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7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284770.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深空机动的地火短转移轨道发射窗口搜索方法,包括:建立轨道优化设计模型,将轨道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多维非线性规划问题,确定轨道优化设计参数、优化指标,并给出模型优化时的约束函数;利用C3能量等高线图和兰伯特理论获取轨道优化设计参数初值;将轨道优化设计参数初值带入多维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过程中,待优化收敛之后,提取轨道方案设计关键参数,完成发射轨道窗口搜索。本发明方法提出在考虑运载发射约束的地火短转移中进行一次深空机动,并采用优化的方法进行窗口搜索,可以有效适应运载火箭对探测器的约束,拓宽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该方法可用于火星探测器地火转移轨道发射窗口搜索。
-
公开(公告)号:CN114115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4664.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火星环绕、进入、着陆探测的轨道设计方法,根据速度增量需求和不同倾角、半长轴的遥感轨道的演化规律,综合考虑近火点光照及全火覆盖情况,设计出遥感轨道;然后考虑近火点漂移和中继数据量,设计中继轨道;再考虑速度增量需求、进入点误差、着陆区详查等约束,设计停泊轨道;根据着陆点纬度与近火点纬度的关系,并考虑近火制动的安全性和速度增量需求,选择近火点高度、倾角和轨道周期等参数;最后用多次变轨将各阶段飞行轨道完整的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一步完成环绕、进入、着陆探测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140860.0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月L2点转移轨道中途修正方法,根据转移轨道某时刻的轨道状态和终端目标要求,确定中途修正所需的速度增量,使探测器在转移轨道存在误差的情况下,满足进入地月L2点轨道的终端状态要求。本发明巧妙地利用地月L2点轨道的动力学特性,选取了经过地月会合坐标系XOZ面处的速度分量作为控制目标,满足了地月L2点轨道稳定的终端要求,保证了工程的可操作性;同时采用了分级目标的逐次迭代,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76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141058.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月转移轨道发动机试喷方法,将中途修正策略与试喷需求进行联合设计,在确保转移轨道近月点状态的前提下,以推进剂最优的原则满足发动机试喷需求。将发动机试喷与地月转移中途修正结合,根据地月转移轨道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数据,计算中途修正控制量并结合发动机试喷要求确定合适的试喷时机和策略,可以覆盖不同误差情况的推进剂最优试喷方法,可同时满足转移轨道终端目标要求和发动机试喷需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41058.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月转移轨道发动机试喷方法,将中途修正策略与试喷需求进行联合设计,在确保转移轨道近月点状态的前提下,以推进剂最优的原则满足发动机试喷需求。将发动机试喷与地月转移中途修正结合,根据地月转移轨道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数据,计算中途修正控制量并结合发动机试喷要求确定合适的试喷时机和策略,可以覆盖不同误差情况的推进剂最优试喷方法,可同时满足转移轨道终端目标要求和发动机试喷需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83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5936.2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空再入返回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姿态设计方法,根据返回器分离后的飞行姿态和姿态机动能力,确定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的基准姿态;在基准姿态的基础上,分析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测控条件、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分离安全性、服务平台星敏感器可用性的要求等约束条件,最后综合考虑分离后飞行姿态、探测器测控条件、探测器供电要求、分离安全性和星敏感器的要求,给出满足要求的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分离姿态范围,满足了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高精度自主导航、可靠分离及安全再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79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20624.4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B1/7077 , H04B7/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空领域定向天线盲捕方法,涉及深空探测领域。首先确定标称的定向天线目标位置作为盲捕的起始点为(A,E),同时确定方位角范围和俯仰角范围;然后选取依步长选取在俯仰角范围内选取固定点,固定点处控制定向天线在整个方位角范围内捕获信号,获得能够捕获到信号的固定点Et后进行第一次精捕:Et不动,方位角以固定补偿在其范围内转动并进行信号捕获,捕获到满足链路接收解调要求的信号则输出,若不活不到,则选取信号强度最强时对应方位角At’开始进行第二次精捕:控制At’不变,俯仰角由Et开始以1°为步长进行信号捕获,若捕获到的满足要求的信号则输出,若不能则重复本方法直至有信号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99282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116653.9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月面高精度定时定点着陆轨道控制方法,用于在月面软着陆任务中制定近月制动及以后的轨控策略,根据着陆点位置和着陆点时刻要求,通过一种双层迭代方法,利用轨控速度增量对轨道面内外参数同时进行微分修正,在近月制动、环月修正和环月降轨多次使用该策略,逐次缩小轨控残差,从而使得动力下降初始点对应的理论着陆点位置、速度和着陆时刻满足高精度定时定点着陆的任务要求;该方法不仅可解决月面软着陆任务着陆区面积狭小的难题,还可以保证动力下降段前后的测控条件满足任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3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065485.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区精确选择及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模型;确定目标着陆覆盖区,并建立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将目标着陆覆盖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调用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对划分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得到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基于最近距离指数NNI,对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评估,并统计评估结果;根据统计的评估结果,从各子区域中筛选得到目标着陆区。本发明将传统的繁琐的人工筛选步骤和着陆区选择的准则转化为可实现的程序算法,可以根据有限的数据得出着陆区选择结果,指导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分析与设计、飞行程序设计、仿真计算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5485.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区精确选择及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模型;确定目标着陆覆盖区,并建立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将目标着陆覆盖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调用地形特征辨识模型,对划分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得到的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基于最近距离指数NNI,对各子区域的地形特征进行评估,并统计评估结果;根据统计的评估结果,从各子区域中筛选得到目标着陆区。本发明将传统的繁琐的人工筛选步骤和着陆区选择的准则转化为可实现的程序算法,可以根据有限的数据得出着陆区选择结果,指导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分析与设计、飞行程序设计、仿真计算等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