叶变换后,求得频域的功率谱密度(PSD)曲线,用以描述噪声能量在各频段下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价温度噪声在频域下对其他测量系统的影响。

    基于柔性可循环使用材料的空间消耗型散热工质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59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639656.1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可循环使用材料的空间消耗型散热工质回收方法,具体过程为:(1)根据航天器热控系统峰值热负荷、工作时间、所采用的工质类型和工作温度对所需的液态工质质量进行估算;(2)根据消耗型散热装置对工作背压的需求,设定最高工作背压;基于工质质量估计和最高工作背压,对设备工作过程中蒸发生成的气态工质的体积进行估算;(3)选取柔性材料设计空间消耗型散热工质回收装置,使得所述回收装置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内部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气体工质的体积;(4)将所述工质回收装置与空间消耗型散热装置配合使用实现空间消耗工质的回收再利用。本发明为空间消耗型散热方法在长期宇航任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6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53268.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度测控温系统在轨噪声评价方法,用于高稳定度测控温体系中的测控温组件在轨飞行时的噪声评价。本发明解决了高稳定性热控需求情况下,由于温度波动的范围很窄,测温噪声的影响不可忽略,导致原有的时域温度评判标准不再适用的问题,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时域分析评价和频域分析评价,时域评价基于统计方法中的均值及方差,用以描述正态分布下数据的偏移情况;频域评价体系基于傅里叶变换后,求得频域的功率谱密度(PSD)曲线,用以描述噪声能量在各频段下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价温度噪声在频域下对其他测量系统的影响。

    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近场试验峰值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718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115536.7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近场试验峰值修正方法,能够模拟火工品中炸药爆炸、火工品断裂以及爆炸应力波传播的细节,能够很好地处理火工品爆炸在结构上引起的耦合作用,从而分析振源特性,对振源力函数进行有效提取,从理论上讲是得到火工冲击振源函数的合理途径;并且,对用Hydrocodes求解得到的火工冲击分离面处的振源力函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振源力函数可以解耦加载在包括近场模型在内的整星有限元模型或用其它方法建立的分析模型上,为从工程上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的响应预示问题奠定了基础。

    热控涂层辐射参数在轨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192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757187.4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热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轨热控涂层测量装置。热控涂层辐射参数在轨测量装置,它包括:杯身(1)、杯身加热片(2)、杯身热敏电阻(3)、杯身隔热组件(4)、敏感片(5)、敏感片加热片(6)、敏感片热敏电阻(7)、敏感片隔热组件(8)、敏感片接地组件(9)、沉头聚酰亚胺螺钉(10)、聚酰亚胺隔热垫(11)、电连接器沉头螺钉(12)、电连接器(13)、电连接器聚酰亚胺隔热垫(14);本发明采用扁平式构型,杯身具有良好的等温性;杯身与敏感片连接关系简单,简化传热路径,可有效控制漏热;敏感片尺寸增大,降低了漏热和测量引起的相对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20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56983.5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包括敏感面、内胆、外壳、敏感面安装架、内胆安装架、外壳安装架、敏感面热电偶、内胆热电偶、多层隔热组件、黑漆涂层和镀铝膜;本发明基于热流计测量原理,通过从敏感面到内胆、内胆到外壳、外壳到热流计安装面的三级隔热构型设计,其中安装架均选用低热导率材料,并采用多层隔热组件使得内胆到敏感面的辐射漏热可以忽略,使得热流计辅助部件到敏感面的漏热为可修正的小量值;相对此前同类热流计外热流达到150W/m2时,仍然存在10W/m2以上的测量误差,本热流计将对热流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优于2W/m2,从而确保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