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695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7520.3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模型。主要用于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其特征是电动机轴和转向输出轴一体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率等诸多优点,但要对其进行控制需要这种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模型。本发明通过合理忽略非线性摩擦项、传感器噪音及路面冲击为零、系统中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给出这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模型,为对系统进行助力控制算法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数学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413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6214.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N23/68 , H04N23/60 , H04N23/951 , G06T5/60 , G06T5/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质量提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将抖动视频进行处理得到数据集;将数据集采用全帧视频稳定方法和IFED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果冻效应修复后的输入图像;将所述输入图像进行去模糊处理,得到最终修改图像。本发明能够训练出一种对无人机拍摄图像进行去抖的模型,从而使得出现果冻效应的图像能够在处理之后正常应用于三维空间视觉导航中,进而保障无人机导航回收的正常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20153.5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 G01N17/00 , G16C20/10 , G16C20/70 , G16C20/8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T17/00 , G06F18/2413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数字孪生模型的金属腐蚀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电化学腐蚀二次电流分布的物理场,并建立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预测数据库;以湿度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并以腐蚀深度作为模型输出构建并训练时序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多组湿度数据,并创建湿度时间序列CSV文件;将湿度时间序列CSV文件作为时序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获取模型的输出结果腐蚀深度,获取经KNN最近邻算法处理的模型各不重复点的腐蚀深度数据;将模型中各点的腐蚀深度值可视化,以输出待监测金属的表面腐蚀示意图。本发明解决了金属腐蚀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的环境序列参数无法与腐蚀数据对应的问题,可以实现金属腐蚀的三维可视化实时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21363.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驱动车轮的沥青路面磨耗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框架系统、沥青路面系统、动力源传动系统以及加载车系统,沥青路面系统包括固定夹具和沥青混合料试件,固定夹具将沥青混合料试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环形加载台上以形成沥青试验环形路面;动力源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加载车系统包括车轮、配重模组以及监测模组,监测模组设置在车轮上以采集加载试验数据,传动装置两端连接车轮,动力装置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带动车轮沿沥青试验环形路面上滚动行驶和加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实现了方便、快捷地研究“车轮‑路面”相互作用所涉及到的摩擦、磨耗、噪音等沥青路面表面功能服役性能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11569.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足尺沥青路面内部水气运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道路工程足尺加速加载测试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足尺加速加载装置、足尺道路结构和地下环境控制系统,足尺加速加载装置由环链连接的2‑6台加载车辆和上部环境控制系统组成,足尺加速加载装置坐落在足尺道路结构表面,形成封闭环境控制空间,地下环境控制系统置于足尺道路结构底部。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装置的精密操作,可以实现对足尺沥青路面上方、下方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准确调控,可以有效模拟并调控不同工况下内部的水气运动,并可实现在指定水气运动状态下的足尺沥青路面同步加速加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3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10397.5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10/10 , G06Q10/00 , G06Q50/26 , G06F16/26 , G06F16/29 , G16Y10/40 , G16Y20/10 , G16Y20/4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积水风险管控的智能物联系统,包括监测节点、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风险管控终端设备;监测节点包括固定监测节点和移动监测节点;固定监测节点用于获取节点所在区域的积水液面高程信息、温湿度信息、空间定位信息等;移动监测节点用于获取路段的线形信息、高程信息、坡度信息等;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用于结合监测数据和外接平台数据进行路网积水点风险评估,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还用于将评估出的风险信息、任务分工和管控措施发送给风险管控终端设备,实现对应急处置人员的信息共享,并根据处置结果动态实时更新风险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保障暴雨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64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808463.0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模糊评价的摄像头模组局部解析力失效检测方法,包括:使用待检测摄像头模组拍摄预设的测试图卡,并将拍摄的图片分割为多个矩形测试区域;对每个矩形测试区域的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得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局部清晰度指标;根据所述局部清晰度指标绘制可视化热图,直观展示所述摄像头模组清晰度从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的变化过程。本发明方法能够对任意摄像头模组区域的解析力进行检测,并能直观判断解析力局部失效的位置和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67877.9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式网络的图像着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着色图像;通过图像分类网络对待着色图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将待着色图像输入对应类别的生成对抗式网络中,对待着色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值进行预测,输出每个像素的RGB值,最终生成一副彩色图像;判断生成的彩色图像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将其作为最终的着色效果;否则,从网络上下载与待着色图像的结构和内容相似的图像组成新的数据集,利用新的数据集重新训练生成对抗式网络,利用重新训练后的生成对抗式网络重新生成待着色图像对应的彩色图像。本发明有效改善了颜色错误,数据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96823.8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离子环境中钛合金剩余寿命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金属材料剩余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预测的时间长度,将时间长度离散;将离散后的时间长度输入到构建好的时间—腐蚀电流密度平方值模型,得到待预测时间长度的腐蚀电流密度平方值序列;对腐蚀电流密度平方值序列进行复化梯形数值积分,得到腐蚀电流密度平方积分值序列;将腐蚀电流密度平方积分值序列输入到构建好的腐蚀电流密度平方积分—屈服强度退化量模型,得到屈服强度退化量序列;进而得到待预测时间长度钛合金的剩余寿命。本发明性能好且拟合效果优异,可作为氟离子腐蚀条件下钛合金材料服役安全的监测方法,补充了现有钛合金材料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22726.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图像裁剪为预设尺寸的图像块,得到图像块在其尺度空间的四个尺度的图像,相邻尺度的图像相减得到多尺度边缘特征,将不同尺度的图像块输入到第一CNN网络中进行训练,学习图像的多尺度边缘特征;在第一CNN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上采样和全连接层,融合不同网络层的输出,得到第二CNN网络,根据第一CNN网络学习的参数,将图像块输入到第二CNN网络中进行训练,学习图像的质量分数;测试时,将预测得到的图像块的质量分数取平均,作为整图的质量分数。本发明无需使用参考图像,即可客观地对失真图像进行质量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