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6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388294.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型长效智能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酸刻蚀扩孔改性:采用酸溶液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刻蚀扩孔,得到经酸刻蚀扩孔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负载缓蚀剂:采用真空负压法,将缓蚀剂负载到酸刻蚀扩孔后的所述埃洛石纳米管HNTs中,得到负载缓蚀剂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其中,所述缓蚀剂包括苯并三氮唑BTA和D‑葡萄糖酸钠SD;封装:采用聚电解质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S作为封装材料,对负载缓蚀剂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封装,获得负载缓蚀剂且包覆聚电解质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将封装后获得的所述FHNTs添加到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过程中,获得pH响应型长效智能水性防腐涂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7279.6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4/3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原料钾盐、锰氧化物、锂盐粉末和酒精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预处理粉末;然后将预处理粉末进行干燥和压片处理,在马弗炉中煅烧;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对于层状氧化物结构的影响,待保温结束后将烧结后样品在干燥的铜金属片上进行淬火处理,并快速转移到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在玛瑙研钵中经过研磨后得到含有锰酸钾和锰酸锂复合结构的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易重复,生产周期短,适于钾离子电池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8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96241.8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3-35℃的有机-无机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储能与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月桂酸,棕榈酸,Na2HPO4·12H2O为原料制备熔点为28-34℃,相变潜热为150-160J/g的相变材料为主储能材料,以膨胀石墨作为骨架封装材料,制备出熔点为33-35℃,相变潜热为140-150J/g有机-无机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组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45%的月桂酸,15-25%的棕榈酸,20-30%的Na2HPO4·12H2O,1-2%的活性氧化铝,1-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8-10%的膨胀石墨。该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建筑采暖并与峰谷电和风能、太阳能等结合,可解决能量供求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矛盾,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793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95274.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方法与装置,包括余热利用与SNCR耦合脱硝方法、余热利用与SCR耦合脱硝方法以及SNCR脱硝与SCR脱硝耦合方法,以及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装置。在蓄热室内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作为喷氨空间,通过喷枪向喷氨空间内喷入氨气,进行SNCR脱硝反应,在喷氨空间下方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在该温度区域布置SCR催化剂,使剩余的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SCR脱硝反应。本发明将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硝技术耦合,工艺结构简单,拆换格子砖较为容易,不需要购置SCR烟气脱硝塔等设备,相比传统SCR脱硝系统,降低了能耗与运行投资成本,使得脱硝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1622.3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IPC: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压类故障的监控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种燃料电池电压故障类型,并建立故障特征库;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对多种故障进行分析得到多种故障诊断策略,并将其提供给生成模块;传感器组件用于实时检测燃料电池的状态,并将状态数据提供给生成模块;生成模块用于利用多故障协同诊断模型对燃料电池电压健康程度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生成燃料电池系统的安全控制策略;控制器组件根据安全控制策略控制燃料电池系统的操作。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压类故障的监控检测方法及装置,可独立的面向电压类故障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可对故障电池进行快速检测,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1551.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T17/0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T7/11 ,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冠状动脉斑块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块识别及冠状动脉斑块系统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首先在患者OCT图像与IVUS图像上人工划分冠状动脉内外膜轮廓以及各个成分斑块的轮廓作为训练集,基于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得到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识别模型,实现冠状动脉斑块医学影像中斑块的有效识别;接着通过两个方向拍摄的血管造影图像得到所检测血管的三维中心线;最后基于血管中心线将识别后的二维斑块图像堆叠在一起,实现冠状动脉斑块系统的快速精准三维建模。本发明将准确再现三维血管复杂走向并精确获取各部位斑块成分及分布,为医生诊断冠状动脉斑块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57279.6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10/054 , C01G4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原料钾盐、锰氧化物、锂盐粉末和酒精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预处理粉末;然后将预处理粉末进行干燥和压片处理,在马弗炉中煅烧;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对于层状氧化物结构的影响,待保温结束后将烧结后样品在干燥的铜金属片上进行淬火处理,并快速转移到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在玛瑙研钵中经过研磨后得到含有锰酸钾和锰酸锂复合结构的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易重复,生产周期短,适于钾离子电池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4057.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涉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技术领域,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包括:数据收集、遗传疾病研究、建立数学模型、风险评估和分类和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本发明通过设计关于健康情况的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覆盖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药物使用、过敏反应、过往病史、病型症状和家族病史,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进行随机抽取来填写健康问卷,并且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将调查人员的详细病史、药物都记录在册,并进行比对和补充修正,提高了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8294.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型长效智能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酸刻蚀扩孔改性:采用酸溶液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刻蚀扩孔,得到经酸刻蚀扩孔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负载缓蚀剂:采用真空负压法,将缓蚀剂负载到酸刻蚀扩孔后的所述埃洛石纳米管HNTs中,得到负载缓蚀剂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其中,所述缓蚀剂包括苯并三氮唑BTA和D‑葡萄糖酸钠SD;封装:采用聚电解质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S作为封装材料,对负载缓蚀剂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封装,获得负载缓蚀剂且包覆聚电解质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将封装后获得的所述FHNTs添加到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过程中,获得pH响应型长效智能水性防腐涂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96907.X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立火道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装置在原有焦炉立火道的基础上,在立火道隔墙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下端与位于立火道的底部的弥散风供应管道相连,空腔横向连接多排均匀的喷口,喷口贯通至立火道内部。燃烧时,助燃空气一部分从立火道底部喷出与燃气混合燃烧,再与废气循环孔过来的烟气混合形成上升气流,另一部分从弥散风供应管道进入墙体空腔,沿墙体空腔进入多排均匀喷口,再从多排均匀喷口进入火道,与上升气流的混合气体混合燃烧,形成火幕状火焰的弥散燃烧形式。本发明能够改善立火道上下加热的均匀度,减少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相比于焦炉烟气后续的SCR脱硝,该方法更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