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778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947281.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006 , B82Y40/00 , C01P2002/01 , C01P2002/3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KMnF3纳米正方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工艺过程为:1.将MnCl2·4H2O、KF·2H2O分别和辛烷、正丁醇、去离子水、CTAB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微乳液;2.将配置好的KF·2H2O微乳液加入到MnCl2·4H2O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然后加入甲醇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来终止反应的进行;3.反应完成后烧杯中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经过离心、清洗后得到KMnF3正方体颗粒;4.将制备得到的KMnF3正方体颗粒分散在甲醇中,加入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刻蚀,刻蚀时间为15~120分钟,最终得到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本发明通过化学刻蚀制备出纳米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工艺简单,方法新颖,成本低,能够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47319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947140.3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空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将六水合硝酸钴和二甲基咪唑分别溶解在甲醇中配成混合溶液搅拌;2.将二甲基咪唑和甲醇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六水合硝酸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此过程中溶液一直搅拌,滴加完成后停止搅拌,室温保持一段时间后离心、清洗得到Co的多面体前驱体MOFs;3.取一定量的Co前驱体和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然后在逐步加入亚硒酸、水合肼,稍微搅拌后把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温度为140~200℃,水热时间为12~36h,反应完成后的粉末进行离心清洗,最后得到中空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中空结构的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方法新颖,生产周期短,对中空结构硒化物的制备具有借鉴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6513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444608.X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锌微米线的原位弯曲下力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将单根氧化锌微米线的一端用银胶固定在表面有绝缘膜的单晶硅基底上,另一端用探针拨动实现弯曲;在弯曲的同时,通过在探针和银胶间加扫描电压信号,实现对其电学性能的原位实时测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环境平台与吉时利4200这两种仪器有机结合,实现了对单根氧化锌力电性能的检测,其操作简便,实时性强,而且应用范围广泛,便于多种一维结构微纳材料的力电性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5454.4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合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电‑储耦合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氢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和用户;风力发电机组、氢储能装置和超级电容器构成电能‑氢能‑电能的能量闭环结构;氢储能装置用于发挥能量型储能作用平抑长时电力波动,实现电网削峰填谷目标;超级电容器用于发挥功率型储能作用平抑短时电力波动,实现电网调频目标;氢储能装置包括电解槽、储氢罐和燃料电池,电解槽通过储氢罐与燃料电池连接;风力发电机组和燃料电池通过直流总线连接电网和存储单元。本发明引入孤岛运行下的氢储能装置与超级电容器协同工作模式,同时制定了对应各工作模式的能量管理方法,实现氢‑电‑储耦合系统各装置协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7279.6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4/3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原料钾盐、锰氧化物、锂盐粉末和酒精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预处理粉末;然后将预处理粉末进行干燥和压片处理,在马弗炉中煅烧;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对于层状氧化物结构的影响,待保温结束后将烧结后样品在干燥的铜金属片上进行淬火处理,并快速转移到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在玛瑙研钵中经过研磨后得到含有锰酸钾和锰酸锂复合结构的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易重复,生产周期短,适于钾离子电池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124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509082.0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19/04 , H01M4/58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三维骨架状CoSe2电极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将四水醋酸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乙醇中配成混合溶液;2.经过搅拌后,把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温度为80~120℃,水热时间为3~6h,反应完成后的粉末进行离心清洗得到Co的棱柱形前驱体;3.取一定量的Co棱柱形前驱体和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然后依次加入亚硒酸和水合肼,经过搅拌后把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温度为120~220℃,水热时间为18~32h,反应完成后的粉末进行离心清洗,最后得到三维骨架状的CoSe2颗粒。本发明操作简单,易重复,生产周期短,适于CoSe2电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298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116859.7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2/184 , B82Y30/00 , B22F9/24
Abstract: 一种铁基合金纳米颗粒修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将九水硝酸铁、其他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混合溶液,超声搅拌5~10min;2.将所得的混合溶液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完全干燥,随后研磨成粉末;3.将研磨得到的粉体转移至坩埚中然后置于管式炉中在Ar氛围中以1~20℃/min加热至500~900℃下保温1~3h,得到黑色泡沫状产物即为铁基合金纳米颗粒修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一系列铁基合金纳米颗粒修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方法新颖,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性强且可大规模制备,对石墨烯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亦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03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116559.9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914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氮掺杂石墨烯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步骤为:将九水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混合溶液,超声搅拌后,将所得的混合溶液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完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再将研磨得到的粉体转移至坩埚中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保护气氛中加热保温,即得到碳化铁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将碳化铁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置于强酸中水浴加热,待溶液降至室温后,过滤、清洗、离心,再冷冻干燥即得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本发明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性强且可大规模制备,对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亦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9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27488.4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钾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电解液,属于化学电源领域。负极材料的物质组成为:60%~95%的铁基化合物修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2%~30%的导电剂,3%~10%的聚偏氟乙烯(PVDF)粘结剂;所述铁基化合物修饰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为碳化铁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二硫化铁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制备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稳定的框架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纳米颗粒修饰,电化学性能优异;而且原料丰富,制备成本低,易规模化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615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248099.6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六方结构WO3.0.33H2O/C粉末的方法。工艺过程为:1.将钨源、尿素、硝酸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溶液;2.将混合溶液在封闭电炉上加热并搅拌,溶液挥发浓缩成WO3.0.33H2O粉末;3.将制备的WO3.0.33H2O粉末研磨后,和一定量的无水葡萄糖一起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50~200℃范围内,时间为4~6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WO3.0.33H2O/C粉末。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纳米级别的粉末,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生产。
-
-
-
-
-
-
-
-
-