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2268.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V10/25 , G06V20/70 , G06F111/0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水电管网智能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水电管网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城市路网地理信息数据,在街景地图中确定各个行政区域内的拟定观测点;在街景地图中搜索距离拟定观测点最近的街景图像,并获取街景图像元数据;对街景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城市水电管网的典型标记物并确定典型标记物的空间坐标;基于城市路网地理信息数据建立成本函数;对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进行空间聚合,得到多个建筑空间聚合坐标;利用最短路径算法从源点路经中间节点向各个终点进行扩展,输出初级水电管网模型;对初级水电管网模型进行修正,输出目标水电管网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少量易获取数据快速建立城市供水供电网络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5793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95274.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方法与装置,包括余热利用与SNCR耦合脱硝方法、余热利用与SCR耦合脱硝方法以及SNCR脱硝与SCR脱硝耦合方法,以及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装置。在蓄热室内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作为喷氨空间,通过喷枪向喷氨空间内喷入氨气,进行SNCR脱硝反应,在喷氨空间下方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在该温度区域布置SCR催化剂,使剩余的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SCR脱硝反应。本发明将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硝技术耦合,工艺结构简单,拆换格子砖较为容易,不需要购置SCR烟气脱硝塔等设备,相比传统SCR脱硝系统,降低了能耗与运行投资成本,使得脱硝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6260.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62 , G06V10/82 , G06F16/29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历史街景图片的城市非设防建筑加固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土木工程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历史街景图片与街景元数据,构建包含时序特征的街景序列数据集,并对处于不同加固态下的非设防建筑的街景图片进行标注,得到街景训练集,对街景时空特征提取模型进行训练,街景时空特征提取模型为改进的FCOS网络;将待识别的街景序列图像输入训练好的街景时空特征提取模型,确定街景序列图像中非设防建筑所处的加固态与变化时间点;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对识别建筑进行地理编码,获取加固建筑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获取关注区域历年建筑加固热力图。采用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62268.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V10/25 , G06V20/70 , G06F111/0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水电管网智能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水电管网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城市路网地理信息数据,在街景地图中确定各个行政区域内的拟定观测点;在街景地图中搜索距离拟定观测点最近的街景图像,并获取街景图像元数据;对街景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城市水电管网的典型标记物并确定典型标记物的空间坐标;基于城市路网地理信息数据建立成本函数;对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进行空间聚合,得到多个建筑空间聚合坐标;利用最短路径算法从源点路经中间节点向各个终点进行扩展,输出初级水电管网模型;对初级水电管网模型进行修正,输出目标水电管网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少量易获取数据快速建立城市供水供电网络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4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06246.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烟气SCR脱硝与余热梯级利用一体化系统及工艺,属于烟气余热利用协同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中180~200℃的焦炉烟气进入1#换热器,然后烟气进入2#换热器,烟气在2#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再次吸收热量后的烟气温度升至260~310℃达到脱硝要求,然后烟气进入SCR脱硝装置进行NOx脱除,经过脱硝后烟气进入1#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焦炉烟气,然后烟气进入3#换热器,降温后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热交换产生蒸汽,再次降温的烟气进入湿法脱硫装置脱除SO2,从脱硫装置出来的烟气经过3#换热器,温度升高,最后烟气经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以及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与投资运行成本,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41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306246.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烟气SCR脱硝与余热梯级利用一体化系统及工艺,属于烟气余热利用协同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中180~200℃的焦炉烟气进入1#换热器,然后烟气进入2#换热器,烟气在2#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再次吸收热量后的烟气温度升至260~310℃达到脱硝要求,然后烟气进入SCR脱硝装置进行NOx脱除,经过脱硝后烟气进入1#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焦炉烟气,然后烟气进入3#换热器,降温后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热交换产生蒸汽,再次降温的烟气进入湿法脱硫装置脱除SO2,从脱硫装置出来的烟气经过3#换热器,温度升高,最后烟气经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以及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与投资运行成本,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793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495274.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方法与装置,包括余热利用与SNCR耦合脱硝方法、余热利用与SCR耦合脱硝方法以及SNCR脱硝与SCR脱硝耦合方法,以及焦炉蓄热室余热利用与SNCR/SCR耦合脱硝装置。在蓄热室内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作为喷氨空间,通过喷枪向喷氨空间内喷入氨气,进行SNCR脱硝反应,在喷氨空间下方选择合适的温度区域,在该温度区域布置SCR催化剂,使剩余的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SCR脱硝反应。本发明将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硝技术耦合,工艺结构简单,拆换格子砖较为容易,不需要购置SCR烟气脱硝塔等设备,相比传统SCR脱硝系统,降低了能耗与运行投资成本,使得脱硝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0457.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5 , G01F23/00 , G01D21/02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有限体积法的城市内涝仿真方法,涉及城市内涝仿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处理研究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获取地形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城市内涝模型参数,构建排水管网和汇水区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构建的一维排水管网进行离散,建立一维排水管网水动力模型,采用径流曲线数法模拟得到排水管网产流、汇流过程及传输状态;基于有限体积法对构建的二维地形数据进行空间离散化,建立二维地表径流模型,模拟雨水在地表运动状态;耦合一维排水管网水动力模型和二维地表径流模型,得到城市内涝模型;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能够提高模拟结果精度,并直观展示出城市内涝过程的演进。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96907.X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立火道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装置在原有焦炉立火道的基础上,在立火道隔墙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下端与位于立火道的底部的弥散风供应管道相连,空腔横向连接多排均匀的喷口,喷口贯通至立火道内部。燃烧时,助燃空气一部分从立火道底部喷出与燃气混合燃烧,再与废气循环孔过来的烟气混合形成上升气流,另一部分从弥散风供应管道进入墙体空腔,沿墙体空腔进入多排均匀喷口,再从多排均匀喷口进入火道,与上升气流的混合气体混合燃烧,形成火幕状火焰的弥散燃烧形式。本发明能够改善立火道上下加热的均匀度,减少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相比于焦炉烟气后续的SCR脱硝,该方法更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3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96907.X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立火道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装置在原有焦炉立火道的基础上,在立火道隔墙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下端与位于立火道的底部的弥散风供应管道相连,空腔横向连接多排均匀的喷口,喷口贯通至立火道内部。燃烧时,助燃空气一部分从立火道底部喷出与燃气混合燃烧,再与废气循环孔过来的烟气混合形成上升气流,另一部分从弥散风供应管道进入墙体空腔,沿墙体空腔进入多排均匀喷口,再从多排均匀喷口进入火道,与上升气流的混合气体混合燃烧,形成火幕状火焰的弥散燃烧形式。本发明能够改善立火道上下加热的均匀度,减少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相比于焦炉烟气后续的SCR脱硝,该方法更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